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深埋长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是影响深埋长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将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和模糊层次评价相结合,建立深埋长隧道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首先对超前地质预报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体系,以该体系为指导对隧道进行地质预报,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地质信息。其次在地质预报基础上作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风险模糊层次评价,对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及整体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最后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建立的地质灾害风险预测体系进行了实践,得到里程段内发生涌水突泥、塌方、大变形及岩爆等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以及地质灾害整体综合评价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2.
根据隧道施工地质灾害成因与特性,对隧道施工地质灾害进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在建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对常见灾害中的塌方、涌水、突泥、瓦斯爆炸、岩爆等现象提出防治措施,旨在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掘进前方进行精确的地质预报是隧道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超前预报技术可归结为地质分析、物探技术和导坑(或)钻探揭露,其中物探技术主要包括TSP(隧道地震波法预报技术)、地质雷达和瑞利波探测技术,本文旨在归纳和总结各种技术的原理、使用条件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岩爆危险性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岩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施工地质灾害之一 ,它的发生对隧道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构成很大的威胁 ,对岩爆发生可能性及其程度的预测是这类隧道设计、施工及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依据隧道岩爆发生的条件 ,基于国内外隧道工程岩爆实例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建立了岩爆危险性预测的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突水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在岩溶山区施工的隧道工程,由于岩溶发育分布的复杂性造成对施工掌子面前方的岩溶分布状况难以准确判定,导致施工过程中岩溶突水突泥灾害发生,影响施工安全。笔者以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为例,应用岩溶水文地质基本理论,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循环条件以及区域地壳运动等岩溶形成发展的控制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隧址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途径;研讨了地层岩性分布规律和区域夷平面分布状况;分析了断层和褶皱等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从而对隧址区的岩溶分布规律有了深入认识,进一步考虑隧道高程和线路走向,评价了齐岳山隧道可能发生岩溶突水突泥等施工地质灾害的危险地段;明确了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超前探测和防灾的重点区段。  相似文献   

6.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出变化 ,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 ,其产生的后果损失及危害称作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即为人类活动为主要诱因的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矿山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及地方病等都属“建设性”破坏造成的人为性地质灾害。一、认识人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多方面 ,如突发性灾害有火山喷发、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瓦斯爆炸…… ;缓变性灾害有土壤强度侵蚀、地面沉降、荒漠化、岩漠化……。除了火山爆发、地震等灾害之外 ,其他突发性地质灾害 ,都可以造成人民…  相似文献   

7.
《江苏劳动保护》2008,(3):40-40
次生灾害,是指由原生灾害诱导出来的灾害。次生灾害多发生在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领域,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危害性大。 衍生灾害是指由于人们缺乏对原生灾害的了解,或受某些社会因素和心理影响等,造成的盲目避灾损失,以及人心浮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的灾害。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评估长大深埋隧道岩爆灾害风险,基于大量岩爆研究文献及待评估隧道的工程条件建立岩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单轴抗压强度、地应力、岩体完整性系数3个指标,并将岩爆风险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4个等级;根据围岩等级将待评估的五老峰隧道未开挖部分划分为4个区段,根据指标体系搜集各区段指标值,并将指标区间划分值与实际指标值归一化;基于重要性排序法和可拓综合评判确定未开挖区段的岩爆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区段1,3和4的岩爆风险为中度,后续施工中应予以监测;区段2的岩爆风险为高度,在后续施工中必须采取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9.
赵正蓉  韦秀燕 《安全》2009,30(1):13-15
建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是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有效办法。本文通过阐述建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的必要性,预警分级以及各预警级别的应对措施,技术和组织保证措施,从全面建立、组织和实施阐述了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的全过程,为隧道施工安全提供参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2014年9月4日,为深刻吸取今年以来隧道施工事故教训,深入分析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部署进一步强化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了隧道施工安全专题会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王德学主持会议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王德学指出,近几年来,隧道施工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2014年以来,涉及10人以上的险性隧道施工坍塌事故频繁发生,暴露出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类灾害严重;隧道建设规模快速扩大,管理力量严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pgis技术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处于特殊的地质构造部位,地质灾害分布广、类型多、频度高、强度大,特别是临近汛期,集中降雨诱发多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在对汛期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研究中,发现基于Map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是重要的防灾措施之一。根据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属性特征和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西部山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地质灾害发育规律,讨论了气象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并优化"α~β"建模理论方法,建立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判据,并且基于Mapgis技术开发出河南省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2004年汛期的初步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O-SVM模型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隧道水砂混合物突涌的预测防控是隧道安全建设的基础,准确预测水砂混合物突涌量,为工程提供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提高预测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PSO-SVM)的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综合考虑地质构造、气象条件、施工影响三类因素,选取七个因子,结合某公路隧道,利用PSO-SVM建立隧道水砂突涌量预测模型,并对该隧道水砂突涌量进行预测,结果与实际突涌量一致。证实综合粒子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优势的PSO-SVM方法预测精度高,且易于实现,为类似隧道工程突涌预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盾构隧道施工邻近桥梁安全评价,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工程实践,从地质水文条件、盾构施工参数、隧道工程条件、桥梁自身条件和组织管理风险5方面构建涵盖16个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分级标准,提出1套基于集对分析理论(SPA)的安全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各指标等级间的联系度隶属函数,基于G1-CRITIC法确定综合...  相似文献   

14.
修建山区铁路桥隧比高,地质条件复杂,合理处置隧道洞渣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对隧道洞渣环境危害类型的分析,总结提出洞渣环境危害的常规和快速检测方法。对不能综合利用的洞渣,根据其类型及环境危害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弃渣场进行堆置处理。特殊弃渣应根据其危害特性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以防止产生环境危害和污染。  相似文献   

15.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目标,提出预警指标集建立、预警指标筛选、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3步工作流程,建立水环境污染事故警情分级标准、评估方法与工作流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构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南京化工园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区域环境特征与可能的风险事故类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与阈值。该体系由事故类型、受影响人口数量、事故影响范围、受影响水体大小规模、事故影响地区类别、事故影响时间、事故排毒指数、水环境质量退化程度和水生生物受影响程度共9个指标组成。  相似文献   

17.
张可  姚斌 《火灾科学》2021,30(4):242-250
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引发了较多关注,但是针对特大断面公路隧道的研究仍然不足。以2种大断面及4种特大断面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选取额定流量35 L/min、额定压力10 MPa的高压细水雾喷头,选择4种喷头布置形式,考虑火源功率、位置、遮挡物等影响因素,以隧道顶棚达到耐火极限的临界温度和相邻车辆被引燃的临界热辐射强度为判据,利用FDS模拟软件分析得到适用于隧道的细水雾喷头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对于特大断面隧道,细水雾单排顶喷布置不能有效抑制30 MW的大货车火灾,应采用增加顶喷或侧喷喷头的布置形式,从而保护隧道结构安全,防止相邻车辆被引燃。  相似文献   

18.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有的施工项目。从总体上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比其它工程作业事故的发生率相对要高。本文分析辨识了隧道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