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田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和铅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附近农田中6种蔬菜和相应的根际土壤,测定了蔬菜(根系和茎叶)和根际土壤样品铅、镉、铜和锌含量和铅稳定同位素比率.结果表明,土壤受到铅、镉和锌污染,其中镉是最重要污染物;蔬菜根系和茎叶铅、镉、铜和锌含量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GB 15199-1994)和<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GB 13106-1991)中阈值相比.蔬菜中铅、镉和锌含量超标严重.铅稳定同位素比率表明.蔬菜的铅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土壤铅稳定同位索比率明显不同.因而土壤不是蔬菜富集铅的全部来源,大气可能是其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对尿样湿式消化,用双硫腙醋酸丁酯萃取,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的含量;摸索了用5%硝酸稀释、直接测定锌的含量;并分别作了尿镉、尿锌的回收率,精密度试验结果满意。对尿液消化前后做了稳定性试验,本文认为消化前放置10天是可行的。该法可用于科研和人群调查中镉,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成都地区发汞含量正常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汞及其化合物的使用极为广泛。并且无机汞在外界环境中可转化为有机市,通过生物浓缩,从食物链到达人体。汞是蓄积性毒物,发汞含量可反映近期人体内汞的吸收量,因此它可作为环境污染的指标。 本研究用硫酸—过锰酸钾—硝酸消化法和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于1975年对成都地区238例健康人进行发汞含量测定,确定成都地区发汞含量的正常值,为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极谱法对于矿石及金属的测定已应用很广.近年来随着极谱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土壤及水中铜镉、锌、铅的方法.本实验是在氨性底液中用示波极谱法同时连测铜、镉、锌. 实验部分 1.仪器试剂 JP—1A型示波极谱仪,用三电极及常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超声波萃取一原子吸收光谱简易、快速测定大气飘尘中铅、锌和铜的方法。大气飘尘采集在玻璃纤维滤膜上。取一部分飘尘滤膜在0.1N硝酸中经超声波振荡萃取,继而用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萃取液中金属含量。本法避免了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时待测元素的损失,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变异系数小于5%。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痕量锌的亚稳态能量转移发射光谱法(MTES),采用电热蒸发微量进样装置进样,考查了各实验参数对测定锌的影响,在波长为472.2nm处测定锌,检出限可达0.73ng/ml。对实际样品中锌的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电解锌冶炼废渣收集、转移、贮存与利用处置过程的环境管理是困扰铅锌冶炼行业的瓶颈问题之一.对典型电解锌冶炼各工艺段废渣及原矿中的重金属组成与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废渣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典型电解锌冶炼原矿中存在高含量的Zn、Pb等重金属元素,各工艺段废渣中Zn、Pb、Cd和M n等元素含量较...  相似文献   

8.
功能微生物对污染农田土壤中铅锌的溶出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试图寻找一类可以增加土壤中重金属铅、锌的可溶态的功能微生物,并研究该微生物在不同土壤含水率和不同投菌比条件下对铅、锌溶出作用的影响。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菌JK3,并发现当土壤含水率为35%,投菌比为0.15 mL/g土(菌液OD=1)时,土壤中铅和锌的可溶态增加量最多。其中,可溶态铅的含量由原来的0.49 mg/kg增加到了5.04 mg/kg,可溶态锌的含量由原来的2.23 mg/kg增加到了22.44mg/kg。该方法为后续用植物提取或化学淋洗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彻底去除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索氏提取-减量法、减量法和自行开发的高效抽提法,对一系列已知组成的含油污泥进行了油、水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抽提法在油、水含量的测定精度方面优于其他2种方法,对于不同组成的含油污泥,由其测定的油含量与含油污泥样品实际油含量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由其测定的水含量与含油污泥样品实际水含量的相对偏差均小于7%。在测定效率方面,高效抽提法也优于其他2种方法,40 min即可完成10 g油-水-固质量比为3:2:5含油污泥中油、水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索氏提取一减量法、减量法和自行开发的高效抽提法,对一系列已知组成的含油污泥进行了油、水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高效抽提法在油、水含量的测定精度方面优于其他2种方法,对于不同组成的含油污泥,由其测定的油含量与含油污泥样品实际油含量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由其测定的水含量与含油污泥样品实际水含量的相对偏差均小于7%。在测定效率方面,高效抽提法也优于其他2种方法,40min即可完成10g油一水一固质量比为3:2:5含油污泥中油、水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地质样品中Te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是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半导体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电气、玻璃陶瓷和医药等行业.同时,Te又是一种潜在的环境污染元素.Te在地壳中含量低而分散,寻找高灵敏度的地质样品中Te的检测分析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重铬酸钾容量法、碘量法、极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常见测Te方法灵敏度不够理想,操作步骤也较繁琐.评述了1995-2009年地质样品中Te的检测方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指出利用高能效的分离技术达到各形态的有效分离和利用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的元素特征检测器来达到超痕量形态的测定仍将是地质样品中Te分析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EDTA铵盐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废水,土壤、岩石等样品中的痕量锌,研究了样品基体对测定锌的影响,并探讨和考察了EDTA作为基体改进剂消除基体干扰的效果,选择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中锌含量为10 ̄35ng/g时,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 ̄3.9%,加标回收率为92.5% ̄104%。  相似文献   

