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娄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大娄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娄山共有药用植物288科1492属5229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9科12属27种、苔藓植物46科99属206种、蕨类植物47科113属506种、裸子植物9科27属50种、被子植物177科1241属4440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珍稀药用植物和民间习用药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入西南地区大巴山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采集标本和分类鉴定,并进行植物分类学统计.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大巴山主要有药用植物资源4514种,分属于275科.本次调查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巴山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基本的资料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中药材资源现状及道地性、濒危药用植物生态和保护生物学、药用植物人工栽培及连作问题等方面,而对于药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定量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药用植物资源生态学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其一是多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广泛用于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和管理,以解决药用植物资源分布、蕴藏量估算、区划等问题;其二是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背景下,药用植物的人工规范化栽培技术、药材产品质量控制和野生药用资源植物保护与永续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实现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重庆华蓥山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华蓥山共有药用植物240科1017属2251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5科8属11种、苔藓植物23科30属36种、蕨类植物40科82属190种、裸子植物9科17属25种、被子植物163科880属1989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民间习用药物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乌蒙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乌蒙山山脉共有药用植物272科1189属3184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8科9属13种、苔藓植物40科74属116种、蕨类植物45科108属358种、裸子植物10科22属37种、被子植物169科976属2660种。对其物种组成、生态类型、分布、优势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常用中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民间习用药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传甲  程磊 《环境技术》2022,40(1):109-113
为了改善大功率伺服电机工作通常处在低速高扭矩的状态、内部铁磁材料磁力下降影响电机性能的情况,研究了大功率伺服电机转定子的内油冷式冷却散热技术,并基于工业物联网平台的管理系统,研发了低速高扭矩电机热管理系统。针对当前大功率伺服电机热管理多采用固定阈值的简单判断方法,存在判断标准单一、判断结果不准确问题,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管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云平台获得油温变化的大数据方法解决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较难确定的问题,该方法将获得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温度管理综合评价结果转换为一个数值,根据综合分值运算所在的范围区间,判断当前大功率伺服电机热运行状态,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温度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网络信息平台和水环境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构建了钱塘江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系统。该系统旨在帮助应急管理部门快速应对钱塘江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以及保障G20峰会期间钱塘江流域的饮用水源地安全。该系统以水动力模型、溢油和化学品泄漏模型为核心,采用空间关系型中央数据库作为数据管理系统,基于网络GIS技术开发而成。通过对钱塘江流域历史事故的反演,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该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钱塘江流域典型流场库和典型突发水污染事故情景库,以实现快速应对G20峰会期间钱塘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水环境数据高效服务于我国水环境管理、问题分析、可视化模拟及综合决策等需求,总结当前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及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基于"多元集成、统一管理、综合服务"模式的总体框架,进而设计平台逻辑层次、功能体系和数据接口,构建我国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提供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危险废物监管各种业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等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智能监管平台,建成由管理部门门户、产废单位门户、运输单位门户、处置单位门户等四大门户统领,危废监督管理系统、电子联单系统、GIS监控管理系统、污泥刷卡转运管理系统、危废视频监控系统、固废超市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组建的统一管理平台,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业务需求结合先进的物联网、移动互联、二维码、NFC、GPS等技术,创新性地形成"移动端电子联单模式、GPRS监管预警模式、IC卡刷卡转运模式、固废超市微循环管理模式"四大管理模式,实现涉危单位内部微循环管理,转运过程多手段监控,让危险废物从最初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业务流程呈现精细化、实时化的全闭环管理,实现对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跟踪,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支业务处理迅速、信息统计分析及时、办事高效、危废监管全面的信息化管理队伍,为环保部门真实、细致、及时、动态地掌握危险废物的转移情况提供技术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国内外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构建技术的现状、研究进展,提出了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体系,选取典型示范研究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平战结合"的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构建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为中小尺度的化工园区突发大气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