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污泥水中的悬浮固体和磷,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聚硫氯化铝(PACS)以及PAC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复配不同投加量对污泥水沉降性能和磷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AC和PACS混凝处理污泥水效果基本一致,会恶化污泥水沉降,且随PAC投药量的增加,污泥水SV30越大。PAC与aPAM复配混凝处理污泥水,也难以改善污泥水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铝盐混凝剂不适合同步去除污泥水悬浮固体和磷,建议先寻求其它混凝剂改善污泥水沉降再用铝盐除磷。  相似文献   

2.
电絮凝法去除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的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下水道未普及地区合并净化槽去除氮化合物是有效的,但除磷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找出合并净化槽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采用电化学絮凝法处理合并净化槽出水,实验测定了电流密度、极板间距、通电时间以及电极材料等主要参数对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磷的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采用铝板为电极材料时的最佳除磷条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通电时间三个作用参数均能影响除磷效果,对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磷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在实验范围内,得到以铝板为极板去除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磷的最优操作条件为:极板间距2cm,电流密度4mA/cm2,通电时间10min左右。并且根据反应动力学实验证明了电絮凝除磷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k=0.2103。因此,电絮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合并净化槽出水中的磷,并且具有实际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此两装置是由日本水道机工公司研制成功的。其原理是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用触媒过滤材料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使亚铁离子变成不溶性硫酸铁或磷酸铁被截留在滤床上而除去。用此装置比用絮凝沉降法除铁产生污泥量少,设备费可减少1/2,操作费减少2/3。用此装置比晶析法除磷,设备费减少1/2,操作费减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磁微滤膜法高效脱氮除磷技术的试验研究,对比研究了工艺流程1“微磁絮凝反应系统-磁微滤分离系统-Bio-O好氧池”与工艺流程2“Bio-O好氧池-微磁絮凝反应系统-磁微滤分离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考察生化工艺(Bio-O好氧池)的除磷能力,以及对物化工艺(磁微滤)加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微滤分离系统对总磷去除率平均为94%,Bio-O好氧池对氨氮的去除率>90%,硝化负荷最高可达0.33 kgNH3-N/m3/d。工艺流程2中,生化工艺在前,Bio-O的生物除磷作用不仅减少了后段磁微滤工艺的加药量,药剂投加量上可节约40%,还有利于提高磁微滤膜法整体工艺的稳定性,系统抗冲击负荷更高。综合考虑,工艺流程2更适用于污水脱氮除磷,在减少物化加药量的同时,可保证出水总磷及悬浮物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
磷的去除方法是以是否使用药剂法,即按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两种来区别。物理化学方法,以往是在下水或二级处理水中添加硫酸铝、氯化亚铁等金属盐,这就是通常的金属盐和磷反应后再去除的凝聚沉淀法。而最近流行方法是晶析(接触)脱磷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这种所谓晶析法的研究,已达到实用化阶段。由(结晶)晶析法形成脱磷,是使下水或二级处理水中PO_4~(3-)和Ca~(2 )因水氧化离子反应生成钙羧。它的反应式以10Ca~(2 ) 2OH~- 6PO_4~(3-)→Ca_(10)(OH)_2(PO_4)_6↓来表示。当钙处于过饱和状态,pH增高时,即会有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型除磷材料(钠微米高纯复合铁)替代传统的铝盐、铁盐,在采用AAO工艺的牧屿污水处理厂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除磷材料具有药剂投加量少、高效、缓释、无腐蚀性、不影响出水色度与pH、有助于改善污泥沉降性能等优点,与传统除磷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于进水总磷浓度高污水处理厂的同步生化除磷需求。  相似文献   

7.
荆马河主要接纳徐州市北区工业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全长约11.5公里,河宽10~20米,水深1米左右,流域集水面积甚小,约28平方公里,除大气降水外,无其它清洁水补给。由于荆马河水 BOD_5与 COD_(cr)的比值小于30%,不宜采用生化法处理,所以本实验主要研究荆马河水絮凝沉降的效果。一、实验设计利用烧杯实验选择絮凝剂,确定最佳用量;利用有机玻璃沉降柱进行荆马河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确定所需澄清池的有效设计参  相似文献   

8.
聚合氯化铝去除污泥水中磷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比聚合氯化铝(PAC)对浓缩脱水污泥水及其上清液除磷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污泥水上清液PAC除磷过程中Al/P摩尔比、pH和搅拌转速(MS)对除磷效果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并探讨了PAC除磷动力学.结果表明,PAC直接对污泥水混凝除磷会恶化其沉降性能,且除磷效率不高.RSM优化得到的上清液除磷最优工艺条件为:Al/P摩尔比为2.49,pH为8.3,MS为398 r·min-1,除磷效率为97.8%,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操作模式行之有效.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PAC对污泥水的除磷过程分为化学沉淀与絮凝体快速吸附除磷和二级动力学沉淀除磷两阶段.  相似文献   

