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学刊》第四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地震学刊》第四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地震学刊》第四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南京中山陵召开。新一届编委及编辑室成员共36人参加了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局长侯茂生到会并讲了话。会议由第四届编委会副主编谢华章主持。本届副主编郑嘉...  相似文献   

2.
<正> 《地震学刊》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1985年4月2日至4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共有24位编委(部分编委因故未能出席)和一位邀请代表。会议由许绍燮主编和冯德盖、孙廷萱、张雪亮、董颂声副主编主持。《地震学刊》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霍局局长魏文园到会,并讲了话。会议听取了《地震学刊》编辑室所作的关于《地震学刊》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学刊》编辑工作条例”的制订说明,重点地就《学刊》办刊的宗旨、性质、任务、办法和如何适应当前改革形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 2 0 0 2年 1 1月 1 0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编委会正副主任 ,正副主编 ,协办单位的编委和来宁参加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编委以及在宁编委等共 2 6人。编委会主任、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震局局长、博士生导师李清河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李革平副研究员 ,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杨军研究员和编委会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委会主任李清河主持 ,主编杨军作编辑部工作报告 ,其主要内容包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的前身《地震学刊》自 1…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2018,(3)
正《灾害学》编辑部按照主办单位陕西省地震局的工作要求,于2017年初开始着手编委会换届准备工作,先后与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进行了沟通,广泛征求了灾害研究各领域的专家意见。2017年10月在主办单位陕西省地震局召开了主编工作会议,第五届编委会主编胡斌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灾害学》第五届编委会的工作,讨论了编委会换届的工作程序及编委遴选的原则,决定本届编委会换届采用函件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会议还对《灾害学》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会议也对编委会编委的遴  相似文献   

5.
《灾害学》2013,(1):87
《灾害学》编委会主编工作会议于2012年11月26日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灾害学》杂志主编胡斌同志主持会议。会议总结了《灾害学》第四届编委会的工作,讨论了编委会换届的工作程序及编委遴选的原则,决定本届编委会换届采用函件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会议对新的第五届编  相似文献   

6.
《灾害学》杂志编委会换届暨庆祝创刊20周年会议于2006年12月6~7日在西安召开。会议由《灾害学》主办单位陕茜省地震局主办,协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陕西省减灾协会、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代表、第三届和第四届编委会的部分编委、安徽省灾害防御协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领导以及部分兄弟期刊的代表共54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30(2):146-146,F0003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第二届编委会会议于2010年4月9日在风景秀丽的南京东郊国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5位编委参加了会议。本届编委会主任、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震局局长丁仁杰研究员,本届主编、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欧进萍院士和上届编委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清河研究员,上届主编杨军研究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从发文数量,发文地区分布,核心作用,论文作者合作度,引文数量,普赖斯指数,引文期刊等方面,分析了《地震学刊》吸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测定了7种地震期刊为江苏省地震局图书馆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9.
致审稿专家     
<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于今年年初创刊,已经顺利走过了一年的路程。新刊出版以来,编辑部不断收到来自各方的鼓励和肯定,被公认为基本达到了新一届编委会提出的“高起点、高质量”的要求。 从《地震学刊》到《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专业领域较大的跨越对编辑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编辑部紧紧依靠编委会委员和有关学科的专家,严把审稿关,有效保证了刊出文章的质量。许多专家在百忙中甚至在差旅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从1981年秋创刊到今天,《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原《地震学刊》,以下简称《学报》)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一届届编委和编辑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0年来,《学报》出版了 41卷191期,刊登学术论文3931篇。这些论文已被大量引用,并在土木工程、地质岩土、隧道桥梁、安全科学、矿业工程等防灾减灾工程领域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些论文,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北大中文核心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核心期刊评价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11.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共同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的学术性期刊,1981年正式创刊,前身为《地震学刊》,2003年正式改刊,2009年开始改为双月刊,现为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近几年一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连续多年被俄罗斯P_Ж(AJ)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12.
主编寄语     
对《防灾减灾工程学报》而言,2010年将是不平常的一年。自2003年由《地震学刊》改刊以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对学术界做出了贡献,推动了防灾减灾工程学科的发展,自身也成长为这一领域的优秀期刊。去年,《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组建了第二届编委会。这是一个新的高度,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正>经主办单位同意并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自2009年起,《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在主办单位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编委会大力支持下,《学报》自2003年  相似文献   

14.
<正> 1984年11月12日,国家地震局全国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丁国瑜主任主持审查了,由江苏省地震局承担的华东浙江核电厂厂址初步可行性研究地震地质部分。国家地震局领导及有关专家林庭煌、高文学、马宗晋、李坪、时振梁、陈达生等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江苏省地震局的汇报,会议并进行了答辩和讨论,审查通过了“区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1,41(4):前插1-前插2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时值当下已创刊四十年。在党的正确领导和科技政策的阳光沐浴下,经过几代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发表了丰富的前沿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推动和促进防灾减灾工程领域科技进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抚今忆昔,办刊之路从筚路蓝缕到春华秋实,历经成长的坎坷与艰辛;回望一路的风雨历程,也曾在曲折发展中上下求索和左右突围。《学报》承载着江苏地震人的梦想与希望,从综合性内部刊物《江苏地震工作通讯》起步,继1981年以《地震学刊》正式创刊发行,  相似文献   

16.
<正> 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于1989年11月11日至3日在江苏省地震局召开了《临震电磁波监测仪器及台网》鉴定会,对江苏省地震局电磁波课题组研制的DPJ-ⅡB电磁波观测仪和ULFB放大器以及建设的电磁波观测台刚进行了全面验收鉴定,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三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于2015年10月13-15日在深圳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江苏省地震局、《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辑部、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相似文献   

18.
<正> 由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关于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学术动态的报告会于1984年9月18日至21日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举行。会议邀请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胡聿贤研究员和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室主任张雪亮副研究员介绍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的盛况和学术动态情况。胡聿贤主讲了“地震危险性与地面运动”和“结构动力试验与理  相似文献   

19.
<正> 据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苏新出报字[1995]第30号文件通报,在江苏省首次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中,有146家期刊被定为一级期刊。《地震学刊》榜上有名。通报说:此次质量评估分级是在上半年全省首届“双十佳期刊”及优秀期刊评选的  相似文献   

20.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自2003年起由创刊于1981年的《地震学刊》更名出版。在主办单位正确领导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第一届编委会的努力,《学报》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先后进入了俄罗斯《文摘杂志》(AJ of VINIT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如今,《学报》已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发表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