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乌江流域环境结构特征,流域环境治理的调控,流域经济发展制约因子及解决途径,流域的发展与主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扼要探讨,提出了有关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的科学意见。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提出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山东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试论改善发展的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中国国情,从经济发展的目标、边界、途径等方面论述了改善发展质量的基本内涵,提出经济发展应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为目标,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和资源的承载力相适应,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发展质量的根本途径,同时须不断改善经济的内部结构,走资源节。  相似文献   

4.
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活动与政府环保目标的关系及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中的博弈环节等,提出了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库区经济发展是三峡工程移民能否长治久安的核心问题。三峡湖北库区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的特殊位置,其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峡工程,抓住四大机遇,开发当好资源,妥善安置移民,促进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分三阶段实施,提出了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政策矩阵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对已有的环境政策手段进行重新评估。由世界银行提出的环境政策矩阵则是进行这种评估的成功之举。本文利用政策矩阵这一模式探讨了我国环境政策手段的构成与特点,并进而提出了创新我国环境政策手段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江西山江湖综合开发治理经验,分析了江西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8.
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环境公平概念自然成为其题中之义,并成为其“中心问题”,即居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地位;之后又出现了环境效率概念。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环境公平、环境效率的概念,并对环境公平居于可持续发展中心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成本内部化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本文首先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严重缺陷。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战略环境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及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在回顾和评述战略评价(SEA)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实践的角度,对SEA方法学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SEA方法学研究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西部开发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剖析了该战略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特征,指出了开展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政策环评所需要的度量指标,以及面向生态的政策环评工作原则和技术程序,探讨了西部开发政策环境影响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CGE模型的发展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CGE模型在环境与经济政策分析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拓展 ,环境CGE模型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走向深入。本文在简要介绍CGE模型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征之基础上 ,对环境CGE模型的发展、类别、特征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与沿海经济带共同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字形宏观格局,是全国经济联系的中心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率先实施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上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得到了超常规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繁荣,而作为我国另一条发展主轴线的长江沿岸地区,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提出则相对较晚。通过对长江经济带的时空分析,选择1992~2010年作为时间序列,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空间序列,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在概括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异的变化过程,以期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线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城市间环境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环境公平性包括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及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为表征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构造并计算了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各地环境压力指数。为表征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构造了环境基尼系数与绿色贡献系数。根据2004年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污染排放数据(COD与SO2排放量),计算了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环境压力与基于GDP的COD与SO2环境基尼系数与各地的绿色贡献系数。借助分层聚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公平性上讲,上海面临的环境压力最高,江苏省城市较浙江省高;(2)从基于经济产出的环境公平性上讲,长三角地区基于GDP的COD、SO2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17与013,相较全国,长三角实现了更高发展水平上的均衡;(3)在长三角内部比较,镇江、泰州等部分城市COD、SO2排放的生态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最后指出:在区域层面上合理分布区域环境压力,在比较中提高各地生态效率是推动长三角环境保护发展、促进长三角环境保护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产生过程的比较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学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中的共同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指出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环境安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生产规模的扩大,环境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掠夺式的原料进口、污染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处理好经济全球化、发展与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从国际经济交往和环境合作中寻求机遇,从发展中维护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产业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仅需要加大知识资本的动作 ,增强科技产业的投入 ,而且需要通过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形成一种新的竞争战略资源和发展格局。本文认为 :①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增长战略来说 ,科技产业发展对于GDP的贡献率 ,以及在制造业中的主体比重 ,将必然纳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新经济增长体系。②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科技产业竞争 ,实质上是稀缺资源和存量结构调整的战略竞争。在这一竞争发展的过程中 ,显性竞争表现在科技产业在市场领域的竞争 ,隐性竞争则表现在人才竞争、科技创新竞争以及科技产业化竞争。③进入 2 1世纪 ,面向全球化竞争 ,各国在维护国家利益 ,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等方面 ,将会逐渐扩大为影响全球性竞争。为调动国内竞争资源和力量 ,协调发展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前期湖南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我国中部农业精华地带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导向和原有基础等多重影响,形成了传统农业发达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21世纪前期,为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区域经济质量的提升,追赶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湖南提出了工业化带动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现阶段国内外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在科技发展、资源结构和区域经济实力等方面存在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较大的差异,湖南的工业化必须在对原有传统工业化战略有所扬弃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战略。战略的基本点表现为:(1)将优势传统农业产业进行工业化改造,实现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2)打破城乡户籍隔离体制,依托城镇化的率先突破,带动工业化发展;(3)高度警觉工业化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分类推进,实现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战略。  相似文献   

19.
江苏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能值分析将自然资本的价值纳入人类社会环境经济系统评价范畴,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衡量自然资本服务价值对经济过程的影响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主要能值指标的分析,得出江苏环境经济系统近20年来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并从能值分析角度提出实施江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经济发展主要靠市场,社会发展主要靠政策”的总体调控模式,强调了建立国家级十大调控体系和具体指标体系的必要性,阐述了社会发展战略的立足点,发展观念的转变及发展模式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