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在海洋环境污染中,溢油在发生频率、损害程度、长期负面效应等方面均居首位。为了减少溢油事故带来的损失,在有效的时间内采用先进的技术实时监测海上溢油是应急处置和快速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航海雷达溢油监测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随船作业的优势,可以有效辅助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在近10年来,这项技术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原始数据预处理、溢油有效监测区提取、油膜分割等方面对航海雷达溢油监测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与分析。采用图像纹理特征、机器学习分类与自适应阈值分割相结合的溢油识别方法是目前航海雷达溢油监测的主流技术。随着样本数量的不断积累,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航海雷达图像海上溢油的实时语义分割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组网式雷达溢油监测系统研发思路,构建了以组网式技术为支撑的新时期海上固定式雷达溢油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6.
美国气象卫星监测海洋溢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NOAA卫星主要任务是探测全球大气,通过波段筛选和各种处理,可以监测海洋原油,重柴油,润滑油溢油污染。用该卫星不仅能发现油污,确定油污位置,计算油污面积、漂移扩散方向和速度,而且可以通过连续监测寻找污染源。通过交通部已建成的全国各海监局通信网络,可以建立全国各海域油污染监测网。为改善海洋环境,加大海洋污染执法力度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海上溢油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海洋及近岸海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危害,构建科学、可靠的海洋溢油模型对于溢油事故的处置应对、预警预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油粒子"溢油轨迹和风化模型,构建了海上事故溢油漂移轨迹预测模型。通过对实际溢油事故的模拟对比证明,相对于基于对流扩散方程的传统溢油模型,"油粒子"算法更直观,模拟的油膜轨迹、形态更贴近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8.
船舶溢油卫星监测与信息高速公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溢油污染严重威胁海洋环境,建立常规化的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并纳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考察了其它船舶溢油监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溢油的可能性及在我国目前国力条件下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实现常规监测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在3S技术支持下建立常规化的船舶溢油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的海洋溢油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及其产品大量进入海洋将对生态和经济产生严重危害。现代遥感技术可实时获取溢油相关信息,在溢油应急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遥感平台及手段为切入点,介绍和分析遥感溢油监测现状,在遥感溢油监测向着多平台、多传感器、多源数据综合观测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除依靠传统遥感(可见光/近红外,微波)外,需加强紫外遥感溢油监测研究,并注重高光谱和偏振溢油遥感。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企业溢油监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固定点油膜监测的溢油监测报警系统构建原理和思路,并分别针对石油库/石油储备库、炼化企业、长输管道提出了布点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上溢油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凭借其大范围、周期性等特点已成为水上溢油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准确提取水上溢油的细节信息、更好地指导溢油清污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微电子技术、探测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地物高光谱测量、机载高光谱和星载高光谱领域都涌现出很多优秀传感器和先进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水上溢油的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物光谱测量、机载成像光谱仪和星载成像光谱仪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近些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水上溢油监测中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高光谱遥感溢油监测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5.
介绍了几种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的应用状况及优缺点,分析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在溢油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对应用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展望了未来海上溢油遥感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溢油环境预警软件(OSEA)是采用基于ArcGIS Engine的软件开发技术,开发的能够应用于溢油事故预警领域的业务化应用软件,该软件的开发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水上溢油预测预警技术开发"的研究任务之一。在介绍溢油环境预警软件开发背景、溢油环境预警基本理论及采用基于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优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溢油环境预警软件(OSEA)的功能组成及其主要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溢油事故日益频繁,对溢油的监测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溢油事故监测中遥感技术的运用进展,包括了航空遥感、卫星遥感以及两者在溢油事故中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海流和海浪是水下溢油扩散的主要动力。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二维水槽模型分析了纯流、纯浪和波流耦合作用下原油从水底漂移扩散至水面的过程。结果表明波流耦合作用时溢油扩散具有纯流和纯浪影响下油粒子的运动特征,油粒子随水质点振荡的同时朝水流方向扩散。油粒子受水体的摩擦及掺混作用随其升高而变强,在油粒子上升到倾斜变化转折点时,溢油轨迹开始朝水流方向倾斜。另外,溢油量越大,引起的卷吸效应越显著,油粒子在横向和竖向上的扩散程度加剧。研究结果可为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