9.
以前,在处理净化含EDTA、甲醛、铜等的电镀废水时,是在废水中加入铁盐、铝盐,然后添加NaOH使之pH调整为7~9后,再添加高分子凝聚剂使之生成沉淀,除去沉淀物而达到除去有机污染物之目的。但这种方法存在处理不充分,如处理水中COD仍高达1000ppm、效果不佳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法可用于去除尾水中的磷。利用单质铁片为阳极,以将尾水中的磷降低至0.05 mg/L为目标,该文应用人工配制尾水研究了影响电化学法除磷效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亚铁、温度、pH、Ca2+、NH4+和COD等)。研究结果发现:絮凝物中含有适量的亚铁可以提高磷的去除率;反应温度为10~20℃时,除磷效率最好;絮凝物老化时中性pH有利于磷的吸附;Ca2+的存在能促进电化学除磷效果,当浓度在40~65 mg/L时,很容易将0.50 mg/L降至预定目标0.05 mg/L;而当尾水中含有大量NH4+和COD,则不利于磷的去除,除非增加电解铁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铁、铝极板电絮凝法处理实验室模拟含磷废水,探究了通电电压、极板间距、通电时间及初始p H等主要参数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电电压、极板间距、通电时间及初始p H均能影响除磷效果,铝、铁电极对磷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6.8%、99.5%。在试验条件下,得到以铝板为极板去除废水中磷的最优操作条件为:极板间距2.5cm,通电电压为25V,通电时间25min左右,初始溶液p H为7.0。并且根据反应动力学试验证明了铁、铝极板电絮凝除磷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k=0.015506,k=0.02309。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以石灰法生产氯仿排出的废水,先用水解法将废水中的氯仿完全转化为易被生物降解的甲酸根离子,然后加适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进行絮凝沉淀,除去悬浮固体,最后将废水适当调节后进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化-物化-再生化的废水处理优化工艺,研究了利用生产产生的废碳、废酸水为原料对IC厌氧生化出水进行铁炭微电解与Fenton法组合深度处理,净化絮凝沉淀除去反应产生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COD去除率提高56%;进行好氧污泥耐盐驯化,COD去除率进一步提高15%。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比,选定铁炭比为1:1,停留时间为30 min,双氧水投加量为0.2 mL/L,壳聚糖为助凝剂,最终使废水中COD由12 000 mg/L降到50 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9.5%以上。经过生产试运行,出水COD稳定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COD≤50 mg/L,该优化工艺于2011年12月8日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4.
聚合硫酸铁和钙盐除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研究了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PFS)去除氟的最佳反应pH值、最佳振荡时间、投加量,以及钙盐(CaCl2)与聚合硫酸铁联合投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独投加聚合硫酸铁絮凝沉降法除氟时,pH值为5.5~6.5,有利于氟的吸附,最佳振荡时间为120 min;先投加氯化钙后投加聚合硫酸铁的方法除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嗜盐菌与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盐菌指在高盐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它主要生长在盐湖、盐场等浓缩海水中,以及腌鱼、盐兽皮等盐制品上。本文简要介绍了嗜盐菌的分类、形态特征和嗜盐机理。国内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工艺研究了高盐度废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研究得出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盐度对生物处理系统有机物去除率和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在污泥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相、优势菌种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总结了嗜盐菌在高盐度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聚合氯化铝(PAC)在不同水质的污水中的除磷等效果。实验通过对初沉进水和经过生化曝气处理的A/O水用聚合氯化铝(PAC)进行化学除磷,了解了在不同水质的污水中TP的去除效果,并对去除SS,对体系p H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以PAC混凝剂进行化学除磷作为生化除磷的辅助处理可以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总磷浓度可以控制在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低负荷运行对城市污水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国内较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转的状态,进行了现场生产性与静态模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低负荷运行是导致生物除磷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长期低负荷运行使聚磷菌微生物细胞内储存物质(PHB、Glycogen、poly-P等)含量下降,使生物除磷能力丧失。为了保证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的除磷效率,可通过调节生化反应容积、控制好氧区的曝气等手段,使处理系统的负荷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混凝剂投加量及pH值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分析水样混凝前后不同形态P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铁盐混凝剂(氯化铁)和铝盐混凝剂(高效聚铝)的最佳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7 mg/L和8 mg/L,经混凝处理后,水样中TP残留浓度均低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TP)≤0.5 mg/L)。通过对尾水中P的不同形态的分析,尾水中溶解性总磷(TSP,主要为溶解性正磷酸盐(SRP))通过沉析作用得到有效去除,铝盐混凝剂对颗粒态磷(PP)及其他P的絮凝作用较为明显,除磷效果较铁盐混凝剂稳定、易控。  相似文献   

19.
含高氟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利用络合原理复配的高效除氟剂—改性聚铁 ,结合传统的钙盐沉降法工艺处理高氟废水的测验。在实验条件下 ,氟与改性聚铁 ,氯化钙形成多元络合物复合盐 ,然后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废水中氟浓度下降至 1 0 /mg· L- 1 以下 ,排放废水含氟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张恩靖  马玲 《环境科技》1995,8(1):41-45
含磷含氮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传统工艺都采用加药、充气、絮凝、沉淀法。此法不仅工艺复杂,投资费用高,而且因加药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为此国内外十多年来积极开展生化法处理含磷含氮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其中美国“巴顿夫(B*DENP*o)法”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巴顿夫工艺”于1972年在实验室采用四级生化处理系统试验成功,以后又在实际治理工程中加以完善。该工艺四级标准处理模式见图1。巴顿夫工艺不用化学药品,仅靠生化法可提供高标准的除磷除氮效率,而且可使处理后排出液的BOD。降的很低。在巴顿夫流程中硝化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