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固-液旋流工艺处理油田集输泵站含油泥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增强 《化工环保》2005,25(5):386-389
采用固-液旋流工艺处理集输泵站含油泥砂。研究了旋流处理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悬浮液性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当温度为43℃、溢流流量为12.6m,/h、泵压为0.295MPa、进料中油质量分数大于17%时,油去除率可达到98%,油质量分数控制在0.45%以内,达到排放标准。实验表明,二次旋流的效果优于一次旋流效果。该工艺同时回收了含油泥砂中的油,利于油田泵站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的油泥分离剂通过热化学分离法处理聚驱油田现场产生的含聚油泥。采用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剂泥比2.0 m 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50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原油回收率为92.08%。利用支持向量机运算法(SVM)建立模型,分析了各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得出优化后的含聚油泥处理工艺参数为:剂泥比2.5 m 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4 min,搅拌转速530 r/min,理论上的最高原油回收率为94.76%。对于模型优选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5组验证实验,平均原油回收率达94.50%。采用优选工艺参数处理3种不同来源的含聚油泥,原油回收率均高于90%。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辅助破乳法对安庆石化罐底油泥进行脱水处理,进而回收原油。考察了超声功率、水浴温度、超声时间、破乳剂加入量对油泥脱水率和原油回收率的影响。采用显微镜对处理前后的油泥内部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28 k Hz、超声功率70 W、水浴温度70℃、超声时间15 min、破乳剂加入量50μg/g的最佳超声波辅助破乳条件下,油泥脱水率和原油回收率分别为92.3%和98.5%,比没有超声波辅助的传统破乳法分别提高了25.7百分点和12.3百分点。表征结果显示,经超声波辅助破乳处理后,水滴的粒径和数量均明显减少,说明超声波辐射可有效地改善油泥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涉及一种碳酸锶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过程为:废水用质量分数为25%~50%的H2O2溶液与质量分数为0.01%~5.00%的市售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水溶液澄清、再用质量分数为25%~50%的H2O2溶液脱硫、然后加入锰的彰和铁的氧化物分解。采用该发明的碳酸锶生产废水处理方法,出水中杂质含量少,可循环利用于碳酸锶生产过程的硫化锶浸取工段,对产品碳酸锶质量的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5.
从稠油罐底泥中回收矿物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回收稠油罐底泥(简称油泥)中的矿物油并提高油泥焚烧系统的处理能力,分析了辽河油泥的特点,对比传统油泥处理方法的优劣,提出了溶剂萃取-离心分离-稠油热废水洗涤-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矿物油的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92.07%的矿物油和56.85%的热能;残渣中矿物油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2.00%,热值大于等于5000kJ/kg,不需添加辅助燃料即可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8,28(5)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烟气脱硫石膏制备形貌可控的α-半水石膏的方法。其步骤为:(1)按烟气脱硫石膏与水固液质量比为1:(4~10)的比例制成水性浆液,加入媒晶剂(为水性浆液质量的5%~21%),搅拌,加热至80~95℃,用无机酸将浆液pH调至1.0~5.5;(2)加入结晶习性改良剂和稳定剂,加热至100~107℃,回流4~12h,完成转晶;(3)趁热过滤,固体用50~100℃的热水洗涤、60~120℃干燥后,即得形貌可控的α-半水石膏。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即可减少天然原材料的开发,又可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的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水中添加苯醚甲环唑的含量为0.005~0.5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7.9%~10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7%;土壤中添加苯醚甲环唑的含量为0.005~0.5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5.7%~10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5%。将该法用于水和土壤残留实验,土壤试样在拖药后10~88d进行采样分析,其残留消解动态回归方程为y=0.8803e^-0.0122x,相关系数为-0.915,消解半衰期为56.8d;水试样在施药后0~21d进行采样分析,其残留消解动态回归方程为y=0.2624e^-0.2539x,相关系数为-0.899,消解半衰期为2.7d。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8,28(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制备方法。由水泥、石渣粉、聚苯乙烯颗粒、增黏剂、水为原料制成,其各成分配制质量比为水泥:石渣粉:聚苯乙烯颗粒:增黏剂:水=1:(6~9):(0.005~0.05):(0.01~0.02):(0.35~0.5);经搅拌、成型、静置1d后,再经养护后制得空心砌块。该砌块中含有适量的聚苯乙烯颗粒,砌块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降至0.5W/(m^2·K)左右,  相似文献   

