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烷酸钠是导致炼油废水不能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文章采用絮凝磁分离技术处理环烷酸钠废水,研究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并对实际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去除炼油废水中的CODcr。  相似文献   

2.
将含对氯苯甲醛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酸化处理后,与其他低浓度工业废水混合。经预处理后的废水再进行微电解反应和生化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COD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炼油厂环烷酸废水含有高浓度的SO_4是影响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作者采用多种方法对厌氧处理中SO_4~-的毒性控制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其方法有:物化法,提高COD/SO_4~-比值法,投加FeSO_4法,铁屑反应法。获得了含高浓度SO_4~-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SO_4毒性的有效控制对策,即采用铁屑反应作为厌氧生物处理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4.
水解酸化法预处理青霉素、土霉素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华北制药厂排放的抗生素废水为例 ,采用单一水解酸化法和絮凝加水解酸化法两套工艺对青霉素、土霉素废水进行预处理 ,发现水解酸化法预处理该废水COD去除率在 3 0 %~ 40 %之间 ,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解酸化工艺特点,从酸化率、酸化水平、酸化速率等7个指标综合建立了水解酸化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并采用难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抗生素废水考察了其实际应用。研究表明,水解酸化工艺是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预处理手段,建立完善的工艺效果评价体系,将会推动该工艺的高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含丙烯腈废水危害大、难降解,而用生化法对该类废水进行预处理的难点在于工艺的选择。文章较系统地概述了含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重点研究了“水解酸化+SBR工艺+生物滤池技术”处理工艺的反应器启动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水解酸化工艺可用于含丙烯腈废水的处理;2.SBR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而且对进水水质的变化适应性较强;3.生物滤池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可显著提高COD的去除率。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进行水解酸化+生物滤池技术+SBR处理工艺的效果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预处理亚麻废水。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处理过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对水解酸化过程的速度和效率,以及最终产物都有重要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水解酸化池的出水水质及处理效果。实验中主要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进水COD、进水pH值和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水解酸化池出水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水解酸化池稳定运行后对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连续监测了水解酸化池进出水的COD、BOD、SS、pH、色度等各项指标,对类似的废水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麻生物脱胶废水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的问题,采用水解酸化与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对黄麻生物脱胶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考察水解酸化池对COD、氨氮、木质素等的去除效果;并通过调节试验条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pH值、温度等因素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得出处理黄麻生物脱胶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对COD、氨氮均有较高的去处效率,对于降低纤维素的聚合度、促成纤维素的水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后续的好氧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试验在水力停留时间10 h下,COD与氨氮去处率最高分别达35%,40%;影响水解酸化的因素主要为pH值和水力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采用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北京焦化厂废水中有机物组分及浓度的基础上,研究厌氧酸化对焦化废水可生物处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厌氧酸化作为焦化废水好氧生物处理预处理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经6h厌氧酸化,12h好氧曝气,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比未用厌氧酸化预处理的COD去除率提高近40%。当焦化废水进水COD为1780mg/l时,出水COD可降至158mg/l。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废水水解酸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解酸化反应器对抗生素生产废水进行了预处理的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酸化工艺对于抗生素废水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水解酸化法预处理青霉素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系统分析青霉素废水水质的基础上,进行该废水不同稀释比的水解酸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解酸化工艺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手段是有效的,选取HRT为8~10h,CODCr的进水负荷取6~8kgm3·d,废水酸化率达到10%左右,CODCr去除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浓度高达40g/L左右的二氯酚钠废水,采用盐酸尾气酸化沉淀——N-503萃取——次氯酸钠氧化法治理后,二氯酚的回收率达99.5%以上,排水含酚浓度远低于国家允许标准。  相似文献   

13.
柴油碱渣是炼油生产中柴油电碱洗时产生的碱性液体,柴油碱渣废水主要含Na2S、硫醇、硫醚、硫酚、噻酚、酚、环烷酸等,属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含酚废水。由于柴油碱渣的污染物浓度高,碱性大,与固体污染物性质相似,碱渣被国家列入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和毒性。碱渣随意排放,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本文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柴油碱渣处理装置为例对当前柴油碱渣处理工艺进行介绍,分析了柴油碱渣处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石油炼厂回收环烷酸后的酸性废水中,含有环烷酸、酚类,油类、表面活性物质等有机物和浓度很高的硫酸盐。多年实践证明,这类污水排入炼厂总污水处理厂,使“老三套”处理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回收环烷酸后的废水成为当前炼油厂废水处理中急待解决的课题。 本研究以洛阳炼油厂碱渣回收环烷酸后的酸性废水为基本水质,进行了该种废水治理的实验室试验及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中型试验。大量试验表明;采用本试验提出的高硫酸盐毒性控制对策后,回收环烷酸的酸性废水采用厌氧生物处理的技术是可行的,与目前国内外该废水所采用的处理方法相比,它具有有机物去除率高、设备投资少、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为提高后续单元的处理效果创造了条件。本研究开发了炼油碱渣回收环烷酸酸性废水处理的新技术。 本文有关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食品酿造废水水质浓度较高,主要污染指标为COD、色度、SS.国内外对酿造废水处理多采用生物处理法,本文介绍哈尔滨食品酿造三厂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工艺处理酿造废水工程实例.水解酸化阶段,主要微生物为水解菌和产酸菌,可以强化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能力,经水解酸化预处理后,BOD5/COD大为提高,并进一步通过好氧、气浮,脱除色度和大部分有机物.文中详细给出该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装置选型、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处理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聚丙烯酰胺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预处理+水解酸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处理聚丙烯酰胺废水.预处理采用高级氧化法(Fenton氧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去除部分COD,水解酸化法能将污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后续生物处理.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生化处理,能使出水达到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种橡胶促进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按特征因子的不同进行分质处理。其中,高盐废水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脱盐预处理;高浓度废水采用微电解_Fenton氧化-絮凝沉淀法进行预处理;难处理废水进行预处理后,与中低浓度废水混合后进入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采用水解酸化、ABR、氧化沟联合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微电解-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微电解预处理工艺,去除了一部分焦化废水的污染物并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单元处理工艺提供了可行的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预处理焦化废水污染物的去除率均在70%左右,废水的可生化性由约0.261提高到0.543。  相似文献   

19.
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酸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糖蜜酒精废液为材料,通过梯度稀释和序批式酸化实验,研究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般酸化规律.结果表明,糖质废水酸化的挥发酸(VFA)组分以乙酸和丁酸为主要形式;VFA对硫酸盐还原的完全抑制浓度介于23553~35241mg/L(以COD计)之间;VFA对产酸过程的反馈抑制浓度介于35241~37109mg/L之间;不同稀释度废水酸化后的可生化性提高幅度平均为10%.  相似文献   

20.
水解酸化-缺氧生物法处理油田废水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解酸化-缺氧生物法对经物化预处理的油田废水进行试验研究.当进水COD为190~230mg/L,水解酸化段和缺氧段停留时间分别为10,48h时,出水COD为75~83mg/L.运用GC/MS分析油田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工艺流程中相对组分变化的规律,表明水解酸化和缺氧法处理油田废水时有协同作用,可有效降解废水中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芳烃和BTEX.运用PCR-DGGE技术,考察不同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水解酸化和缺氧反应器内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