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防灾博览》2011,(4):6-9
2011年6月27—30日,中国地震局在天津召开了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评审会,认定委员会对35个申报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单位进行了认定。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豫北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开发,通过调研,规划、设计了符合该省要求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及形式多样的地震科普宣传方案,制定了"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认定管理办法",配合豫北地区完成了安阳、焦作以及南阳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开发.安阳、焦作、南阳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均被认定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而其中南阳和焦作的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成,使该地区科普知识的宣传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真正地提高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达到了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熊耳山地震科普馆近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且被中国地震局评审认定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11,(4):6-7
2011年7月28日,"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广场举行。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河北省副省长龙庄伟共同揭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杜玮、国家文物局博  相似文献   

5.
《防灾博览》2012,(1):88-88
2011年12月30日,天津市第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的现代化区级人民防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在和平区正式落成开放。该科普基地展示面积为300平方米.分为家庭隐患排查多媒体系统、防震演练小屋、地震灾害展示系统、电子图书、地震知识评价系统、地震知识抢答几部分。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第三中学地震监测站始建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至今29年如一日,监测设备从土变洋,房屋面积从小变大,工作人员从业余到专职,功能从单一的监测发展到多内容结合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三代老师一棒接一棒,使地震监测和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不断与时俱进。目前,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国中学系统唯一规模较大、设备先进、成绩突出的,集地震监测、学生科技活动和面向社会宣传防震减灾知识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厦门市地球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由厦门市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学会主办.其宗旨是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和防震减灾常识,实行免费、全年向社会开放.采取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作为面向社会、面向中小学生的"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及第二课堂,厦门市地球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自1998年开办以来,接待了本市学生、干部、居民以及兄弟省市的学习参观者,以及新西兰、美国和台湾学者约3万人次;组织地球科学夏令营41次;举办科普讲座约250-300场,接受科普教育人数约四五万人.赠送科普材料、图册约6万份(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山东枣庄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市各级对防震减灾工作十分重视。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提高了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特别是2006年以来.进一步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印发了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全市地震应急预案和加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的意见。其次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在陶庄地震台增加了GDQJ-2型数字化强震仪.鲁-15井安装了数字化水位观测设备.增强了监测能力。三是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强化了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对新城区20平方公里地震小区划.与省地震工程院签订了工作协议。四是开展了矿区城市地震减灾对策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参加了中国东部10省市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研讨会。五是在熊耳山建成了地震科普馆.作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了熊耳山地震遗址,编制了《中小学生防震避震知识》。六是编制完成了《枣庄市地震志》。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6日,熊耳山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暨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山东省枣庄市北庄镇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举行。山东省地震局局长晁洪太,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峰,副市长陈兆同,市政协副主席凯扬,枣庄军分区副政委刘英等出席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0.
《防灾博览》2007,(2):47
日前.广东省揭阳市地震局与教育局合作.在市中学生德育教育基地建立了“揭阳市中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基地总面积1100余亩.其中活动场所300亩。基地拥有国防教育展览馆、法制教育展览馆、人民防空教育展览馆,以及多媒体电教中心和容纳3000人的集会馆.并设置防震减灾宣传栏,展出防震减灾挂图.向学生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应急避震知识。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8,(2):6-7
2017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申报的"国家地震工程研究示范型国合基地"近日获得科技部认定。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类)共38家,工力所是地震局系统组织推荐获得认定的唯一单位。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高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人员、科普志愿者的科普讲解能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的传播能力,2016年11月25日,由北京市地震局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的地震工作者、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教师、地震应急救援人员、防震减灾志愿者以及防灾科技学院的大学生代表等共39人报名参加了比赛。按照比赛规则,选手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防震减灾主题,从地震及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各种不同场景的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预报还被称为世界难题的当今,如何树立全民危机意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未雨绸缪,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共同应对地震灾害显得尤为重要。本期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将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特色做法及经验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防灾博览》2015,(3):101+1
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在坚持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的同时,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宜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和展板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同时每学期开展1次地震应急演练设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室,配备电教设备和防震减灾科普图书、挂图等2014年11月获得州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关于创建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提高中小学校学生的防震减灾安全意识和科学素质,2007年10月22日,鄂州市地震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创建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和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通知》,对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14—20日,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宣教部(中国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活力"的培训班。培训班旨在进一步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局长会议精神,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宣教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21年7月27-29日,"防灾减灾救灾应用技术成果暨新唐山建设45周年成就展"在河北省唐山市南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展览规模约1万平方米,75家企业以及地震系统16家单位参展。展览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和新唐山建设成就、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防震减灾科普互动体验、防震减灾成果实物案例、防灾减灾救灾新技术新装备等六大板块。  相似文献   

18.
田力 《防灾博览》2007,(5):30-3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城南街道办事处是德阳市地震局抓的地震科普进社区的一个重点单位。德阳市地震局与旌阳区街道办事处联手,将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列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入人力、物力在社区内建造了防震减灾科普文化活动中心、科普阅览室,成立了地震志愿者队伍、地震科普电影放映  相似文献   

19.
王英 《防灾博览》2011,(6):16-23
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虽然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但近年来,滁州市地震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和安徽省地震局强有力的指导下,面对复杂的地震形势,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抢抓机遇,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实现了跨越式地快速发展。目前,滁州市已形成以"四个中心"为主阵地和下辖6个县(市)"五个一工程"为前沿基础阵地的"滁州市防震减灾发展模式"。2008年以来,滁州市防震减灾工作连续三年被安徽省地震局评为第一名;2009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地市防震减灾综合一等奖;地震科普馆被认定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地震科技课题荣获安徽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日前,《防灾博览》编辑部一行4人,对滁州市地震局局长于明辉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中国地震局开展了全国公众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和科普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7.1%的受访者具备防震减灾素养,与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相比较,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的区域分布有明显不一样的规律,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区域地震灾害程度和个人地震经历对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有显著的影响。防震减灾素养水平在城乡、性别、受教育水平等不同群体中的差别,和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受教育水平对防震减灾素养水平影响最大。在不同年龄群体中的差别则和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不同,显示出独特的规律。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需要重视公众防震减灾素养水平的这些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科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