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漂流旅游重大危险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工业重大危险源(重大危害设施)定义,引申定义漂流旅游重大危险源.以国家旅游局的相关规定为漂流旅游重大危险源辨识基础,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综合考虑人、机、环境、管理等因素,对系统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由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各因素对总体--漂流旅游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从而建立漂流旅游重大危险源风险综合安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万晓明  王浩杰  张毅  陈志刚  张栋 《安全》2019,40(10):56-59
为了预防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围绕危险源的管理,综合运用多种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自下而上开展全员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现有风险控制措施评估,结合危险源辨识成果随机抽查、行为安全观察等管理活动,形成了企业全员危险源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对开展全员危险源管理1年以上的13家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安全文化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开展THM对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全员参与等安全文化绩效评价指标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航天发射场危险源管理现状,借鉴一般安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射场内的危险源特性,建立适宜的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提出危险源辨识评价分析过程可按照"发射场系统分析、危险源确认、危险源评估、风险表征"4个步骤进行,讨论了发射场危险源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发射场内重大危险源推进剂贮存库和高压气瓶库的评定标准,并进行了危险源的量化表征。发射场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科学评价发射场危险源、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不同于其他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施工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既取决于施工工程各单元的危险性,还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有关.目前,我国尚缺乏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标准,为了研究水利水电施工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施工工程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行业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 77-2010)的取值方法和权重标准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能力评价因子作为管理抵消因子,最终确定施工工程重大危险源.结合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准确、客观地描述施工类工程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矿井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定量地综合评价煤矿安全状况,结合目前煤矿灾害事故的特点,根据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建立了包括环境、技术、人员、管理等4个单元、17项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是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其结果显示:安全管理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人员素质、技术与装备保障,而矿井自然安全条件排序为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矿的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良好",同时也证明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于安全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钻探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危险等级和安全因素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重大危险源采用了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控制措施。首先对能量危害物质、失控(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故障及人员失误)、管理缺陷及客观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第二,评价危险源危害因素主次;第三,采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有效地对车辆伤害、登高作业、防雷安全、用电安全、机械安全及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等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通过实践表明,福建省121地质大队采用该方法对钻探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进行了有效地控制,实现了钻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码头工程建设方案安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对码头工程建设方案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我国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选取码头工程港址选择,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方案,水工结构、护岸、堆场地基与面层结构,道路交通,配套工程,自然条件,安全管理与劳动力素质等8个因素,设计了一套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未确知数学理论,通过建立未确知测度模型、置信度识别准则并分析其指标因素,确定指标因素的可靠程度,提出一种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利于码头工程安全设计管理及监察的科学的码头工程建设方案安全评价新方法;选取南方某港5000吨级通用码头工程建设方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在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管理部门快速识别重大危险源,评估其危险程度,从而达到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类监管和有效布控,在对众多风险评价指标检验和筛选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模糊综合评价在矿井内因火灾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矿井火灾是直接威肋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而矿井火灾又以矿井内因火灾为主。矿井内因火灾的影响因素很多,影响过程也极其复杂。对矿井进行矿井内因火灾安全评价,可以有效识别矿井的火灾危险源和危险源的变化,并对其危险度做出评价,从而为矿井防火安全设计、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文中构建了矿井内因火灾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综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矿井内因火灾模糊综合评价模式。结合实际矿井对其进行安全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防灭火措施,为指导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建立贮罐类重大危险源定性三维分级模型和风险定量分级模型。提出风险评价敏感性因素,选取可能性影响因素、严重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影响因素3类风险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贮罐风险分级指标权重。根据风险可接受准则,将贮罐类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划分为4级,实现基于三维风险模型的贮罐类重大危险源快速分级。结果表明:用贮罐类重大危险源三维风险分级模型,通过简单数学模型计算贮罐风险值,能为企业提供风险分级标准,有助于实现政府对贮罐类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管。  相似文献   

11.
