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合成洗涤剂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引起水体中的 N、P 含量增加,从而引起藻类增加。藻类在没有异常增多的情况下,它在河流、湖泊中是水体生物自净作用的一部分,这时藻类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由于细菌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重新供给水中的氧气。  相似文献   

2.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3.
汞的光还原是影响水生系统汞迁移转化的重要过程.光还原产生的溶解性气态汞会通过水气界面向大气挥发.该过程可以减轻水体汞负荷,降低汞被甲基化的风险,对全球汞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水生系统中汞的光还原过程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是汞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科学家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研究,但许多结论与建议还存在争议,对其还原机制也还不清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水体汞光还原过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生系统中影响汞光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评述了水汞光还原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体汞光还原的研究焦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农田废弃物弃置水体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对油菜秸秆在水中的腐解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pH、DO、COD、氨氮、硝氮、总磷等水质指标来动态监测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DO含量初始为2mg/L,水体迅速转换为厌氧状态并保持稳定,35d后水体DO恢复至2~3 mg/L;水体中的COD含量在第3d达到最大值25mg/L,然后迅速下降,此后保持在15 mg/L左右;NH+4-N则在实验过程中缓慢增加,并在35d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即10mg/L,而NO_3~--N、NO_2~--N含量较低,NO_3~--N含量为0.13mg/L,NO_2~--N含量为0.02 mg/L,TP含量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油菜秸秆腐解的过程是厌氧腐解过程,此过程中各指标发生关联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增长,水体由黑臭逐渐变清澈,说明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平  杨娟 《四川环境》2019,(4):56-62
通过2014~2018年西溪河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西溪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河流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8年西溪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溪河来水受上游城镇影响水质较差,中游水体经过自净作用有所好转,下游城区段污染上升明显。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正>据王雪峰描述,把石墨烯基光催化膜铺放在水里,只要有可见光,他就可以帮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让水体恢复自净能力。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当下,我们应用最先进的石墨烯光催化膜技术,在治理黑臭水体、修复水生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上海暖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3):27-27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当过量营养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以致影响到鱼类等的生存。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从贫营养湖→营养湖→沼泽→陆地的演变过程极为缓慢;人类的活动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径流中的植物营养物质排入湖泊等水体后,将大大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水体富营养化后,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则叫做赤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目前研究最多的汞、铬、镉、铅和砷等重金属,详细分析了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价态变化、吸附与解吸附作用、吸附和共沉淀作用等动态过程;简要地阐述五种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害;重点讨论了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采取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生物修复技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修复技术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最值得推荐的一种无污染的绿色修复技术。本文阐述了矩阵生态工程系统技术按照仿生学原理和自然规律,依据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创造性地把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科学地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把水生态修复和生态生产相结合达到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同时产出财富和提供就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湖泊是地球上最生动和最美丽的景观,被誉为"地球上的眼睛"、"河流上的明珠".自然和人工湖泊占据了地球表面所有液体淡水的9 0%以上,是人类最容易利用的水体,也是世界自然和人类历史的重要宝库.湖泊是动态的水生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家园,保留着地球上大量独特的生物.它是内陆水系统极富变化的水体,一直激发着人类的情感、精神、智慧和灵感.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开采和燃烧过程中的硫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煤炭在开采和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硫污染物主要是酸性矿井水和二氧化硫,由煤炭燃烧造成的硫的干湿沉降以及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酸性矿井水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主要表现在造成土壤中可溶性硫酸盐的大幅度升高;引起土壤的pH值下降;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K、Na、Ca、Mg等产生淋失;活性铝溶出量增加;有毒重金属活化;抑制土壤酶的活性等方面。可以通过脱硫除尘、加强绿化、建立合理的工业布局、加入土壤改良剂等措施来减少硫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改善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总量控制是关键,是最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水体黑臭是城市水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不仅破坏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四川省广元市环保部门认为,黑臭水体整治不仅要治污,还要修复水生态环境。广元市有"治理黑臭水19条",治理成效显著。10月8日早上8点,广元市利州区上西街道办事处皇泽寺小区外,连接嘉陵江的沟渠韩家沟,一汪清水在缓缓地流淌,家住皇泽寺社区的居民韩陛环正在沟边跑步。而在去年,别说在沟边跑步,就连路过都要绕道走。这是广元落实《水十条》,治理黑臭水体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在对黄河上游水体及沿岸表层土壤、底泥中的砷进行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对水体中砷的来源、迁移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沿岸土壤中砷的含量偏高,水体中的砷来源于沿岸的土壤。  相似文献   

14.
黑臭水体是水环境受到严重有机污染产生的极端现象,近年来成为环境治理中的热点问题.以河北廊坊市为研究区,系统采样获取水体各项理化指标,结合同期过境Sentinel-2影像进行黑臭水体识别工作.选取黑臭水体光谱指数(BOI)为提取特征,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理论阈值,在过程中修正了实验样本与研究区客观情况之间的差异,通过K-S...  相似文献   

15.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大事。水则是所有生命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没有水便没有生命。人类活动更是时刻不能离开水,人对水的依赖仅次于对空气的依赖。所以,水是人类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之一。地下水体污染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能使地下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向坏的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某些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使水质变坏,会给饮用该水体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水生昆虫是各类淡水水体中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水生昆虫无论在种类或数量方面均在各类底栖动物中居首位。水生昆虫不仅是多种经济鱼类特别是底层鱼类如鲤、鲫、青鱼等的天然优良饵料,而且在水体环境保护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部分水生昆虫能摄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质,在加速水体内的物质循环、促进水体的自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环境水质系统监测及评价中,还可根据水生昆虫的种群结构、数量分布及其变动情况等资料来确定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流域保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保护概念起源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不过,这个概念从提出一直到这个世纪的前半世纪,水资源保护的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航运、防洪、灌溉以及供给饮用水。最近几年,美国许多州井始实施的流域保护方法是一种有效地保护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以及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策略,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许多单个水体或污染源控制这一层次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l、更为直接地把重点放在水体的生态目标以及水体的质量目标的实现上,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污染源控制上。2、管理决策不但考虑到传统…  相似文献   

18.
辽河流域产业众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域内水体受污严重,易形成劣质水体.借助微生物催化降解功能,能够在治理劣质水体过程中达到有效的生态修复效果,恢复水体自净功能,但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寒冷季节微生物受低温影响,处理水中污染物能力下降.由平水期到枯水期河水温度明显变化期间,通过对辽河流域某劣质水体断面使用微生...  相似文献   

19.
硝酸盐是我国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其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化学法、吸附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中因吸附法操作简便、设计简单,近年来各种吸附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在化学法中,纳米材料因其体积小、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在水体中硝酸盐的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吸附和纳米材料在水体中硝酸盐的去除中的研究现状,并对水体中的硝酸盐去除技术趋势做综述。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对金山湖的3个监测点位在2012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八号码头监测点全年呈现中营养状态;京口闸监测点在丰水期呈现中营养,在枯水期有轻度富营养状态出现;虹桥港监测点水体呈现"轻度富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的变化趋势。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虹桥港监测点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为控制金山湖水污染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氧、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是虹桥港监测点水体富营养的主导因子。因此,削减金山湖水体中磷营养盐和高锰酸盐,提高溶解氧含量是控制该监测点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