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掺煤焚烧是佛山地区印染污泥处置的一种常用方法。针对佛山金纺集团印染污泥掺煤焚烧处理工程,对污泥、燃煤、炉渣以及飞灰的重金属含量及浸出毒性进行了分析测定,对重金属在炉渣、飞灰中富集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纺集团印染污泥中锌是最主要重金属污染物;经掺煤焚烧以后,炉渣中重金属的残留率顺序为镍铜铬锌,残留率越小,说明该重金属越容易富集到飞灰中。飞灰中重金属的富集率远高于炉渣,飞灰属于危险废弃物。因此印染污泥掺煤焚烧工程运行中,提高尾气除尘效率对避免重金属的二次污染至关重要,同时飞灰应作为危险废物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郊区3家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对象,分析了重金属含量及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污泥中铜、锌、镍、总铬、镉、铅、汞和砷8种重金属含量都高于背景值,其中铜、锌、镍和总铬含量超过农用、园林绿化、土地改良、混合填埋、制砖和水泥熟料生产用泥质标准,也超过美国和欧盟的农用污泥标准要求,适合焚烧处置.不同种类重金属在污泥中含量不同,铜、锌和总铬高于镉、镍、铅、汞和砷;重金属含量随污水厂不同而变化,这与污水来源和处理工艺有关.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铜、镉具有极高生态风险性,污染处置中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某垃圾焚烧场的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通过浸出试验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飞灰以及掺预处理飞灰的水泥土重金属浸出毒性,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试验探讨了垃圾焚烧飞灰对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焚烧飞灰在固液比1∶8条件下,水洗40 min后仅出现铬浸出浓度超标的现象;除硫酸亚铁外,EDTA二钠、磷酸钠和硫化钠均未能同时有效减少飞灰中铬和铅的含量;掺预处理飞灰的水泥土试样强度随着飞灰掺量、水泥含量及龄期的增加而提高; 10%预处理飞灰替代5%水泥后两者水泥土强度相近,说明掺入飞灰可以有效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飞灰的水泥土重金属浸出浓度远低于预处理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浓度,符合GB 5085. 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过氧化钙沉淀法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锰、铜、锌、铬进行处理,研究处理剂用量、pH值和处理时间等条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用过氧化钙处理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锰、铜、锌、铬的方法和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已经超过1.8亿t/a。焚烧处理作为减量化的有效手段,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后会产生焚烧量20%~25%的炉渣。国内焚烧发电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将产生超过2 000万t炉渣。炉渣的及时稳定消纳成为保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运行的关键。目前,国内对炉渣的处理主要采取湿法方式,在水的冲击作用下,实现铁、铜、锌等有价金属的回收,分选后的炉渣制备再生砌块。但湿法处理存在铝流失、水耗高、占地面积大、污泥污水产量大、再生砌块易开裂等问题,所以探索新型炉渣处理工艺技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生化剩余活性污泥中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论述了利用磷酸、磷酸和双氧水混合溶剂对石油二厂的生化剩余活性的污泥进行脱重金属的实际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含双氧水的磷酸浓度达到42%时,污泥中的重金属汞,镉,砷,铬、铅,铜,锌,镍的去除率都大于90%,磷酸可回收重复使用,经磷酸和双氧水处理后的污泥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阳俊  耿春女  曹勇 《环境工程》2015,33(10):121-125
分析了上海市某一郊区河网底泥13种重金属(银、砷、铍、镉、铬、铜、镍、铅、锑、硒、铊、锌、汞)的含量,采用生态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底泥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13种重金属均有检出,平均值分别为0.8,28.0,0.5,0.9,480.4,204.6,58.6,52.0,1.4,3.8,0.2,890.2,0.1 mg/kg;3种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河网底泥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污染贡献以4号点位的镉、铬、铜、锌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了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工业废水中的铅、锌、镉、铬、铜、砷等重金属指标进行了测量。通过对入射功率、雾化压力等指标条件进行分析及优化。通过对废水样本中的干扰因素以背景校正法予以消除。通过测定,各重金属元素指标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维持在0.999以上,结果相对标准误差值小于5%,加标回收率维持在94%~105%之间。  相似文献   