13.
铜、锌是有益元素,但过多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铅、镉是有害元素,“骨痛病”就是镉中毒所引起的。据报道,农作物对镉等重金属有富集作用。为了合理地进行污水灌田,保护环境,客观评价农田的环境质量,测定粮食中铜、铅、镉、锌的背景值是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使用玻璃碳汞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铜、铅、镉、锌,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是粮食中通常铜与镉之比在100以上,当镉的含量小于50ppb 时,用普通极谱仪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铜,铅,锌,铬 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中铜、铅、锌、铬、锰的含量是很低的,一般为痕量级.目前大多采用高灵敏度的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由于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Si、Al、Fe、Ca、Mg、K、Na、Ti等,经化学分解后,大多进入待测试样溶液,试液中这些复杂的基体常常对原子吸收测定产生严重的干扰或基体效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消除基体的干扰,采用APDC/MIBK体系萃取法可有效地分离基体,消除干扰,能获得可靠准确的测定结果.尽管上述方法是可行的,但手续繁、时间费,尤其是还要接触到有毒性的有机溶剂,因此分析工作者一般不乐意采用.本文采用与土壤样品基体相匹配的、待测元素含量相接近的标准土壤样品,校准计算实际土壤样品中待测金属元素的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法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模拟氮磷废水中制备回收了一种鸟粪石负载硅藻土复合材料(MAP-D材料)用于土壤中锌的稳定。通过SEM-EDS、XRD和FTIR表征以及重金属各形态、土壤酸中和能力、土壤速效磷和酶活性测定等分析手段,探讨了MAP-D材料对土壤中锌的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AP-D材料主要成分为负载有鸟粪石的硅藻土,当投加10%的MAP-D材料,稳定8周后,土壤中锌的可交换态含量降低56.9%,残渣态增加50.5%,土壤酸中和能力提升1倍,并提升了被锌抑制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由此说明,MAP-D材料对土壤中的锌存在一定的稳定能力,进而实现废水中回收产品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6.
粮食作物中总铬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已被确认为致癌物,并能在人体内蓄积.铬在环境中的污染日趋严重,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粮食作物中铬的含量较少,一般在0.1ppm左右.对于微量铬的测定经常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比色法.粮食作物的消解,本文采用干灰法和湿消解法相结合的方法使试样快速分解,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选择性还原的原理,提出一种分别测定人发中甲基汞、无机汞和总汞的简易方法,并实际测定了50例没有职业性汞接触的工人和山区农民头发中的甲基汞,无机汞和总汞的含量水平。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一、测定方法 (一) 主要仪器 1.10毫升具塞比色管 2.CH7601型汞分析仪 (二) 主要试剂 1.百花牌洗衣粉;2.10当量氢氧化钠溶液(优级纯);3.2当量氢氧化钠溶  相似文献   

18.
水中氟含量的测定,以前采用蒸馏比色法,费时费事.新近发展起来的氟离子选择电极具有测量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以及容易实现连续自动测量等优点,已应用于各种水质分析.本文介绍采用氟离子电极作为指示电极,碘离子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用标准加入法快速测定天然水中氟含量的方法.测量一个样品只需要1-2分钟,在0.1  相似文献   

19.
前 言 酚类化合物是目前污染水体的主要有毒物质之一,也是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污染物质之一。在炼油厂污水中含有各种酚类化合物,它们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和环境的其它影响很不相同,因此只了解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是很不够的,必须对它的组成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用气相色谱法(氢焰离子化鉴定器)、水相直接进样测定水休中的酚和氯代酚;方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NaCNS是甲基托布津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为了解生产排放污水中CNS~-的残余量,我们利用了Fe~(3+)能与CNS~-生成血红色络合物这个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比色方法来进行测定。测定中,针对该污水有机物含量比较高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着重在样品预处理及发色酸度两个方面作了相应的试验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