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徐州市地表水体底泥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流经徐州市的四条主要河流和云龙湖的55个底泥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市地表水体除云龙湖之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重金属元素的污染。荆马河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奎河、故黄河、京杭大运河。云龙湖的第五个采样点也受到了Hg的污染。污染元素的种类及污染程度与徐州市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徐州市云龙湖东西两湖区为对象,研究其不同功能区水质状况,从而为云龙湖水体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在云龙湖东湖、西湖区各设置3个采样点,监测水体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水质指标权重,继而对水质进行定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水体水质为III类,其中TN、TP超标明显,水体已呈现富营养化;不同功能区水质差异明显,东湖区水质优于西湖区,云龙湖功能区划分对水质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云龙湖水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龙湖水质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在云龙湖东湖、西湖区各设置3个采样点,监测水体中TN、TP、Imn、NH3-N、DO和SD指标;分别使用模糊识别法和湖泊综合营养指数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水质级别为III类,其中TN、TP超标明显,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不同功能区水质差异明显,东湖区水质优于西湖...  相似文献   

4.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以2.2mmol/L的Na2CO3和2.7mmol/L的NaHCO3的混合溶液为吸收液,同时串联两个大气采样瓶采样,第一个采样瓶的吸收液内含质量体积比为0.0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吸收大气中SO2和NO2,第二个采样瓶的吸收液中内舍质量体积比为0.9%的过氧化氢采集大气中的NO,采样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若用10m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30L时,SO2的检出限为0.004mg/m3,可测浓度范围为0.03~26.7mg/m3;NO2的检出限为6.7×10-4mg/m3,可测浓度范围为0.03~20mg/m3.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完全满足环境监测对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5.
用电设备和无线通信服务的增长导致城市电磁环境水平逐渐升高,对人体健康和电子系统正常工作构成潜在威胁。于2021年对北京城区约407 km道路上的28 578个采样点进行电磁环境监测,89%的采样点电磁环境水平在3 V/m以内,但存在少量电磁环境水平高于12 V/m的采样点。结合进一步频谱分析发现,地理坐标为116.48°E、39.91°N附近路段电磁环境水平超出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要求。此外,利用关联分析经典算法Apriori对电磁环境和人口热力的关联规则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电磁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往往具有极高等级的人口热力,从而为电磁环境风险的快速判别提供参考。建议重点加强对人口热力极高区域的电磁环境监测,同时持续关注城市电磁环境变化趋势,以实现对电磁环境风险的及早预警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样品采集 采样点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纬34°到38°,东径103°到112°的黄土沉积区(图1)。采样点的选取是在黄土及土壤的分布基础上随机布点。63个土壤剖面的分配为黄绵土22个,黑垆土18个,(土娄)土10个,灰钙土7个,灰褐土7个。所有土壤剖面均按其发生层次采样。三个典型黄土地质剖面分设在不同黄土地带,按其黄土沉积时序及古土壤发生层次取样。其中35个古土壤的下伏黄土作为不同地带的典型黄土,用以和现代土壤的黄土母质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兰州市不同室外环境区域布设4个采样点,使用PSW-6型安德森(Andersen)6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大气细菌气溶胶,分析其浓度和粒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各采样点的大气细菌气溶胶浓度上午时段为88 CFU/m3~1 335 CFU/m3,下午时段为78 CFU/m3~865 CFU/m3。除了夏季兴隆山上午时段外,其余不同季节各采样点上、下午时段的大气细菌气溶胶粒径均主要分布于Ⅰ级—Ⅳ级(>2.10μm),占比为 70.54%~93.94%;Ⅴ级(1.10 μm~2.10μm)和Ⅵ级(0.65 μm~1.10 μm)大气细菌粒子占比较低,仅为6.06%~29.46%。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的带有10μm粒径选择入口的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头和用XAD—2树脂采集透过滤膜的挥发性有机物装置,经发生标准粒子校准后的50%截留点粒径为10.1μm,误差10%(10±1μm),采气流量为1001/min,流量计刻度误差为4%。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效率>95%。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8-2003年长江口邻近水域(30°-32°N,121°27′-122°30′E),丰水期和枯水期10个航次、20个点位的海洋监测结果,对浮游植物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6年内共检出浮游植物238种,其中大部分为硅藻。研究结果表明,深水航道附近水域中,浮游植物种类、丰度和生物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相反,航道内浮游植物总丰度呈直线上升(R=0.81,P<0.05)。对航道内12个环境因子做主成分分析,盐度、溶解氧、硅酸盐和浊度为主要环境主要因子。其中浊度和硅酸盐与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关系密切,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关键因子,并受深水航道工程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GDX 502管吸附-二氯甲烷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气中吡啶的方法,考察吸附管类型、解吸溶剂、解吸溶剂体积、采样时间和采样流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中吡啶用GDX 502吸附管以0. 5 L/min的流量采样20 min,二氯甲烷解吸至1 m L,DB-1 (30 m×250μm×0. 25μm)柱分离,空白样品低、中、高3种加标量回收率为90. 8%~108%(n=6),相对标准偏差为2. 9%~4. 4%,方法在0~19. 6 mg/L线性范围内响应良好,相关系数(r)=0. 999 9。当采样体积为10 L时,检出限为0. 01 mg/m~3。该方法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干扰较小,能够满足空气和废气中吡啶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无锡市为研究区,使用过境时间相近的哨兵2号Sentinel-2和Landsat8影像,综合使用NDSI、NDISI、MNDWI、LST等指数进行决策树分类,获得10 m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裸土分布,裸土提取精度达到94.13%。统计了无锡市与8个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1、2、3 km缓冲区范围内的裸土分布情况,并与各站点监测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周边裸土面积对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其中对PM10浓度的影响明显大于PM2.5;相比于1 km和3 km,2 km缓冲区范围内的裸土面积对PM10浓度的影响最大,建议环境管理部门重点关注无锡地区国控监测站点周边2 km范围内的裸土扬尘源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酞酸酯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了半挥发性有机物中流量采样装置,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酞酸酯类,并对样品净化方式、目标化合物在气相和颗粒物上的分布规律及采样器的捕集效率进行了试验.方法在0.50 mg/L~50.0 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当浓缩体积为1.0 mL、采样体积为144 m3时,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4×10-3 μg/m3~6.0×10-3 μg/m3;当采样体积为6 m3时,检出限为0.008 μg/m3~0.145 μg/m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空气和废气中己内酰胺的方法。该方法以VWD为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nm,流动相为乙腈∶纯水=10∶90,流动相流速为1ml/min。在已选择色谱条件下,连续运行10次,己内酰胺平均出峰时间为4 2min,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 5%和3 5%,采样体积为90L时,检测下限为0 01mg/m3,上限为2 20mg/m3,回收率在105 2%-106 3%。  相似文献   

