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喀什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喀什地区12种必测元素Cu、Pb、Zn、Cd、Ni、Cr、Hg、As、Co、Mn、V、F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和该地区主要土壤剖面的48种元素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分析研究了喀什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和母质类型的元素背景值,阐述了该地区地形、地貌以及海拔高度对土壤元素背景值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攀西地区米易县蔬菜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用原子吸收和石墨炉光谱法分析土壤中Cr、Cu、Ni、Zn、Pb、Cd、As和Hg8种元素的含量。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Cr 68.8mg/kg、Cu 22.3mg/kg、Ni27.6mg/kg、Zn 146.2mg/kg、Pb31.7mg/kg、Cd0.258mg/kg、As10.3mg/kg、Hg0.0618mg/kg。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分析表明调查区内少部分蔬菜基地土壤受到轻度重金属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d元素,其余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在安全警戒线内。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贵港柑桔产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As、Hg、Cd、Cr、Cu、Sc、Pb、Zn 8种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特征,基于农用地土壤污染评价标准(GB15618-2018),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该产区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r、Ni、Cu、Zn、As、Hg、Pb 7种元素含量均值低于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Cd元素含量均值(1. 22mg/kg)高于风险筛选值(0. 3mg/kg)。Pb、Zn元素与Hg、Ni元素各自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Cd元素含量有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Cd元素处于较强的风险水平,很强与极强级别样本所占比例分别为17. 5%和45%。Hg元素中度、强风险级别占比分别为39. 5%、29. 5%,说明该研究区土壤中Cd、Hg元素污染较严重。综合潜在风险指数RI均值为342. 4,属于强生态风险,主要受Cd、Hg元素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4.
解析宝鸡市区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评价7个元素的浓度含量,为宝鸡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所含有的Pb、Zn、Cu、Cd、Cr、Ni和Fe七种重金属元素采用相关性与富集因子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表明,Pb与Cd相关性明显,Cr和Ni主要来源于土壤颗粒,Pb、Zn和Cu可能叠加了人为污染,Cd元素局部污染严重。由数据对照分析可知,宝鸡市区整个大气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提高,Pb、Zn和Cu元素在市区中部和西部均有明显的降低,而东部新增点位相对污染较重,Cd元素含量较高,应该与该地区工业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伊犁2个铅锌尾矿库的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以TCLP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改变TCLP法浸提剂的p H值和盐度及样品的粒径,研究尾矿重金属Pb、Zn、Cu、Ni、Cr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浸出情况,旨在说明p H、盐度、粒径对尾矿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以期为尾矿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个铅锌尾矿中Zn和Pb含量较高,尾矿B环境风险较尾矿A大;酸性条件下重金属浸出远大于碱性条件下浸出,p H值降低促进2个尾矿重金属Pb、Zn、Cu、Ni、Cr的释放,盐度增加明显促进Pb的浸出,Cu的浸出随盐度增加呈微弱上升趋势,Ni、Cr和Zn的浸出随盐度变化较小;尾矿A中Zn和Pb的浸出随粒径减小而增大,铅锌尾矿样品粒径变化对Cr、Ni、Cu的浸出浓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HNO3-HCl-HF-HClO4体系在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以50.0μg/L的Rh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7种元素Cd、 As、Cu、 Pb、 Cr、 Zn、 Ni。结果表明,土壤标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各元素对应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Cd:0.002 mg/kg和3.6%, As:0.05 mg/kg和5.5%, Cu:0.10 mg/kg和2.9%, Pb:0.18 mg/kg和4.7%, Cr:0.25 mg/kg和2.2%, Zn:0.40 mg/kg和3.4%, Ni:0.20 mg/kg和3.8%。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HNO3-HCl-HF-HClO4体系在全自动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以50.0μg/L的Rh作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同时测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7种元素Cd、As、Cu、Pb、Cr、Zn、Ni。结果表明,土壤标样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各元素对应的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Cd:0.002 mg/kg和3.6%,As:0.05 mg/kg和5.5%,Cu:0.10 mg/kg和2.9%,Pb:0.18 mg/kg和4.7%,Cr:0.25 mg/kg和2.2%,Zn:0.40 mg/kg和3.4%,Ni:0.20 mg/kg和3.8%。