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系统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中的核心工艺环节,其运行效率及运行安全性直接影响污泥处理效果。结合北部污水处理厂消化池的运行管理及大修工作,总结经验,为消化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厂运行过程中碳排放的主要产生源之一。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方法学原则,构建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及碳汇的核算方法,并以某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为例,计算其典型工艺下运行的碳排放量,分析其碳排放特征并提出减排建议。结果表明:深度脱水和填埋是污泥处理处置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消化温度维持和干化工艺,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污泥土地利用具有低碳排放效应特征,是污泥处理处置低碳发展的优选模式。  相似文献   

3.
蚯蚓作为化工和化纤废水生化剩余污泥处理的重要内容,若想保障剩余污泥得到充分处理,必须要在经过实验探究明确其操作的可能性。本文以现阶段工业运行情况为基础,结合今年来化工和化纤废水生化剩余污泥处理特点,明确新时代发展对工业运行提出的要求,分析如何用蚯蚓处理化工、化纤废水生化剩余污泥,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污泥转移的SBR工艺污泥沉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有污泥转移功能的SBR工艺是利用SBR工艺的间歇运行特性,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在并联运行的SBR间实现活性污泥的转移,使各SBR反应器中反应阶段污泥量增加,沉淀撇水阶段减少,从而提高系统除污效能和处理能力。以某低浓度城市污水为水源,进行了中试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污泥转移量下系统中污泥的沉降界面、污泥指数等关系,考察了污泥转移对SBR处理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可改善污泥沉降性能,30%的污泥回流比下反应器中污泥的SVI值由无污泥转移时的140降低为93左右;采用30%的污泥回流比进行污泥转移可将传统SBR工艺处理能力提高近1/2。  相似文献   

5.
观澜污水处理厂投产后污泥处理系统运行一直不稳定,经常出现未能及时调整参数,引致污泥加药量忽高忽低、出泥含水率波动大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污泥处理工艺的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对污泥浓缩机和脱水机实施变频调节,改造后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污泥系统运行的品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并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运行费用,主要在于能耗。国内曾有过城市污水厂建成后,由于电费负担问题而不能运行的例子。在保证一定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运行能耗,对于在我国逐步普及城市污水的生物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带有污泥厌氧消化的污水处理厂中,能耗的节省,可从三方面进行研究:(1)改进生物处理工艺,提高污泥负荷,以降低氧化有机物的曝气能耗;(2)降低污泥处理能耗;(3)充分回收利用污泥厌氧消化所产沼气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污泥干化焚烧是大中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为例,由于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细沙,在脱水污泥与流化床换热器内盘管进行热交换和干化过程中,污泥不可避免地对换热器盘管产生摩擦,如何减小污泥干化过程中对换热器的磨损,延长流化床干燥器使用寿命和提高污泥干化处理能力是国内流化床干化污泥工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长期对流化床运行工艺的理解和现场观测,从不同方面提出延长干燥器使用周期的方法和方案,有助于国内相似设备在运行中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常温下研究利用EGSB反应器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的启动运行。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是影响EGSB反应器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水力负荷在0.8~3 m/h,进水COD浓度在2500~7500 mg/L的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在80%以上;运行时反应器内的污泥负荷稳定在0.4 kgCOD/(kgSS·d)左右,通过提高水力负荷,有利于污泥的生长;污泥经过启动驯化后能够适应EGSB反应器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兴山县污水处理厂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城镇污水,水厂自运行以来存在水量处理不足、运行费用过高、污泥污染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该水厂的现状,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水厂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优化方案,可为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及运行成本较高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优化及污泥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友谊 《环境工程》2012,30(4):83-86
通过对厦门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情况的分析,结合厦门市城市污泥处置方式的适应性分析,针对厦门岛内、岛外特点,提出适合厦门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为今后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项目建设、运行监管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屠宰废水和大豆蛋白废水的性质特征、处理工艺和运行效果。利用UASB池,研究了油对厌氧污泥的影响及其去除。运行表明:混和处理,油的比例比屠宰废水小70%~85%,利于降低油脂、蛋白质的影响,均衡厌氧池基质类型,促进了颗粒污泥培养,保证UASB池稳定运行;尽快从间歇进水变为连续运行,利于基质和污泥的混和,防止油和脂肪酸的积累,避免污泥流失;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相比,絮状污泥的流失率相当于颗粒污泥的4.5~7.0倍,油脂更容易造成絮状污泥流失。  相似文献   