14.
深圳主要河流中雌激素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深圳市10条主要河流雌激素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双酚A在深圳市河流中28个监测点中27个点有检出,检出率96.4%,质量浓度为未检出~6.042 μg/L;17β雌二醇(E2)在深圳市河流中28个监测点中8个点有检出,检出率28.6%,质量浓度为未检出~0.011 6μg/L,能检出的17β雌二醇(E2)值大都在0.001 5μg/L~0.003 9 μg/L之间;雌三醇(E3)仅在1个监测点(新洲河河口)有检出,对壬基酚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5.
以活性炭吸附大气中的吡啶,用二硫化碳解析、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分析,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曲线法定量。方法在0~367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当采样体积为20L时,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007mg/m3,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2.0%,加标回收率为97.9%~104%。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于重庆市主城区9个采样点和1个城郊对照点同步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利用热分解示差热导法元素分析仪测定了PM10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对OC和EC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OC和EC的浓度关系以及二次有机碳(SOC)等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区域采样点的OC、EC浓度存在较明显差异,主城区大气环境中OC、EC平均浓度分别为52.5、8.6μg/m3,是对照点OC(16.8μg/m3)、EC(2.9μg/m3)浓度的3.1和3.0倍;主城区总碳气溶胶(TCA)占PM10总浓度的比例均值为33.3%;无论是高污染城区点还是一般城区点,OC和EC浓度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各样点OC/EC值均超过2,表明存在二次有机碳的贡献;初步估算主城区PM10中的二次有机碳浓度均值为39.6μg/m3,占PM10总浓度的16.1%左右。  相似文献   

17.
唐山石臼坨岛群位于东经118°22′—118°55′、北纬39°00′~39°10′之间,岛群浅海区最大水深约35米,底质以沉积淤泥和细沙为主。 实验 一、布点:石臼坨岛群浅海区分4个断面(01、02、03、04),采样站位14个;岛群潮间带采样站位16个(1~16)。在每个站位采集  相似文献   

18.
梵净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联合国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其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地气候垂直变化特征,造成雷电天气易发。因此,对梵净山景区雷电特征进行分析,对保障梵净山景区的工作人员、游客人身安全,确保景区的古建筑群及其相关文物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截取覆盖梵净山景区(27°40'50″N-28°1'30″N,108°45'55″E-108°48'3″E)区域,以1 km2范围为基本单位,2006-2011年的闪电数据,分析了其闪电频数的月分布、时分布、地理空间分布、闪电强度与累积概率特征以及梵净山景区地质地貌对雷电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生态环境监测布点现状及优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环保、水利、国土、农业、林业、气象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现有监测点位,提出鄱阳湖生态环境监测布点建议。在空间尺度上设置8个中心站,34个监测点,26个监测断面,当星子水位高于15. 99 m时加设12个监测断面;人类生产活动监测范围以环湖11县区覆盖范围为边界,生态环境监测范围小于人类生产活动监测范围;在时间尺度上以月为最大单位,每月采样时间在当月下旬且在采样当天前5天未降雨;气象、环保和水利等部门设置监测点要统一;生物多样性监测点在气象、水文和水质监测点半径5 km内设置。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苏玛罐采样、冷阱顶浓缩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甲乙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等7种恶臭硫化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较好,7种硫化物的检出限为8.0×10-4~1.4×10-3mg/m3,混合标准气体平行测定时RSD范围在3.32%~6.17%,加标回收率为100%~117%。该方法对于环境空气恶臭硫化物的测定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常规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