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河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河南境内取自农田土壤102例表层样品,分析了其中的Cr、Zn、Cu、Pb、Ni、As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河南农田土壤中除Cr偶有超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土样外,其他项目均不超标,重金属污染由高到低排序为Cr〉Zn〉Ni〉Cd〉Hg〉Cu〉Pb〉As。重金属元素在河南各土壤利用类型中分布规律不明显,按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考查来看,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果园地〉水田〉菜地〉其他粮田;河南农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总平均为0.981,土壤总体为尚清洁,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河南农田土壤中Cr含量较高的土壤主要是粗骨土与石质土,其天然本底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采集了南京市大气颗粒物PM_(2.5)样品共计56个,分析了As、Cd、Cr、Ni、Pb、Zn、Cu和Mn这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污染特征,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通过呼吸途径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呈现明显季节特征,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全年均值为86μg/m3,超我国年均二级标准的1.4倍。PM_(2.5)中8种元素浓度排序为:ZnPbMnCuCrAsNiCd,As均值超标77%,其他未超。4种致癌重金属(As、Cd、Cr、Ni)及4种非致癌重金属(Pb、Zn、Cu、Mn)中,Cr对人体健康具有很高的潜在性危害,其他7种重金属的风险可忽略,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刘永祺  杨柳  陈西平 《四川环境》2009,28(5):104-106,123
本文用随机布点法,采集了简阳东溪镇土壤样品29个,分析了土壤中Cd、Zn、Ni、Cu、Mn、Pb六种元素含量,用Shapiro-Wilk法和偏态系数检验了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分布类型,结果六种元素含量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元素含量类型分布,统计简阳东溪镇土壤中六种元素平均含量为:Cd0.295ppm、Zn62.5ppm、Ni27.49ppm、Cu23.25ppm、bin157.25ppm、Pb17.47ppm。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王水提取和四酸消解两种不同的消解方法,对沉积物实际样品进行前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铜(Cu)、锌(Zn)、铬(Cr)、铅(Pb)、镍(Ni)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Cu,Zn元素通过两种消解方法测得结果相近,Cr,Pb,Ni元素则有明显差异。对数据结果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了Cu与Ni,Cr的相关性略差,其余元素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依托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平台采集南极协和半岛陆域表层土壤样本44个,并运用电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普法测定表层土壤样本中的7种重金属含量:Cr(42.20~75.00 mg/kg),Ni(16.70~34.90 mg/kg),Cu(17.70~37.00 mg/kg),Zn(40.40~97.80 mg/kg),As(6.08~11.60 mg/kg),Hg(0.002~0.016 mg/kg),Pb(11.00~33.00 mg/kg)。依据相对累计频率分析7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基线值为:Cr(45.2mg/kg),Ni(22.6mg/kg)、Cu(21.8mg/kg),Zn(56.2mg/kg),As(8.1mg/kg),Hg(0.006mg/kg),Pb(14.3mg/kg)。运用富集因子判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表明协和半岛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Hg、Pb存在中度富集点,受到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边磷矿区磷矿资源丰富,区内磷矿开采企业较多。在开采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当地的河水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马边磷矿区的环境影响问题,本文通过对磷矿区采集的水体样品和同一地点的水系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共检测了Cd、As、Cu、Cr、Pb、Zn六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如下:马边磷矿区河水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较低,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GB3838-2002)。水系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其中:Cd、Pb、Zn分别为2. 06mg/kg、182. 39mg/kg、479. 13 mg/kg。与四川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25. 7倍,Pb元素超标5. 9倍,Zn元素超标5. 5倍,其余元素未超标。与马边地区1∶20万区域水系沉积物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3. 12倍,Pb元素超标3. 3倍,Zn元素超标2. 5倍,As元素超标1. 6倍,Cu、Cr元素含量在背景值以内。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比:Cd元素超标29. 4倍,Pb元素超标7. 7倍,Zn元素超标7. 1倍。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的生态危害指数最大,其次为Pb和As,其余Cu、Cr、Zn等元素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潍坊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特征及其来源,于2014年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重金属(Fe、Cd、Cr、Cu、Pb、Mn、As、Ni、Zn)含量。结果显示,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中主要重金属为Fe、Zn、Pb、Cu、Mn。重金属Pb、Cd、Zn和Cu主要富集在PM_(25)上。重金属浓度一般表现为冬季最高,这可能是人为污染和气候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PM_(25)中Cu、Zn、Pb和Cd是人为源贡献的,冶金、电镀和燃煤是主要人为源。  相似文献   

15.
