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作为农业经营方式的核心,其发展与普及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高效率和高收益,也给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据2014年全国首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达到16.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可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如何在农业经营技术条件不断趋向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农业经营技术条件的发展来防治土壤污染,并合理规避农业经营技术条件有可能给土壤污染防治带来的风险,成为一个兼具时代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肖国权  张钊 《四川环境》1993,12(4):64-66
本文对大巴山区农业生产中用化学药剂防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农药区划和区域性宏观调控,建立农药污染监测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和专业化防治程度,加强防止污染微观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控制策略和措施,以实现对化学药剂防治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农业发展和国家农业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6,(6)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自然成因、工矿业"三废"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重点环境问题,党和国家在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日前又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我国应对重点环境问题的又一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环境管制和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相关法规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情境脚本的方式模拟不同外部压力情形下企业可能的土壤污染防治行为,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尚未通过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应以何种制度设计为佳。结果发现,正式环境管制压力中违规罚金对企业的土壤污染防治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大;在非正式环境管制压力中,消费者与客户压力对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行为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还对模拟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场地和土壤污染勘查评价与修复逐渐发展成为环境科学和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场地和土壤修复业务随之愈来愈多。但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发展相对缓慢,无法满足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需要。实践中,在场地和土壤污染勘查与评价的现行标准中,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仅考虑了土壤中某物质成分的人为超标问题,而忽视了土壤中自然异常而导致土壤中某物质成分超标问题的评价,且误将土壤中某物质成分的超标等级定为土壤污染程度等级的全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在深入分析各领域土壤污染评价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污染评价的一般过程、方法和标准,供标准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立基金是国内外解决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资金不足的通用做法,是新时期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和收益低等特点,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增信和激励作用,是“污染者付费”原则下的重要补充。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土壤基金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监督管理等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中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框架,针对基金运作模式、启动与支持范围、项目储备与前期研究、制度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设立及其优化建议。本文表明,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是新时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理念更新的重要体现,该制度的有效落地对解决当前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意义重大;在上位法的框架下,对基金模式、使用、运行、监督和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有效融合金融财政和土壤污染防治要素,系统构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体系将有效促进该政策的顺利落地。本文可为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环境质量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表征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目前对土壤环境质量定义尚无统一的意见,陈怀满教授给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的参考定义,指出土壤环境质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壤自身性状对其持续利用和其他环境要素,特别是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性。本文从土壤污染、环境容量、污染物迁移转化、生态安全以及修复技术等角度回顾了国内外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内容。对今后土壤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土壤环境质量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薄弱,在土壤持续污染物防治、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等方面急需加强。随着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土壤环境污染机理及其防治也提上议事日程,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我国的农业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施用化肥时存在化肥的过量施用、化肥的错误选用以及化肥施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不合理施肥引发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根据作物性质选择合适肥料,测定土壤性质,根据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肥料,采取科学的方法施肥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壤修复与治理的投融资政策最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目前的土壤污染修复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性投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如何满足实现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目标的投资需求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创新发挥市场力量,建立长效的融资政策机制是核心内容。本文评估了中国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投融资政策现状,识别了投融资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中国土壤修复与治理的投融资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为"十三五"时期中国土壤修复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但尚欠缺专门立法,进行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可在比较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总则、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各种防治措施、应急处置、严格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土壤污染防治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专门立法的启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制度也将逐步建立,这对于指导土壤污染防治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立法过程中各方争议较大且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究,主要涉及立法模式的选择、土壤环境管理模式的选择、污染土壤修复目标的确定及特殊污染土壤责任主体的认定。通过探析各争议问题对立法的核心价值及其背景和实质,并基于国情和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得出结论即应坚持防治并重,建立综合性土壤立法。采取风险管控的方式进行土壤管理。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目标应结合未来土地用途具体分析。特殊历史遗留污染土壤责任主体的认定,则要坚持污染者负担为基本原则,其他相关原则为补充。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农村面源污染、工业区城市污染以及矿区污染三个方面。究其原因,与甘肃省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而从制度的角度看,甘肃省土壤污染只是作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缺陷的一个缩影,有其必然性和特殊性。立足甘肃土壤污染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对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刻不容缓。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有效遏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的关键环节,是明确落实各方责任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公众土壤环境保护意识的现实需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环节,明确责任划分,处理好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加快建立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统领、以国家政策标准为导向、以部门规章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奠定生态环境安全基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发展、深化。不同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加之土壤污染监测也相对复杂等,人们对于土壤污染的认知相对较弱,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度被忽视。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国务院首次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于2014年7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报告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公报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公众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我国土壤的污染状况,加速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律的出台和实施进程。自然之友多次参与了环境治理的法律行动,承担起推动土壤污染类法律制度健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壤污染问题是农村环境问题的核心,有效的防治政策是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根本。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土壤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结合土壤污染防治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及现有的资金保障机制现状,从新的理论视角和制度设计出发,提出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应该实现从主要以个体赔偿为主的私人救济方式,到有效结合责任保险和补偿基金的社会化、多元化救济方式转变,通过构建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来真正落实土壤侵权损害赔偿与补救。  相似文献   

16.
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仕槐  郑仁宏  王应军  吴晓斌 《四川环境》2006,25(4):113-117,126
本文阐述了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特性的概念,研究土壤对污染物缓冲性的目的和意义、历史、现状和前景,为土壤污染与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继"治气"、"治水"之后,我国又打响"治土"攻坚战,彰显了党和政府治理环境突出问题的决心。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土壤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尽管我国已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等,初步掌握了我国土壤污染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加强土壤污染防控和管治,已成为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共同关注点。本文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对新时代土壤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编制框架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土壤环境规划思路、基本内容、编制步骤等问题的讨论,为新时代土壤环境规划的深入开展提出建议,包括:加快健全土壤环境规划的规范和标准,为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土壤环境规划的作用和地位,促进土壤环境规划与水、大气环境规划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法律法规,构建土壤环境规划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行动计划》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①水污染防治: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及关键支撑技术;流域(区域)水污染控制与工程示范等。②大气污染防治:包括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成因与污染损失评估;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工业废气治理技术等。③土壤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