9.
脲硫酸复肥新工艺减少氟逸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脲硫酸代替硫酸分解磷矿生产复合肥,研究了反应温度、磷矿粉细度、搅拌强度、酸解剂配比(尿素与硫酸、水的摩尔比)对磷矿转化率和气相氟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解剂配比是影响氟逸出率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尿素的加入使氟逸出率较传统酸解磷矿减少75%以上。在酸解剂配比3.6:1:1、反应温度85℃、搅拌强度400r/min、磷矿粉细度120~150目条件下,磷矿初期分解率可达90%以上,气相氟逸出率可降至3%左右,固相氟含量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固相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媛  周敏  马明广  吴应琴  陈慧 《化工环保》2006,26(6):525-527
采用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和反相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条件和测定方法。利用正交实验对影响萃取回收率的4个主要因素(洗脱剂组成、洗脱剂加入量、洗脱速率及清洗剂组成)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固相萃取的最佳条件:洗脱剂组成为V(甲醇):V(乙醚)=3:17,洗脱剂加入量为6mL,洗脱速率为1.0mL/min,清洗剂组成为V(甲醇):V(水)=1:9。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回收率在75.1%~111.3%之间。在优化条件下,色谱峰面积与3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5),DMP,DEP,DBP的检出限分别为0.24,0.51,0.12μg/L。DEP,DBP,DMP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1%,103.8%,95.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6%,1.20%,2.10%。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酸化、萃取、反萃、除氟、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氟苯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工艺条件为:以硫酸为酸化剂,pH小于等于1;萃取温度10~25℃,搅拌时间大于4min,油水比(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0;反萃碱油比(NaOH溶液体积与油相体积比)1:3,NaOH质量分数10%;除氟时先加入2倍理论计算量的氯化钙、后加入氧化钙调pH至7~8;电催化氧化时粒子群电催化反应器槽电流2.0~2.5A,停留时间40~60min。处理后废水的COD、苯酚、F^-、石油类去除率分别高于99.3%,99.9%,99.8%,99.9%,苯酚回收率高于93.5%;出水COD、苯酚、F^-、石油类的浓度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树脂吸附法处理对氨基苯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自制的NDA-99特种复合功能树脂处理对氨基苯酚(PAP)生产废水,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吸附和脱附效果的影响。小试实验结果得出的工艺条件为:吸附流量2.0BV/h,吸附温度15℃,单柱吸附量10BV;脱附剂为2BV盐酸(质量分数1.5%)+2BV水。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工艺条件下,NDA-99树脂处理PAP废水的吸附性能和脱附性能稳定,平均COD去除率约为93%,平均PAP脱附率达98%。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钙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出一种过氧化钙常温合成新工艺。在氯化铵与过氧化氢质量比为10/130、采用稳定剂ⅠA和稳定剂ⅡB的条件下,使氢氧化钙与过氧化氢反应合成过氧化钙,其收率为35.9%,纯度为72.3%。用制得的过氧化钙去除机械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在室温、过氧化钙用量0.1%~0.2%、处理时间30min、处理过程中不调整pH的条件下,含锰35.58μg/mL、铜67μg/mL、锌31.3μg/mL、铬43.56μg/mL(均为质量浓度)的废水经一次处理后,锰、铜、锌浓度和pH均达到国家一级水排放标准,铬的一次去除率达到39%以上。  相似文献   

