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溢油污染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公约,将环境损害赔偿提到议事日程。近年来,许多国家研究者精心设计了评估海洋环境损害的评估模型。本文对这些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得出溢油对海洋生态的损害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溢油事故发生后研究者利用实验研究溢油对各种海洋生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事故发生后根据溢油的类型、数量及事故海域特征对环境的损害利用模型进行评估。另一个是利用指标生物或计算海洋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来评估溢油的环境损害程度。介绍了国内外实际应用的一些溢油评估模型和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环境损害评估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海上溢油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国外方法主要有经验公式法和计算机模型法,国内方法主要有“塔斯曼海”轮索赔案中的环境与生态损害评估法,影子工程法等,并对“塔斯曼海”轮的损害评估方法进行了着重研究。在对溢油损害评估模型和方法进行的展望中提出:重视海洋溢油的基础数据记录以及模型中参数的科学选取、建立适应于不同海域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体系、积极发展三维海洋溢油动力模型、及时修订完善评估模型,还对溢油损害评估的法律建设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4.
改进生境等价分析法(habitat equivalency analysis,HEA),推导HEA在填海应用中生态服务受损量与补偿量评估公式。以1990年与2004年罗源湾生态服务水平为基础,假定受损生境自然恢复所需时间为10 a,于2013年采取种植海草床方式进行修复,修复生境达到最大服务所需时间为3 a,计算罗源湾填海生态服务总受损量、修复生境单位面积补偿量及修复规模。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生物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受损程度分别为30.73%、61.94%和54.36%,在3%的贴现率水平下,所需海草床面积为109.79 km2,且指标受损程度与修复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参数灵敏度分析表明,补偿起始点越早,修复生境达到最大服务水平所需时间越短,所需修复规模越小;贴现率的选择对修复规模影响显著。这一结论可作为地方政府对罗源湾填海实施生态修复建设和生态补偿管理的技术依据,亦可为其他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是最为严重的海洋环境损害之一,其发生带来了巨额的赔偿、补偿。因此,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的专项研究十分重要,风险可保性作为确定保险标的的关键是研究的基础。本文运用法学及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基于可保性“经典定义”存在的不足,以及基于可保性“现代定义”优化的可行性。同时,运用海洋数值模拟技术,选取渤海为示例海域,分析了溢油污染损害风险影响范围的可预测性,论证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污染损害风险的可保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参考其他生态系统常用的基线判定方法,研究探讨了海洋溢油环境损害参照点位基线判定方法,分析并提出了海域溢油环境损害参照点位筛选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经对比验证,筛选出的参照点位得出的损害基线与案例实际历史监测数据接近,参照点位的状态能够代表评估区域溢油发生前的环境状态,这表明通过该指标体系筛选的参照点位可以用于损害基线的判定,建立的溢油环境损害参照点位筛选指标体系比较科学、有效;筛选体系所用指标常见且易于获得,指标体系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当前海洋溢油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从海洋溢油遥感的传感器、搭载遥感平台、国内外研究团队和相关算法等方面综述了海洋溢油遥感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传感器在海洋溢油遥感中的优劣,提出了海洋溢油遥感的发展趋势和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海洋溢油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及其产品大量进入海洋将对生态和经济产生严重危害。现代遥感技术可实时获取溢油相关信息,在溢油应急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遥感平台及手段为切入点,介绍和分析遥感溢油监测现状,在遥感溢油监测向着多平台、多传感器、多源数据综合观测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除依靠传统遥感(可见光/近红外,微波)外,需加强紫外遥感溢油监测研究,并注重高光谱和偏振溢油遥感。 相似文献
9.
10.
等价分析法在环境污染损害评估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价分析法是国际上正发展并日益得到关注的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方法。在对等价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总结概述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某河流突发性水污染的生境损害进行了案例分析,计算污染造成生境损害,并进行了参数灵敏度分析和贴现影响的分析。研究表明应用等价分析法评估生境污染损害时,受损生境的恢复时长、恢复后能够达到的最大生态服务水平和贴现率三个参数的选择对损害结果影响显著。所以在污染发生后应尽快恢复受损环境至正常状态,以避免进一步的实际损害;对于少于50年的生态补偿活动,一般采用3%贴现率即可,而大于50年时,建议贴现率采用修正后的W e itzm an伽马分布。 相似文献
11.
12.
海洋溢油对浮游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溢油风险的不断加大,对溢油产生的环境损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由于溢油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元影响,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差异,使溢油环境损害赔偿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溢油对浮游生物种群的长期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对溢油对浮游生物影响现有的研究进行概括和综述。并以3.24事故为例对溢油对浮游生物的长期种群结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是否产生影响。分析1998年事故发生时及事故后历史数据以及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试图解决如下问题:浮游生物在生物量上是否有变化?产量是否变化?种群结构是否发生变化?种群的主导物种是否变化?最后对这些结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船舶溢油污染事故溢油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污染面积和溢油量对溢油污染事故的重要性,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实际应用出发,给出了适用于我国船舶溢油污染事故污染面积和溢油量评估的几种技术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同时阐述了每种评估方法的实质以及其自身的技术局限性,以及在实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推进我国的污染面积和溢油量评估工作,实现规范化、系统化评估,提高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现有两类海洋生态损害责任保险产品,发现船舶污染责任保险和非船舶污染责任保险两个领域均存在海洋生态损害承保范围界定不清、赔偿金额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法律制度下海洋生态损害的可赔偿性问题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相关法律规定、技术规则的不断改进完善,同时还需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确定海洋生态损害责任保险金额的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海洋石油大规模开发和石油海运的迅速发展,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的石油及其制品,据统计每年达到1000万~1500万吨,约占世界石油年产量的5%,其中由船舶运输和近海石油生产导致的泄漏占46.7%。突发性石油污染事故的发生往往使人们措手不及,防范困难,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者被推向风口浪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新时代环保工作的重要领域,是公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环境司法案件审理公平合理的迫切需求.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即可以使环境私益损害得到足额赔偿,有利于环境公益损害赔偿的推动,又能通过提高环境污染成本,促使企业和地方加大环保投入,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风险.该文简要概述了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基本概念,并从其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19.
2011年6月,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菲公司)蓬莱19-3油田发生渗漏,事故对河北、山东、辽宁等省渔民养殖业、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重大损害.事故发生后,求偿问题拉开序幕,其中海洋生态索赔尤为引人注目.事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虽然发布公告,声称要向溢油事故负责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并通过公开选拔选定四家律师事务所作为此次事故的法律服务机构,与其签订了委托协议.但是截至到现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并未向任何一家法院提起生态索赔的诉讼,而行政索赔却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