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史韵 《环境》2012,(8):10-12
2009年以来,"绿色保险"在全国多个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改革创新著称的深圳市也在其中。几年来,深圳在绿色保险新政上有何经验?在推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对绿色保险推进中的困难有无解决之道?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未知的风险,购买保险无疑是对人身财产的有力保障,而当人们对这种保障的需求扩大到整个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环境的时候,绿色保险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李华 《上海环境科学》2006,25(3):117-119
对于因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环境侵权,可以通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来解决污染所导致的损害。对于环境侵权问题,特别是影响巨大的环境侵权事件,国家事先通过环境责任强制保险予以干预,可以很好地解决环境责任危机。我国应构建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并存的“二元化”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绿色保险"又被称为环境责任保险,一般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通过阅读2011年第5期《环境经济》杂志的封面文章——《绿色保险生机初显》,  相似文献   

4.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长株潭地区试点推广以来,不仅有助于妥善解决环境污染纠纷,对于保障受害者权益、转嫁企业环境风险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项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增强法律强制力、扩大保险范围、开放保险市场、运用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可以理解为公共服务原来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现在变成由政府出资购买。依靠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就环境服务而言.要实现政府购买.涉及哪些环境服务应该政府出资、购买价格如何确定、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责任保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入世”已成定局。面对“入世”对国内产业带来的冲去与挑战 ,寻求保护国内保险产业的积极对策日益重要。环境责任保险作为一种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制度 ,其具有转嫁风险 ,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等优点。通过分析比较西方国家的环境责任保险的立法模式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 ,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的保险市场上,大多数商业财产和责任保险单都将污染风险列为除外责任.为了满足市场对污染风险保障的需要,美国保险市场开发了各种环境保险.最早的产品是1977年出台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 EIL),也称作污染责任保险.此后,美国的环境保险市市场得到迅猛发展,而各种环境立法的推进和完善是其主要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改革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开始出现投保企业数量下降情况,同时保险赔付率过低,产品风险保障功能不强,风险服务差异大等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缺乏上位法依据,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企业数量受地方环保部门的工作方式、领导人风格等影响较大。今后应按照中央提出的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要求,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法律法规制定,明确强制保险范围和手段,体现政策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高原环境对保障装备的影响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8,他引:3  
高原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对保障装备的保障及其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对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对保障装备按照其性能受高原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类,分析了各种高原环境因素对保障装备各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提高保障装备各分系统高原环境适应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强调了环境适应性研究在装备保障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险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的商机,环境保险就是其中一例。环境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一种,介绍了环境保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与实践,并结合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得出在我国施行环境保险,既是我国保险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海上溢油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已成为海洋工程环境监督管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但目前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机制缺乏操作层面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风险特征的总结,结合保险理想可保条件,对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保性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认为该风险在操作层面可以实现有条件地可保,并依据风险特征曲线提出了风险可保化的技术性手段和政策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推进型"顶层设计"之下,山西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已取得一定实效,但受制于立法缺位、保险关系双方当事人供需不对等、责任认定和风险评估难度较大等多重因素,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较大,参保企业数量偏少,环境责任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可持续运行受到影响。应当完善立法,健全环境责任保险法律体系;通过制度设计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平衡保险供需双方利益;健全以信息公开为核心的多部门联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绿色保险”起步阶段,可在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行业和地区,通过开展试点,逐步推行强制责任保险,其他行业采取自愿保险的形式。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再适时建立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环境类服务购买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比重不断增多,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下属概念,其监督不仅存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监督的一般性问题,还存在环境领域的专门问题,概括后主要表现为监督主体缺位、被监督对象比例设置不科学、监督内容过于宽泛、监督制度构建有限等。推动全国性专门立法、定位不同监督主体的功能、明确以"合同"为核心的监督内容、拓展配套制度是完善我国政府购买环境公共服务监督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生态服务是生态系统支撑、供给、调节、文化等功能提供的满足人类需要的福利,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提高这种福利水平。基于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供给机制,将生态服务供给视为专业性的社会生产活动,从而为分离生产过程与供给过程、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竞争机制提供了可能。为保证购买程序的公开、透明,发现生态服务供给的真实成本,应在厘清购买边界、明确购买目标、编制购买预算的前提下,从产出流程将生态服务划分为生态过程、生态产出、生态效益三种类型,并确立以公开招标为主的购买方法体系,同时改革管理模式,引入合同管理。为保障基于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供给机制的建立,应建立并完善与之对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具体包括:构建集中采购平台、培育生态服务市场主体、规范购买合同设计、构建契约化供给的法律框架等。  相似文献   

16.
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保障装备高原保障效能。方法运用环境工程理论,从研究对象、环境特点、影响分析、适应性要求、评估和设计方面研究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问题。结果通过研究发现,环境指标已突破了原先的设计界限,环境因素将制约保障装备保障效能的发挥。结论通过对保障装备系统性的适应性评估,为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依据,对提高装备的高原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开环境信息,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公众维护自身基本权利的意识越来越高。因此,政府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本文通过简要概述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基本含义,阐发笔者关于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又被称为“绿色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玷污或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这刻不容缓的局势,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也逐渐发展起来。但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各方面的立法和规定都不太健全,想要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十分匮乏,在发展环境责任保险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于亢亢  赵华  钱程  高健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6):1000-1009
为总结梳理环境态度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影响,采用文献综述与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检索Elsevier ScienceDirect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学术资源发现平台和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环境态度的文献,并从检索出的652篇相关文献中筛选出202篇核心文献、提取出43篇实证文献,对环境态度与4类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环境态度定义和测量方式来看,国内外研究者对环境态度有着诸多定义,但都集中在“情感”“信念”“行为意图与倾向”等心理学方面;环境态度的测量方式也较多,诸多测量量表被开发,其中新环境范式量表和新生态范式量表在该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从环境态度的影响因素来看,众多研究者从心理学和社会人口学方面进行研究,国外研究者对这两大方面有着广泛研究,价值观和道德、性别、年龄、收入、教育和知识皆为研究热点,而国内研究者比较注重环境知识这一影响因素.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综合相关系数为0.309(P < 0.001),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考察环境态度与回收行为、能源消费行为、绿色购买行为以及出行行为等4类环境行为间的关系发现,环境态度与绿色购买行为综合相关系数为0.334(P < 0.001),高于回收行为、能源消费行为和出行行为.研究还显示,在4类环境行为中,绿色购买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相关性最强:一方面,环境态度有利于促进环境行为,因此可以通过教育、宣传等干预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态度,从而促进各类环保行为.另一方面,环境态度对于不同类型环保行为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为促进公众的绿色购买行为,可以考虑增加对环境态度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态度;而对于促进节约用水、用电等能源消费行为,则不仅需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态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如价格干预、提示标志等).   相似文献   

20.
环境风险是复杂而且长期缓慢影响的过程,并且伴随着潜在的巨大损失.这种巨大但又不确定的债务导致了保险和再保险问题.无论如何,对于环境风险管理,保险不是唯一、或说最好的方法.由于某些保险市场可能不存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是可保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