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中汞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梦  王迪  刘潇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123-126,189
水环境中的汞毒性很大,不同形态的汞毒性不同,测定汞总量不能揭示汞的毒性,需要进行汞形态分析的研究。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水环境中汞形态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及检测进展。  相似文献   

2.
汞是一种高毒性的重金属,在海生生物中汞一般以无机态及有机态二种形态存在。无机汞以Hg~ 和Hg~( )离子存在于生物鳃液、血液及粘膜中,有机汞存在的主要形态是甲基汞,其存在于脂肪及肌肉组织中。生物中存在的无机汞和有机汞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  相似文献   

3.
天然水中无机汞和有机汞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汞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有害元素之一。不同形态的汞对人及生物的毒害程度相差很大,甲基汞的毒性是无机汞的一百倍。由此可见,只用总汞的含量来评价环境中汞的危害是不适宜的。近年来,汞的形态分析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人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文结合水体汞污染的调查,研究了天然水中无机汞和有机汞分别测定的方法。我  相似文献   

4.
基于土壤汞形态归趋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关注问题,矿产资源开采、化工生产和燃煤发电等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土壤汞污染,合理评估汞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是场地开发再利用的关键.对土壤中汞的形态归趋研究总结表明,由于汞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并受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土壤中具有复杂的化学形态和变化过程.汞在土壤中的不同化学形态归趋对其毒性效应、生物有效性和暴露途径产生显著影响.基于土壤汞总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忽略了土壤中不同化学形态汞对毒性、生物有效性和暴露途径的影响,导致高估土壤汞污染的健康风险.针对基于土壤汞总量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土壤汞形态归趋的土壤汞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理论,并构建基于土壤汞形态归趋-有效剂量-健康效应的土壤汞污染的精细化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框架:①土壤不同形态汞的测定与表征方法;②汞形态归趋预测模型;③暴露分析与暴露量计算;④有效剂量(生物可给性或生物有效性)测定;⑤风险表征;⑥基于不同形态汞的场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修复目标制定.该方法体系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基于土壤汞总量的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重点发展方向:①研发可商业化的土壤汞化学物组分分析仪及土壤汞蒸气的原位测定方法;②结合中国场地土壤特点,开展土壤中汞的形态归趋模拟的模型研究,弥补现阶段土壤汞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的欠缺;③研发和建立土壤汞的生物可给性和有效性的标准测试方法技术;④本土化的土壤汞筛选值的确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自然水体中汞的存在形式,揭示了不同水体中pH、CI^-和腐殖酸浓度的变化对汞存在形式的影响。定量分析了甘贡、氢氧化汞、腐殖酸汞的毒性,提出了综合评价水体中汞化合物毒性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标准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使用贵重的银盐和毒性较大的硫酸汞,若其废液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那么银汞的流失不仅增加实验成本,而且排放到环境中的汞易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7.
汞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汞的急性毒性研究、生殖毒性研究、致畸毒性研究、神经毒性研究等毒理学试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汞的临床毒性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为汞对人类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并特别强调了汞对人类的肾脏毒性以及生殖毒性.最后,提出了汞中毒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常分析环境样品的汞含量,往往都是指样品的总汞含量,包括无机汞和有机汞(烷基汞、苯基汞)的含量。但是土壤、植物、或鱼类若被汞污染了,大多数是以有机汞形态存在的。目前,国内外资料已经从各个方面证明有机汞毒性普遍大于无机汞。所以,在分析汞含量时,需要把有机汞含量加以测定。本文着重介绍用冷原子吸收法,对有机汞回收试验。所有分析均采用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氯化亚锡还原,在F-732型测汞仪测定。  相似文献   

9.
黄浦江生物膜中汞的分布及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对于水环境中痕量重金属的迁移、最终归宿、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毒性的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采集了黄浦江中的生物膜样品,分析了其中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深度、不同季节的总汞含量;提取了生物膜中不同形态的汞,并和底泥中不同形态汞的分布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生物膜中的汞含量也随之增加;表层生物膜中的汞含量大于水深1m处生物膜中的汞含量;生物膜中的汞含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膜中生物可利用态的汞,远大于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态汞,更容易进入食物链,从而造成更大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0.
汞的形态分析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的测定方法由总汞测定深入到汞的形态分析,综述近几年来汞的形态分析方法的发展,包括原子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电化学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