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50岁的张春银出生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高中毕业后,他“顶替”父亲成了一名烹饪厨师。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张春银被盐城一家国有酒店以5万元的人才转让费“天价”聘请,他从厨师长一直做到公司副总经理,并被评为国家级高级厨师。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非均衡发展理论对沿海开发的指导作用,分析了江苏沿海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条件,指出了“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实施“三极一带多节点”空间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藏东八宿县农业综合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东八宿县农业综合开发对策赵福慧(四川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成都610072)八宿县隶属于藏东昌都地区,地处横断山脉的他念他翁山西侧的怒江中游,东经96”18’~97”26.8’,北纬29”14.6’~31”0.7’。全县土地总面积1.24万km’,总...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走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借助基于熵值法的PROMETHEE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对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借助面板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考察期内,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阶段性增长,呈现“东部断层领先、中部加速追赶、西部持续跟进”的格局,区域间具有收敛态势,但差距仍然较大;(2)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集聚轴由东南—西北转向西南—东北,发展核心区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西南扩张,东部省份形成高高聚集区,西南方向省份发展迅速,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沿海—内陆双轮驱动”的新发展阶段;(3)5个影响因素在全国层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正向促进作用均显著为正,其中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在中部显著为正,而在东部为负,能源消耗水平、城镇化水平、社会消费水平分别对东、中、西部影响显著且最强,科技水平对东、中、西部影响较弱且西部略高。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培育多级增长极+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共性路径+个性策略”两个视角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三资”(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厦门经济特区1988年“三资”企业工业产值超过了国营企业工业产值。“三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又有什么影响?“三资”企业的发展究竟有无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环境保护对策?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两会花絮     
骑自行车开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赵国通在小组讨论会间隙展示了一辆环保无污染的锂电池自行车。赵国通委员呼吁一些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城市尽快调整“禁车”政策。赵委员带来的这辆电动自行车非常小巧,而且还可以折叠。赵委员说,这辆车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锂电池,对城市的环境没有污染。“广州和珠海禁止电动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沿海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是打造“海上三峡”新能源基地的希望所在。分析了沿海风能资源的察赋,指出了我国沿海岸区是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沿海绿色能源基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是《环球》杂志刊载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的一篇访谈。我看到的文章标题是:“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何院士访谈的第一个小标题是“人与自然,以谁为本?”何院士在访谈中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  相似文献   

9.
两突出 两重点 两加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简介赵光复,郭秀兰“TwoProminece”,“TwoStress”,“TwoStrenghtening”,BirefIntroduct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们专程到福建沿海的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一线采访沿海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在这些地方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也看到了令人不安的环境问题。海峡两岸的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内陆核电站是安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14日在"2014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内陆核电可以达到不低于滨海核电的安全水平,环境风险低于社会可接受水平。应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不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文化。"核电选址本无沿海和内地之分,取决于电力需求、厂址水文和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农业农村部评选的6批次138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旨在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布局优化与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呈“△”型集聚分布格局,在第二与第三阶梯交界带、东部沿海及沿长江流域形成3条密集分布带。(2)空间分布密度不均匀,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多点集聚”分布形态,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京津冀、皖赣交界处、珠江三角洲、武陵山片区和黔湘桂省际交界区,形成燕赵文化、江南水乡文化、岭南文化、徽文化和多民族文化5个文化集聚区。(3)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差异的成因主要与腹地经济、旅游发展、地域文化、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高程、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特定区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协调的实证研究方面鲜有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2010—2016年我国沿海11省份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分异演变特征,并对沿海11省份的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类型划分。结果显示:①2010—2016年我国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在时间角度上,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②在空间角度上,各省市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地区上下浮动较小,福建和广西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河北和海南,而上海与辽宁的融合呈先升后降的状态。③我国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协调类型从失调状态提升为基本协调,旅游业的发展逐渐优于农业。沿海省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一定意义,同时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业加速构建北方和沿海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内需新增投资20多亿元,用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在北方地区构建以防风固沙为主要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在沿海地区构建以防风消浪为主要功能的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6年农业总产值为277.3亿元,居全国之首,粮食总产量达3250万t,占全国的8.3%,居全国第3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①农业环境质量卜降;②村镇建设缺乏台理规划:③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示范基点布局不合理;④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不配套,盲目发展,未形成种、养、加一条龙;⑤资源家底不清,研究不深入,管理水平低和劳动素质差,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①保护农业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对“三废”污染,乱占耕地,不合理施肥,滥用农药等问题必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不断减少,农业自然资源破坏及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等严重地污染农业环境,生态平衡失调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农村”,已成为环境管理和科研的重要课题。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生态农场”的经验,探索性地拟订了建设“生态农村”十一条试行标准: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22,(Z1):7-8
<正>1月27日,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MEF)部长级会议以视频形式举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并发言。中方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COP26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达成包含“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在内的“一揽子”平衡成果,释放了坚持多边主义、强化集体行动的积极信号。为构建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18.
带你去厦门     
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最适宜居位的城市之一,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环境技术》2007,25(6):1-2
2007年11月29日,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组织专家组在中国学研究院科学城基地召开了“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会。专家组由姚福生院士、宋天虎研究员等9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姚福生院士担任组长。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有关领导和中国电器院马坚院长、陆启凯院长专务等有关人员出席了此次论证会,会议由国家科技部唐玉立博士主持。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滑县和延津县为观察对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过程的理论框架,对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讨论,揭示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内在工作机理。结果表明:(1)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组织等多要素共同支撑下的系统演化过程,而其可持续运营则依赖于关键要素的持续供给和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2)由于口头契约的有限约束、“熟人交易”的选择偏好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相对缺失,小农户等土地流转主体存在主动违约的道德风险,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运营所需的“可持续土地供给”呈现显著不确定性。(3)农村土地抵押权的“受限性”,以及农业经营资产抵押价值的低廉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高风险,引致了外部资本的主动参与意愿相对不足,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信贷供给约束。同时异地人才流入、本土人才回流和传统农户转型的外部激励不足,则引致了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和“法人化”运营所需“关键人才”的供给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