Delphi法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模型及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基于系统工程及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采用Delphi法分析和确定了影响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的因素,通过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职业病危害影响因子赋值法(OHFA)定量化风险评估模型。根据对作业场所的危害源、本质及附加防护设施水平、人员接触机会、职业病防治管理等因子的综合分析,预测分析了研究对象的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防治管理及防护设施设计等提供参考。并以某石化行业硫磺回收项目为实例进行应用与验证,得出了该项目的总体职业病危害风险度值为12,风险等级为Ⅰ级,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度由高到底排序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磺、高温,其风险分类的关键决定因素为硫化氢。实践表明该方法与专家评估结果及工程实际吻合较好,应用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中可给出定量化的风险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糙集——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安全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建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对项目风险因素程度预测。针对该网络当数据量大时,其结构复杂、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引入粗糙集对影响建设项目安全目标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约简,找出最小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集,大大简化网络输入信息的表达空间维数。并结合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全局最优的寻优能力强的优点,建立基于粗糙集——粒子群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安全预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不仅要关注常规体系下的技术细节,更要注重安全管理系统本身脆弱性所带来的突变。从脆弱性的角度进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自身薄弱环节的辨识和分析。首先基于系统脆弱性的内涵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内外部扰动源,形成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脆弱性的分析模式。随后,基于ISM方法剖析脆弱性因素间的耦合关系,将其划分为11个层级,从而构建了脆弱性评价的层级体系。最后,以山西吕梁某隧道施工项目为例,分析安全管理资料和两起安全事故,提出了该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脆弱性因素及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ISM及案例分析结果表明,ISM方法有效实现了脆弱性因素的层级划分,脆弱性指标直接反映安全管理系统的薄弱点。通过脆弱性分析能够发掘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薄弱环节,并为系统的动态持续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引入组合赋权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以WSR方法论为基础,选取“人、机、法、环、管”5方面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指标等级标准;采用博弈论思想对G1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进而确定综合权重;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量化后的级别综合特征值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甘肃省某装配式试点项目,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采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分析5个子系统内的指标敏感性,以便决策者识别出最敏感指标。结果表明:该实证项目安全等级为Ⅱ级,偏向Ⅲ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组合赋权-可变模糊集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分析、未确知测度方法基本一致,使评价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及时、合理评价生产系统安全状况,促进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依据生产现场日常隐患排查的安全管理机制,将反映生产现场系统安全属性的安全要素集,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归类来提取评价指标,形成一个表达系统安全状态的逻辑结构,研究以诸多安全要素风险值来量化评价指标的方法,用以刻画系统安全逻辑结构中指标层的安全状态。采用适用于多样本关联分析的熵权法,客观、动态地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描述评价样本接近于系统安全目标的程度来确定评价等级,实现了生产现场系统安全动态、定量评价。实例分析表明,通过系统安全状态量化与动态评价能及时甄别反映系统薄弱环节的系统安全主控因素,为现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评估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状态,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构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反馈结构,识别导致危险的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的致因因素;基于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BN)模型,推理计算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状态概率,并结合反向诊断推理分析影响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处于低风险状态;起重机械超负荷运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吊索吊具存在缺陷等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对智慧工地全生命周期的本质安全度进行分析与评价,综合运用本质安全理论,构建智慧工地本质安全度评价模型.首先,根据智慧工地本质安全定义,将智慧工地本质安全度划分为初始级、简单级、标准级、成熟级和卓越级5个等级;其次,基于智慧工地的生产现状,构建包括人员管理系统、机械设备管理系统、现场监测预警系统、过程控制管理系统等4个...  相似文献   

18.
基于PHA-LEC法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条件复杂,各工种交叉作业,极易产生安全事故。本文结合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HA)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LEC)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评价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是从指标量化和危险性等级多重约束分级的角度改进了PHA-LEC方法,并引入POSE四维度分析方法来辅助解决PHA-LEC改进方法中包括参数取值和计算规则在内的三个核心问题。随后,本文设计了基于PHA-LEC改进方法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流程,提出要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危险源数据库标准化建设工作。最后就该安全评价流程的应用提出了三点建议,以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改进LEC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危险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的安全管理中,危险源的管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通常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进行风险评价。LEC法十分依赖评估小组的实际经验。针对LEC法的局限性,提出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危险源评价的改进LEC方法,以提高企业的危险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