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磁辐射项目的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电磁辐射污染,引发环境信访和投诉。结合浙江省电磁辐射项目环境信访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方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电磁场环境,由于人工电磁辐射源的应用,使得电磁场环境趋于复杂化,但只有超过国家规定的电磁环境质量标准时,才称为电磁环境污染.近来,电磁环境信访投诉事件剧增,人们需正确认识电磁辐射,才能安心工作和生活,电磁类建设项目才能更好地服务人们,才能更高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源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估算了基站电磁辐射防护距离,并根据基站的发射特征及建设情况,从不同阶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基站的规划选址、建设及监测评价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为公众了解基站辐射及防护相关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1 .我省电磁辐射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据调查 ,我省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五类 :广播电视电磁辐射设备 ;通信发射电磁辐射设备 ;工业、科学、医疗射频电磁辐射设备 ;交通系统的电磁辐射设备 ,包括轻轨、电气化铁道、地下铁道、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电力系统电磁辐射设备 ;包括输电线路 (含电缆 )和变电站。输电线路主要指高压输电线 ,包括架空输电线和地下电缆 ,变电站包括发电厂 (升压站 )和变电站 (降压站 )。据统计 ,我省共有以上“五大电磁辐射系统”污染源710 3个 ,其中 ,广播电视类有设备 62 3台 ,总运行功率12 68.8KW ;通信系统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胜,在介绍电磁辐射环境标准限值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环境影响理论预测与实际监测值存在误差的情况,分析了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因素和误差存在的原因,并对采取的理论预测模型提出优化建议,使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值,为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在"数字北京"建设期间共建成1.8万个3G基站。随着"智慧北京"的提出,更多的基站将被建设起来,而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对北京市4312个WCDMA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电磁辐射强度的最大值为7.96μW/cm2,窗口或阳台监测最大值为6.92μW/cm2,室内监测最大值为3.16μW/cm2,均低于8.00μW/cm2的环境管理目标值,而有75.53%的基站监测值在1.00μW/cm2以下。总体上说,北京市WCDMA基站电磁辐射水平较低。最后就基站的电磁辐射防护以及基站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评价是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基础。选取扬州为研究区,对三个时段内移动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8.
当前针对移动通信的竞争非常的激烈,由此对于技术的研发也变得非常重要。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其可以提升工作的效率,但该技术的通信需要建立在数量庞大的移动基站上,由此产生许多的电磁辐射。当前对于移动通信技术从2G到3G再到4G,并且当前5G也已经逐渐开始应用,每一次的升级都会致使基站发射的频率产生较大的变化,并且对强度的提高也是成倍的增长。当前对于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范围如何才能有效的监测,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控制是当前监测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由此在本文中对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环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监测仪器、人员准备、现场布点、监测、数据记录等环节,进行分析每个环节的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然后对电磁辐射的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加以总结,从而为后续的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地监测的方法,对成都市肿瘤医院、双流小坝村、商汇大厦、成渝收费站及农机研究院5个基站天线后向场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其后向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与天线的距离呈反比;基站后向场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为0.5m,大于此距离的区域,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小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及《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规定的0.08W/m^2的公众限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压输变电工程和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多地落户于大型居民小区,由此引发的环境投诉和纠纷呈快速上涨趋势。电磁辐射污染投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法制不健全,思想上不重视,项目环保审批环节脱节,环保与规划部门信息交流不畅,公众维权意识增强,寻求其他经济利益;针对原因提出的预防和解决办法为: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现场监管,理顺项目审批和监管程序,建立与规划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司法解决。  相似文献   

11.
随着4G基站的建成运行,4G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将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铜仁市碧江区已运行的10个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理论影响计算和电磁辐射的实际监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4G基站天线轴向功率密度值是随着距离天线距离的增加而快速衰减;4G基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天线主射方向实测结果均未超过0.08 W/m2;4G基站的实际电磁辐射影响小于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WCDMA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在担忧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选频监测仪器,对WCDMA基站在正常工作状态和最大发射功率状态下天线轴向不同距离上的功率密度进行监测,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分析WCDMA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的提出和改善是我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两起环境信访投诉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实地走访调查情况,并作出回复示范,旨在为环境职能部门更好的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国平 《福建环境》1998,15(3):19-21
移动通信的发展所带来的电磁辐射污染,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目前国内开展此项监测尚不普遍,该文通过对福州市区几个通信基站的实地监测,对监测方法与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对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通过对沈阳移动通信公司部分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测试,摸清了污染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环境管理规范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案情简介] 2007年4月,中国某通讯公司江阳分公司在广东省江阳市福田区平湖禾花社区任屋新村九巷五号建设通讯发射天线基站.附近居民担心电磁辐射会影响孕妇腹中胎儿健康,以及引起失眠等不良症状,向当地环保部门投诉.  相似文献   

17.
结合电磁辐射类项目特点及难点,阐述公众参与的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司法请求权3原则。围绕原则梳理公众关心的主要问题,制订出信息公示内容及公众参与方案,并对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合理建议,对开展移动通信基站项目公众参与具有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应急通讯车,以GSM900、WCDMA网络天线为例,通过加载不同载频,研究了不同工作模式基站天线电磁辐射强度与话务量的关系,及天线主瓣轴向电磁辐射场的空间分布规律;经理论计算验证后,合理划定了基站天线的垂直安全防护距离。结果表明:基站天线电磁辐射强度与话务量密切相关,GSM900天线空载时,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最大,随着话务量的增加,其电磁辐射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但幅值不超过15.2%;WCDMA天线空载时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最小,随着话务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加1个载频(90%负载)、2个载频(90%+90%负载)时,其电磁辐射强度相对空载时分别增加了380%、833%。此外,依据天线主瓣轴向电磁辐射厚度的试验监测和理论计算结果,建议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垂直安全防护距离划定为4.5 m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相较于水气固"三废"等传统污染形式,公众对电磁辐射知之不多,不少百姓对身边的电磁辐射产生了盲目的恐惧.作为城镇中一个主要的电磁辐射源,移动通信基站一度成为众矢之的,给城镇数字化建设带来颇多负面影响. "弹片止于洼坎,谣言止于智者."温州市环保局通过认真调研和思考,联手3家通信运营商,展开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公众了解认识科技产品,消除盲目抵触情绪,为建设现代化数字温州和平安温州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GSM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侃  张亮 《环境保护》2005,(8):32-33
通过列湖南省1610个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表明大部分基站的电磁辐射强度符合国家标准,针对少数超标或有可能超标基站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