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经济学理论透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类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极大关注推动了生态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凸显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着重指出生态经济学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认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与状态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内涵;论述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本质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核心内容;概括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框架及其目标和衡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地球表层的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包括非生物、生物和人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人的生存环境,它是进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只有认识并遵守地球表层的进化规律,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总被引:78,自引:4,他引:78  
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如何度量可持续发展,即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问题日益关注,因为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体系的构造过程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政府确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给决策者和公众一个了解和认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有效信息工具。本文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计局。环境问题委员会和世界银行所提出的四个主要的可持续指标体系进行了简介和述评,供国内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参考和借鉴。一、联合国可持续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引起的七大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人类于20世纪末在总结成功的实践和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崭新的发展观念,本文详细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引起的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办好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办好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邓楠一、当前的发展形势正确地认识当前发展形势,对于正确把握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的工作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大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与实施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今年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于1987年首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二十周年,也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召开十五周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于1994年率先在世界上制定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回顾我国制定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历程,总结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于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合作中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经济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出发,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客观基础是在于它能通过经济手段调节产业组织方式、资源与环境要素配置方式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基于这些认识,本文在理论上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基本概念、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对象和政策手段;并从产业、区域、投资、金融、税收、价格、贸易等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中国入世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影响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含:当代人要重视发展和持续性,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满足一个地区、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国家的需求,并努力补救上代人所留下的资源、环境创伤。我们应认识七种要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必须协同处理。自然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中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已有2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多进展,目前需对严重环境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讨论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企业、农业、人才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法制建设等问题,并着重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文明观、加强绿色管理和绿色产品开发、知识经济和环保产业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对“人地关系”、“发展内涵”和“人的位置”等的系统认识为理性基础.所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非常强调公平性。经典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对“公平性”的理解,主要是强调时间维度上的代际公平。我们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认为公平性不仅是时间维度上的代际公平.而且是空间维度上的地域公平和群际公平。就地域公平而言.我们认为.它不仅包括相关地域的公平性而且包括次级地域的公平性和背景地域的公平性。地域公平性的这样的理论认识。在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严重反差,其主要原因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经济学不同流派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评析,认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经济发展成本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围绕这一理论基础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主张要把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以及政策的引导纳入可持续发展经济途径研究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概念是生态学的一大基石,它主要有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多维生态位三个基本概念。而由生态位概念发展来的生态位理论则是生态学的支柱。由于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由此也有了从生态位到发展位。再到可持续发展位的演进。由生态位概念发展而来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发展位概念,是我们研究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视角。由于构成可持续发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子的集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位。概念,主要有可持续发展基本位,可持续发展理想位,可持续发展优势位和可持续发展关键位,它们共同成为“可持续发展位”的不同一性。  相似文献   

12.
具备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是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GLM模型。以地方21世纪议程南阳试点为例,基于7765份调查问卷,论述了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的特点和人群差异。研究发现,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在年龄、职业、县(市、区)、城乡、收入等方面差异显著,但是在性别、地形方面差异不显著。在不增加消费成本的情况下,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与公众可持续发展行为取向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增加消费成本的情况下,则行为取向滞后。公众可持续发展基本意识评估值整体上较高。但仍有少部分人缺乏最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13.
Building ecocities become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sigificance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at of an eco-c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t suggests sever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an eco-city, a desirable sustainable urban model.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的多维临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宏观角度,即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整体运行的约束、资源利用和可持续性维护三个层次探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临界问题,以便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深化和寻求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合理阈值区间并进行调控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世界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此,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和历史现状,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Building ecocities become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sigificance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at of an eco-c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t suggests several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an eco-city, a desirable sustainable urban model.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人口增长的不同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障碍,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人口增长方式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ubiquitously used concept in public decision-making: it refers to an ideal vision of global society where huma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go hand in hand. Logically, any decision-supporting process aiming at facilitating and steering society toward a sustainable future then seems desirable.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policy decisions is, however, influenced by w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believed to entail, as different discourses coexist under the umbrella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ta-discourse. This paper proposes a typ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scourses, and, subsequently, applies a discourse-analytical lens on two practical cases of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in Belgium and in Ben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s tend to be influenced mainly by the consensu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integration’ discourse, while also providing a forum for dialogue between different discourses. The results shed light on context-specific discursive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Acknowledging these dynamics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inherent interpretational limits can lead to an improved u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a decision-guiding strategy.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21世纪议程》发布1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讨,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反思,实现途径、实现途径、实现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对学术界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础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