水淬渣的微观结构特殊,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国内外研究表明,水淬渣吸附去除废水中的Cu2+、Zn2+、Ni2+、Pb2+、Cr6+、As3+及磷等效果良好,而且对废水中的COD、大分子有机物、油类、苯酚等也有比较好的去除率;并研究了吸附去除的机理,对水淬渣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9种重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电热板消解体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土壤中Cd(镉)、Mn(锰)、Ni(镍)、Pb(铅) Zn(锌)、Mo(钼)、Ba(钡)、V(钒)、Co(钴) 9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9种重金属元素RSD%范围在0.5%~6.2%之间,其中Pb、Zn、Mn、Ni、Ba、V 6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79%~111%之间。镉和钼加标回收率小于70%。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Cd、Cu、Mn、Ni、Zn和Pb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内蒙古土壤背景值为标准,矿区排土场周边土壤中Cd元素(Pi>5)属于重度污染为特征污染物;Cu和Ni(1i ≤2)处于微污染水平;Mn、Zn和Pb元素(Pi<1)未达到污染水平。Cd元素各样点分布不均,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该元素的富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严重,应对其进行监测与防治。该研究可为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嘉兴市蔬菜土壤中Cu、Zn、Ph、Cd、Cr、As、Ni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2种不同评价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发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含量;Cu、Zn、Cd、Ni和As的浓度均有个别地方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土壤质量受到各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而Pb、Zn、Cu、Cd的污染是引起嘉兴地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嘉兴地区城镇化空间扩展的推进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新污染区的出现与土壤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采用逆王水和氢氟酸的混合体系微波酸消解土壤与水系沉积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快速测定六种金属元素(As、Cd、Pb、Cu、Cr和Ni)含量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消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0℃下运行25分钟对土壤与水系沉积物中的六种金属元素均具有很好的消解能力,备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在对实际土壤与水系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后得出采样区域的土壤与沉积物中这六种金属含量水平正常。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炼化企业厂区大气PM2.5无机元素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5年非采暖期和2016年采暖 期采集两处炼化企业厂区环境空气中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其中14种无机 元素质量浓度与富集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Na、Fe、Ca、K、Mg 5种地壳元素的质 量浓度 ρ(Na)、ρ(Fe)、ρ(Ca)、ρ(K)、ρ(Mg)占PM2.5中14种无机元素质量浓度总量ρT的93.4%,V、Cr、Mn、Ni、Cu、Zn、As、Cd、Pb人为活动排放元素的质量浓度占 ρT的6.6%。相较于我国主要城市地区,所述炼化企业厂 区PM2.5中 ρ(Cd)、ρ(Cu)、ρ(Fe)、 ρ(Pb)、ρ(Mn)、 ρ( Ni)、 ρ(Cr)、 ρ(Zn)均较低,说明厂区各污染源并未对所在地 区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无机元素污染。厂区PM2.5中Zn、Cd、Cr元素富集因子分别为43.2,38.4,34.4,说明这 些元素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为严重。富集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表明,所述炼化企业厂区PM2.5来源复杂多 样,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道路扬尘、建筑扬尘、燃煤及垃圾焚烧等,其中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厂区PM2.5的贡献大于47.97%;土壤扬尘、生物质燃烧、道路扬尘和建筑扬尘对PM2.5的贡献 大于3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