14.
共基质和无机盐对原油降解菌株降解原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原油降解菌X3,对原油的降解率达72.6%,经鉴定X3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domonas)。利用生物摇床对X3菌株降解原油的实验发现,共代谢基质α-乳糖对X3菌株降解原油有促进作用,可使原油降解率提高到80.3%;而葡萄糖和蔗糖对X3菌株降解原油有抑制作用。Fe2+对X3菌株的降解原油也有促进作用,在α-乳糖和Fe2+的共同作用下,X3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可达82.3%;K+和Mg2+对X3菌株降解原油则有抑制作用。在FeSO4质量浓度为0.2~0.3mg/L时,X3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最高,FeSO4质量浓度继续增加,X3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日本 Ishikawajima- Harima重工业公司开发出一种超临界法 ,可将城市垃圾中的有机组分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利用这种方法可在现场对废物进行处理。利用挤压和过筛将塑料、纸等有机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 ,将其研磨成 1 mm以下的颗粒。将研碎后的垃圾与水混合 ,放入反应器 ,使其在 30 0℃和1 0 0 bar条件下液化。然后 ,将压力减小至 1 0 bar并通入空气 ,使垃圾在 1 70~ 2 0 0℃条件下进行空气氧化分解。处理能力为 1 t/d的处理装置的投资为 50万~90万美元 ,运转费用约为 1 0万美元 /a,5~ 6 a可收回投资。超临界法处理有机垃圾@陈殿英…  相似文献   

16.
日本曹达公司发表开发成功用钠分解法无害化处理多氯联苯 ( PCB)技术。与焚烧法不同 ,该技术可用低温处理 PCB,不必担心有二恶英等有害物质产生。该技术可将初始质量分数为 1 0 %的 PCB分解处理至十亿分之一以下。该技术可使高浓度的 PCB在反应器内实现无害化处理。氯原子去除后留下的固态粉末状联苯 ,可作为固体燃料成形剂等再利用。钠分解法无害化处理PCB  相似文献   

17.
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生产碱式碳酸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利用含铜蚀刻废液生产碱式碳酸铜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以碳酸钠作蚀刻废液的除杂剂,对其进行除杂前处理,控制反应液的pH为3.5~4.0、反应液中碳酸钠的浓度为0.02~0.03mol/L。可除去其中大部分杂质。用碳酸钠与含铜溶液中的铜进行合成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pH为8~9、碳酸钠和含铜溶液中铜的浓度均为1mol/L,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此产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6%,产品质量优于木材防腐用碱式碳酸铜国内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8.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显影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对预处理后的显影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MLSS和DO对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文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温度15~30℃、停留时间10—15h、曝气量4~10m^3/h的条件下,系统稳定后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COD去除率为85%~92%,Cu^2+去除率为90%~98%;生物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对Cu^2+的去除起主要作用,使出水中Cu^2+质量浓度维持在0.5mg/L以下;考虑到废水处理效果和能耗两方面的因素,MLSS宜控制在6000mg/L左石,DO应控制存1.5~2.5mg/L。  相似文献   

19.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中腐殖酸回收利用的综合治理方法。将垃圾渗滤液粗滤、去除杂质后用酸调节pH至1.0~5.5;然后按垃圾渗滤液体积的0.01%~0.06%加入絮凝剂,快速搅拌均匀并沉降20~80min;经沉淀、分离后得到腐殖酸,其上层清液用吸附剂吸附过滤后pH为6~8;处理后的上层清液回灌人垃圾填埋场或经高级氧化技术处理达标后排放。  相似文献   

20.
毕琴  徐雨芳  赵玉明 《化工环保》2012,32(4):347-352
高含水油泥主要来自于页岩气田、油气田和炼厂的污水处理场(站),含水率一般高达90%以上,成分复杂、乳化严重,是性质稳定的多相体系。破胶脱稳是高含水油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的前提,也是减量化的瓶颈,其核心是调质脱稳用剂的优选。介绍了高含水油泥的性质及调质脱稳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用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总结了助滤剂、氧化剂、电解质、破乳剂、絮凝剂和微乳化剂等常用药剂的调质机理、适应范围、研究实例和优缺点,并提出了调质脱稳用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