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生物识别技术原理及种类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固有的特征(生理特征与形为特征)来进行身份只别的计算机技术。人的生理特征有指纹、手形、脸型、虹膜、脉搏、耳廓等,形为特征包括手写笔迹、走路步态、按键力度等。计算机通过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来采集这些特征,应用生物统计学,结合图形、  相似文献   

2.
正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是后天性的。我们将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常用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人脸、声音、笔迹等。那么,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如何进行个人特征识别的呢?我们将生物鉴别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生物特征数据采样、生物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数据采样过程是通  相似文献   

3.
正一、生物识别技术原理及种类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采集和分析人体固有的特征(生理特征与形为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的计算机技术。人的生理特征有指纹、手形、脸型、虹膜、脉搏、耳廓等,形为特征包括手写笔迹、走路步态、按键力度等。计算机通过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来采集这些特征,应用生物统计学,结合图形、声音、形为分析、数据库等高级算法和科技手段,最终实现对人身份的识别。无论是生理特征还是形为特征,都要求特定个体的状态基本上保持稳定,对于不同个体,则存在必要的差异用于区分,这是某种人体特征是否能够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护照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护照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德国为此所作的准备,建议借鉴德国的经验,通过立法机关修改护照法或对护照法有关条款解释来稳妥、全面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我国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到护照中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护照中应用的必然性和德国为此所作的准备,建议借鉴德国的经验,通过立法机关修改护照法或对护照法有关条款解释来稳妥、全面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文章论述了DNA生物识别技术的原理、特征、应用的优缺点,介绍了DNA识别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博 《中国安防》2012,(10):33-36
本文通过对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应用及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等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和特点,并对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应用中的现存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促进生物识别技术在司法领域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安全防范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及市场需求。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发展。其技术及产品已经大量地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受光照、姿态、表情等不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向多模态和多种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方向发展,更易于集成分析、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实现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自动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安鑫 《中国安防》2020,(5):14-18
传统单一的生物特征识别如人脸、指纹、虹膜、掌纹等因特征点不同,在一定场景下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如果采用单一的识别方式,识别的可靠性则会存在一定的限制,为了达到更优的使用体验,目前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细分场景。混合生物识别技术融合了多种模态的特征,且通过信息融合技术提高了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攻击能力,同时降低了错误率,使得多模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单模生物特征识别。  相似文献   

10.
指纹识别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安防科技》2003,(1):57-58
由于人体的有些身体特征具有难以复制人各不同的特点,所以很多人把目光转向了生物识别技术,希望藉此技术来应对现行系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要把人体的特征用于身份识别,这些特征必须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研究和经验表明,人的指纹、掌纹、面孔、发音、虹膜、视网膜、骨架等都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即每个人的这些特征都与别人不同、且终生不变,因此就可以据此识别出人的身份。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发  相似文献   

1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身份识别技术。针对目前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重点介绍了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视网膜识别、掌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对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的传感器、特征提取、模板存储和特征匹配等共性关键技术予以扼要分析;简明地阐述了生物识别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状况;最后提出了生物识别技术在监狱安全防范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大数据积累、芯片技术发展、计算能力的爆发,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AI技术赋能各大产业应用与改革。AI不会颠覆传统生物识别技术,而是通过深度学习帮助打通了生物识别领域的"任督二脉"实现技术融合与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核  相似文献   

13.
<正>一、声纹识别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生物特征是指每个个体所独有的、可以通过技术有效测量、甄别、鉴定与验证的某类生理上的特征或行为上的方式。从生物特征的来源进行区分,可初步分为两大类,一是生理特征,二是行为特征。生理特征通常指的是人脸、掌静脉、指纹、声纹、虹膜等;行为特征通常指的是笔迹、步态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利用各类传感与采集技术、深度学习等人工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生物识别行业有哪些优秀的产品和案例?如何了解人脸识别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如何促进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识别产业领头羊企业有什么经验和思考?科技型生物识别企业如何通过融资发展壮大?近日,2014中国生物识别产业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100多名来自中国生物识别产业一线的企业界、学术界、投资界、媒体界代表共同探讨了这些重要问题。生物识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成功组织了这次沙龙。本次沙龙  相似文献   

15.
一、生物识别技术概述 安全性是许多系统和场所首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的识别系统的身份验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密码被忘记、被窃取、被破解、证件被伪造、盗用和不正当的转借、钥匙遗失、被盗取、被非法配制等.问题的根本是由于这些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并不是真正的对人本身的认证,而只是对密码或某种其他物品的认证.而生物识别技术认是人本身的定,由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稳定性,不易伪造和假冒,无需记住复杂的密码,也不需随身携带钥匙、智能卡之类的东西.所以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六七年来,随着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掌纹识别、指静脉识别等)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似乎指纹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的风头已经过去了。尤其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AI加持下的突飞猛进,国内市场已经有人断言:指纹识别过时了。  相似文献   

17.
毛巨勇 《中国安防》2011,(12):61-65
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最初的几十家产品和系统供应商到现在上百家覆盖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掌形识别、虹膜识别、声音识别、步态识别甚至DNA识别等技术的生物企业。目前生物识别在应用上已初具规模,并且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用户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一直是安防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时近年终,本文将对2011年生物识别市场的发展现情况与趋势作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林丹 《安防科技》2003,(1):28-30
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识别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面像识别技术等。其中面像识别技术在许多方面的优点是其它识别技术所无法媲美的,现就其原理及特点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日,ITU—T发布了一项名为《生物识别技术与标准》的技术监测报告,其中分析了通过强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使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认证主要形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特征识别监控 为了减少城市犯罪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过去十年中,世界各国安装了超过450万的摄像头用于城市视频监控.近十年来,城市视频监控逐渐融入了最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行为监测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物特征识别监控与行为检测市场,价值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