9.
城市市政污泥及印染污泥经过干化处理后,与燃煤均匀掺混送入炉膛焚烧,产生的粉煤灰、炉渣作为一般固体废物外售综合利用。由于污泥来源广泛,污泥中存在的少量重金属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会随着焚烧过程进入粉煤灰、炉渣。为了避免错将危险废物当做一般固体废物处置的情况发生,并进一步明确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的固废属性,本次研究对粉煤灰、炉渣的固废属性开展检测工作,检测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炉渣的固废属性为一般固体废物,不具备危险特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开展残渣与有机污染土壤的混合焚烧实验,分析了炉渣、烟气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含量及浓度,明确了残渣焚烧的适用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在一段炉焚烧温度600~900℃、二段炉出口温度≥1 100℃、烟气停留时间≥2s、急冷器出口温度≤150℃的条件下,炉渣中重金属含量较高,少部分进入到尾气中,多环芳烃含量极少,大部分被焚烧破坏和尾气净化设施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残渣掺入量为30%条件下,尾气排放能够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湖泊表层底泥是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重要宿体,随着太湖流域各城市的发展,排入太湖的重金属污染物不断增加,并在底泥中持续淤积。通过2014年至2015年对太湖底泥中砷、汞、铬、铅、镉、铜、锌含量的调查,初步评价了太湖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和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辉发河底泥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发河为第二松花江的第一大支流,其污染情况对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湖的环境影响较大.本文以辉发河底泥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底泥中砷、镉、铬、铜、汞、铅和锌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探讨了重金属元素分布特点,并采用沉积物基准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辉发河底泥砷、镉、铬、铜、汞、铅和锌平均含量分别为5.9、0.162、71.1、17.6、0.037、21.5 mg/kg和53.3 mg/kg,含量水平比较低,各重金属元素在辉发河干流底泥中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综合两种污染评价方法结果可知,辉发河底泥中重金属总体污染水平较低,污染元素主要为Cr、Pb、Hg和As.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绍兴部分河道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方法测定绍兴河道水中铬、锰、铁、汞、铅、镍、锡、镉、砷、铜、锌和钴12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对重金属检测结果进行与国标标准限值进行比较而达到对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绍兴部分河流不存在重金属污染情况,但个别元素接近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复冻融的方法对污泥细胞进行破碎,考察处理前后污泥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和形态分布的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污泥中微生物细胞形貌和有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细胞破碎处理后,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增大,锌、镍、铬、镉和铜的浸出浓度比原始污泥分别增加了9.7%、5.1%、25%、9%和50%.不稳定态增加,锌和镍的不稳定态分别增加了20.4%和37.9%,锌、镍、铬和铜的有机态分别减少了4.2%、8.2%、1.2%和5.1%.细胞发生了形貌上的变化,细胞体破碎程度严重.细胞EPS以及污泥中的蛋白质、羧酸、多聚糖等有机基团含量明显减少.细胞破碎后污泥浸出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污泥中有机态的重金属转化成了其他不稳定态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5.
焚烧飞灰水泥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对利用水泥固化技术处理城市垃圾焚烧飞灰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焚烧飞灰的主要化学组成,考察了水洗预处理对飞灰组成及固化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水泥/飞灰配比下所制得固化块的机械性能和重金属浸出毒性结果表明,焚烧飞灰主要元素包括Cl、Ca、O、K、S、Na等,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包括Zn、Pb、Cu、Cd和Cr等.经过水洗预处理,焚烧飞灰中的可溶性盐类大大减少,飞灰固化块的强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重金属浸出毒性则有明显的降低,预处理飞灰所制固化试块在养护28d后其重金属浸出毒性都能达到相应的控制标准,其中重金属Pb浸出浓度比原灰所制固化块降低了11%(飞灰添加量20%)~59%(飞灰添加量80%);随着水泥添加量的增加,飞灰固化块的抗压强度也随之提高.添加60%水泥的固化块在养护28d时的抗压强度最高,达425 N·cm-2;预处理飞灰固化块有着较强的抵御环境变化能力,重金属浸出毒性在pH值1~13的范围内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些城市污泥中重金属镉、锌、砷超过污泥排放A级标准的问题,以高温改性凹凸棒土为钝化材料,考察了煅烧温度、掺杂比对凹凸棒土钝化重金属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钝化机理。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700℃、掺杂比为15%时,凹凸棒土对污泥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最佳,对镉、锌、砷的钝化率最高分别可达99.6%、92.7%和87.6%;凹凸棒土经700℃煅烧后,晶体结构发生断键,同时分解生成CaO和MgO等碱性氧化物,使污泥碱性升高,其中的镉、锌因赋存形态被改变而得到钝化。砷的钝化可能是凹凸棒土上的Al—OH键断裂后,Al与亚砷酸根形成络合物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什么是重金属?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约有45种,包括铅(Pb)、镉(Cd)、汞(Hg)、铬(Cr)、铜(Cu)、锌(Zn)、镍(Ni)等。砷(As)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因其  相似文献   

18.
对某工业遗弃区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 PAHs)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采用Har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介质环境目标值评价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及多环芳烃( PAHs)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以汞、铜、锌、镍为重,污染排序为汞>铜>锌>镍>砷>镉>铅>铬;多环芳烃(PArs)中污染主要以...  相似文献   

19.
活化赤泥去除猪场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的磷和重金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史丽  彭先佳  栾兆坤  魏宁  王琪  赵颖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282-2288
以铝矿工业废渣赤泥为原材料,采用焙烧活化方法进行活化处理,并将其用于畜禽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磷和重金属的吸附去除.同时,研究考察了吸附剂除磷、除重金属的能力以及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泥和活化赤泥对磷、铜、锌、砷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焙烧改性后,赤泥对磷、铜、锌、砷的去除能力显著提高,900℃焙烧活化饱和吸附量可分别由46.26、18.18 、15.45、18.83 mg·g-1提高至149.00、65.17、99.20、27.51 mg·g-1;pH显著影响除磷、除重金属的效果,高pH条件有利于磷、铜、锌、砷的去除;赤泥和活化赤泥除磷、铜、锌、砷的作用机理包含金属氧化物表面的表面络合作用机理,其对砷和磷的去除机理还包括共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苏州市主城区地表水的重金属污染状况,选取18个采样点获得水样并分析了铬、镉、砷、铅、汞、铜和锌的浓度,在分析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其生态及健康风险的过程中,引入了地理空间系统分析和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浓度都低于渔业水质标准和饮用水水源标准限值,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总体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微;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低于有风险限值1E-06,致癌风险低于显著风险限值1E-04;生态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的模拟预测值的概率范围偏差较小,而致癌风险的预测结果有12%的概率大于1E-04。敏感性分析中铜、汞、砷和铬浓度的贡献值最高,体重对儿童健康风险的影响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