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科学测度我国各地区公共安全风险,改善公共安全状况。基于鱼骨图分析法,建立包括能力和脆弱性指标的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统计软件SPSS对我国31个省市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计算出各省市公共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省市的风险排序,为改善公共安全风险较高地区的安全状况提供了启示。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公共安全的风险水平差异较大且公共安全资源和保障因子是影响公共安全抗风险水平的最重要因子,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社会保障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较好地改善公共安全抗风险状况。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安全生产风险影响因素及其权重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地区安全生产风险的因素众多,使得评价地区安全生产风险的控制水平极为复杂.系统分析地区安全生产风险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权重,对提高区域性定量风险评价的科学性,有效实施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特点,对我国当前安全生产风险的多源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法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科学技术等12个影响安全生产风险的核心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安全生产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并设计了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因子,以表征地区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水平.计算结果表明,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对地区安全生产风险的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科学评价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从人口状况、能力指标和脆弱性指标着手,建立超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的部分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17个指标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同时,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源和5个潜在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上海公共安全状况存在明显改善,且地区经济与人口因子、公共城建与生态能力因子是影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最主要的2个因素;汽车交通事故、电气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盗窃、殴打他人是扰乱城市公共安全最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指标框架,定量评估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水平。选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方面的量化指标,采用秩和比法计算全国31省市区的突发事件相对风险水平,经滑动平均处理后,得到各地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指数。求解各地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指数与其累积频率对应的概率单位值的回归方程,将其排序分档,可把全国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水平等四类地区。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呈西高东低分布。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指数可定量评估各地区的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水平,突发事件固有风险指标设置合理、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产安全领域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界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风险标准界定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等12个影响生产安全领域的风险影响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安全生产规划、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对风险值的影响程度最高。率先提出我国风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个人风险标准和社会风险标准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对制定我国生产安全领域风险标准界定方法、建立我国安全生产风险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风险评价是掌握我国海运通道安全现状的重要环节,针对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频繁遭受突发事件干扰的特点,构建韧性视角下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风险评价模型。考虑影响海运通道风险因素之间存在关联性,以及评价指标信息多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构建基于因子分析的改进证据推理模型,并引入最优权重求取优化模型兼顾指标信息的变异能力和信息强度。研究显示:我国进口原油海运通道所途经的马六甲海峡风险水平相对较高。结果表明,海盗袭击事故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以及不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影响关键节点风险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估海运通道关键节点风险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运营隧道结构健康安全评价,选取19个指标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并基于大量工程实践和专家经验,进行云模型连续型影响因素属性离散化,得到运营隧道风险评价因子云模型分级标准。根据风险因子的不确定性,建立运营隧道结构健康安全评价云模型,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运营隧道结构健康安全等级具有较好可行性与适用性。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影响运营隧道结构健康安全的敏感性因素,为运营隧道结构健康安全控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诸多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进行评价,从机组、飞机、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拟合权重,建立了航空公司安全风险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该模型对国内某航空公司安全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认为,该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介于高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急需加强安全防范,尤其应该加强飞行机组和飞机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从风险治理角度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生产安全事故致死率和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占比4项指标,采用秩和比法构造相对安全风险指数(SRI),并以江苏和宁夏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RI可更好地量化和反映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系统性风险水平;近年我国系统性风险非持续下降,呈波动变化;事故少发地区的系统性风险不一定小于事故多发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安全生产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旧城改造、城中村开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造成了城区建筑施工场地增多,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文章结合城区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区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风险进行评价,提出相应评价指标和因子权重,同时建立物元可拓模型,计算出关联度,从而得到风险等级和主要风险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城区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风险来自噪声、扬尘、安全、排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五大方面,共15个风险因子,针对风险因子及风险等级,提出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是企业寻求自身发展,保持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综合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因果分析图方法识别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存在的市场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管理风险等6种风险。构建包含上述6个准则21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某石油钻探公司格鲁吉亚共和国第12区块风险进行评价实证。  相似文献   

12.
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型公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往往片面注重自己对安全风险后果的承担责任和对策研究,忽视对项目总体安全风险的系统分析。其实,不同利益相关者给项目带来的安全风险及对安全风险的后果承担有着高度关联、相互依存的特点。本文借鉴投入产出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了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通过安全风险"致因-承担"分析表对利益相关者的安全风险致因与安全风险承担进行了量化分析,确定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安全风险"致因-承担"差额,并应用安全风险玫瑰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直观的表达和分析,提出了决策者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安全风险"致因-承担"模型为平衡各部门的利益、解决纷争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研究技术工具,是对投入产出分析应用领域拓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出发,结合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从城市工业危险源、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恐怖袭击等存在的风险,探讨其风险的特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步骤和原则;强调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和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简单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风险管理的经验;就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现状,提出具体对策并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重点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并指出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PROBLEM: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s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nature of that problem in the working population. METHOD: The author used a national definition to identify cases in Washington State from workers' compensation (WC) hospital billing data, quantified the cost of WC insurance benefits using actuarial cost estimates, and identified high risk industries using ANSI Z16.2 typology. RESULTS: There were 928 cases of TBI with a lifetime claim cost of $159 million from the Washington State Fund (1994-2001). Sixty percent of injuries resulted in death or disability. The highest risks of TBI are concentrated in 16 industrial insurance risk classes and the highest costs in 19 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codes. Injury scenarios were identified for nine industrial insurance risk classes. CONCLUSIONS: TBI is a disabling and costly workplace injury in the state of Washington, affecting even teenagers and seniors who are not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part of the workforce. Injury typology code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workplace safety. IMPACT ON INDUSTRY: This research provides industry with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ost of work-relat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the usefulness of using workers' compensation claims data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workplace injury.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构建的“灾害严重性-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武汉市公共安全的4大关键影响因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事故灾害、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010—2017年间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对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提升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6.
火灾风险评价作为灾害源头管理的主要环节,对家庭旅馆火灾隐患管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合理开展家庭旅馆火灾风险评价却面临较大的挑战。针对家庭旅馆火灾风险评价中缺乏科学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较为主观的现状,基于MPRR模型构建火灾风险指标体系,尝试利用特征值偏离度赋予指标客观权重,最后选择某景区家庭旅馆为评价对象,采用改进的SPA模型进行了火灾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被评价家庭旅馆的火灾风险联系数为"0.3904",风险等级为V,风险较大;Ma~Pb顶层指标属I级同势较弱,系数分别为0.456 9、0.372 0、0.412 4、0.400 0;Ra~Rb顶层指标属V级反势较强,系数为0.704 7、0.457 0。该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凸显家庭旅馆火灾风险的特征,与调研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7.
比较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采石场中应用的优缺点,探索适合采石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选取湖北鄂东某采石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应用4种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为不可容忍或者高风险水平;风险定义法(MES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四级或三级风险水平;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水平;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导则(UQ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或中等风险水平。与有毒作业分级结果比较验证,ICMM模型、MES法、MLSP法相对一致,适合评估某一具体采石场的职业健康风险,UQ法因不考虑个体差异,更适合评估整个采石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G_1法的飞行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综合控制并评价飞行疲劳风险,通过对疲劳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疲劳风险评价指标,依据G1法编制专家调查问卷,采用专家独立调查方法对指标进行判断,根据G1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飞行疲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疲劳风险的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G1法能有效地综合利用影响疲劳的各种信息评价飞行员的疲劳状况,该指标体系与现有控制飞行疲劳风险的影响因素吻合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实现疲劳风险量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