12.
产业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湿污泥年产量将达2000余万吨。我国存在着重废水处理、轻污泥处理的倾向。国内目前运行的污水处理厂90%以上的污泥没有真正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大量未经稳定处理的污泥没有正常出路,不但成为污水处理厂的沉重负担,而且污泥的任意排放和堆放对周围环境又造成新的污染。污泥的处理处置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3.
污泥固化/稳定化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固化/稳定化技术能够解决污泥处理处置中的难题,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但是目前对于固化/稳定化处理设备以及运行工艺方面缺少研究,对现场处理后的效果也缺少相应的评价。结合苏州甪直污水处理厂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现场中试试验的需要,研制了一套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设备,采用自主研发的固化/稳定化材料开展了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的现场试验。现场研究的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设备及工艺能够满足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的要求,处理后的污泥能够进入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姜堰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对CASS工艺中污泥负荷对COD和NH3-N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试验通过运行工况和进水水质的改变,以积累大量的试验运行数据和实际处理效果,探讨污泥负荷对去除率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污泥负荷。实验研究表明,选用适宜的污泥负荷有利于提高COD和NH3-N的去除率,同时有利于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量的污水处理厂不断建成投入运行,随之而来的城市污泥产量越来越大,对污泥的处理问题显得非常紧迫.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要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常规污泥处置目标和常规污泥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处理的方式、污泥焚烧的方法、污泥土地利用的措施.同时对上海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污泥干化后进行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处理是污泥最终处置较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污泥运输可为污泥处理处置其他环节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保障。在污泥运输的众多方式中,管道输送污泥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输送污泥具有密闭、安全和高效等特点,成为污泥运输行业研究的焦点。在设计污泥管道输送系统时,计算运送污泥所需的管道压力尤为重要,但是管道压力的计算容易受到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温度、含水率、pH值及剪切速率等参数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含水率>90%的污泥与含水率在60%~90%的污泥管道输送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污泥管道输送的能耗与成本,管道输送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输送;并指出通过改进污泥在管道内的输送方式、改善污泥的流动特性等措施来提高污泥管道输送效率及降低管道输送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污泥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污泥沉降比在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图1臭氧减量污泥实例流入下水曝气池参照系曝气池减量系→→沉淀池剩余污泥贮槽↑→排放水臭氧处理设备↓←↑↓↓↓格栅分配槽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根本途径就是把水中的有机物最终以污泥的形式从水中分离出去,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然而,即使圆满地达到了这一步,也还未完成整个处理过程,接下去的污泥处理,依然是水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处理不慎,极易引起二次污染甚而使整个系统运行变得毫无意义。目前,工程人员普遍面临两大问题:①污泥处理配套技术不完善,设备性能差,凝聚剂效果不显著、不稳定;②污泥处理运行…  相似文献   

19.
UASB反应器处理酒精废液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中温(35±1℃)UASB反应器处理酒精废液,通过启动、运行,成功地培养出了颗粒污泥,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试验在运行的不同时间对反应器污泥中不同营养类群细菌进行了分类计数;分析了颗粒污泥形成中细菌数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颗粒污泥的表面情况。  相似文献   

20.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机械脱水滤液进行了循环利用研究.将滤液与剩余污泥(mlss≤13000mg/l)按1比4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加入到沉淀器中进行重力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加快污泥的沉淀速度,增大浓缩污泥的浓度;生产运行数据分析显示:污泥脱水滤液与剩余污泥混合液进入浓缩池后,上清液更加清澈,污泥的固体负荷率显著提高,这既可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亦可减少污泥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为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优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