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肖阳 《环境》2012,(1):13-15
在中国人举国欢庆新春佳节的时候,春节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春节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其本身的文化魅力和价值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海外华人人数增多、与世界各国家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结果.让我们看看世界舞台上的春节万象吧!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存在春节效应,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影响较为明显.2016年春节期间张家界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差,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初六的8天时间中,有一半时间处于污染状态.除夕当日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正月初一中度污染,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春节期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这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石红 《环境》2005,(2):78-79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春节,却不知道中国还有个春运。有媒体戏称每年的春运都是一个浩大的人口搬运工程。春节了,人们都赶着回家过年。于是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出现了这样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来到同一个地方,挤上同一列火车或者汽车和飞机,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蚂蚁一样,黑压压一片,场面甚是壮观。走了一拨又一拨,还是有很多人滞留在原地没有走成,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范围暴发,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较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在此期间,北京市出现了两次(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正月十六至十九)污染水平不逊于往年的重污染天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北京市2016-2020年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判断了气象因素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因素对四类污染物(PM2.5、PM10、NO_2和SO2)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了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时段内各个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春节期间的疫情管控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2016-2020年春节期间:(1)气象因素对北京市的PM2.5、PM10、NO2和SO2四类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中温度、湿度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正相关,气压和降水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负相关;(2)经济活动水平与NO2浓度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经济活动水平强度的降低和交通流量的下降,NO2浓度呈现出降低趋势,而PM2.5、PM10和SO2与经济活动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3)从社会活动来看,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大PM2.5、PM10和SO2浓度,同时假期变量对PM2.5和SO2的浓度变化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过程来说,气象依然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各因素的贡献值有所不同;春节期间经济活动水平对正月初二至初六重污染过程的贡献较小(2%),而对正月十六至十九有明显的负影响(-20%)。双重差分法评估结果显示,疫情管控对PM10和NO2有缓解效果,而对PM2.5和SO2未见明显影响,这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了春节期间气象因素、经济社会活动与北京市四类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各因素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方式,而且对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节期间天津市重污染天气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春节期间重污染天气污染特征,基于城区点位2020年1月高时间分辨率的在线监测数据,开展天津市春节期间重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污染物输送叠加本地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导致春节重污染的发生,重污染期间天津市平均风速为0.97 m·s-1,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边界层高度为210 m,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差.春节重污染期间,天津市PM2.5、SO2、NO2和CO平均浓度分别为219、14、46 μg·m-3和1.9 mg·m-3,与春节前重污染相比,春节重污染期间污染程度有所降低,尤其是NO2浓度下降明显.PM2.5浓度空间分布表明,天津远郊区依然存在烟花爆竹燃放情况.春节重污染期间,城区PM2.5中主要化学组分为二次无机离子(NO3-、SO42-和NH4+)、OC、K+和Cl-,平均浓度分别为96.4、22.5、9.5和8.9 μg·m-3,在PM2.5中占比分别为41.3%、9.7%、4.1%和3.8%.与春节前重污染相比,受移动源减少、工业企业排放降低、工地停工影响,春节重污染期间NO3-、SO42-、NH4+、EC和Ca2+浓度及其在PM2.5中占比明显下降;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OC、K+、Cl-和Mg2+浓度及其在PM2.5中占比均上升.与清洁天气相比,春节重污染期间PM2.5中二次无机化学转化明显增强.PMF解析结果表明,春节重污染期间,天津市城区PM2.5的主要来源为二次无机盐、燃煤和工业、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和扬尘,贡献分担率分别为40.1%、30.6%、20.6%、6.9%和1.8%.与春节前重污染相比,春节重污染期间二次无机盐、机动车和扬尘贡献率分别下降25.5%、62.9%、71.4%,燃煤和工业贡献率上升51.5%,烟花爆竹及生物质燃烧源显著上升.无论是重污染还是非重污染,常态化还是特殊时期,二次无机盐、燃煤和工业排放始终是天津市PM2.5最主要的来源,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始终是天津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后,北方大旱令国人心焦如焚。抗旱保苗成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一些地方的农民却显得有点麻木。问题何在?农田水利设施常年失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在上初中时,记得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大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挖排水沟,修水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春节北京市空气质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对2015年春节(2月18~24日)期间北京市PM2.5、PM10、SO2、NO2的浓度及PM2.5组分进行了分析,并基于PM2.5/CO比值法定量估算了除夕夜烟花爆竹PM2.5排放量.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北京市PM2.5、PM10、SO2、NO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6.85、184.71、22.14、36.27μg·m-3,比2014年同期分别增长52.61%、92.41%、-40.15%、-0.46%;除夕夜01:00PM2.5、PM10、SO2、NO2峰值浓度分别为412.69、541.63、152.73、51.09μg·m-3,比2014年同期峰值浓度分别增长19.02%、14.37%、76.57%、11.35%;污染物峰值浓度空间分布上人口密集地区浓度水平明显较高;具有烟花燃放特征的指示性PM2.5组分ρ(Cl-)、ρ(K+)、ρ(Mg2+)峰值浓度分别是2013~2014年各项离子年均浓度的18.85、66.72、70.10倍;烟花爆竹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除夕夜北京市区烟花爆竹排放PM2.5总量约为2.13×105kg.进一步分析显示春节半月期间污染源排放量大幅降低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利用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数据、激光雷达组网观测数据,结合WRF气象要素、颗粒物输送通量和HYSPLIT气团轨迹综合分析污染过程.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出现3次污染过程.春节前一次污染过程,各站点PM2.5浓度均未超过200μg/m3;除夕夜,廊坊站点PM2.5峰值浓度达到504μg/m3,是清洁天气的26倍;年初二~初五,各站点PM2.5始终高于120μg/m3,且污染主要聚集在500m高度以下,北京地区存在高空传输,800m处最大输送通量达939μg/(m3·s),此次重污染过程为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京津冀地区处于严格管控状态时,燃放烟花爆竹期间PM2.5峰值浓度可达无燃放时PM2.5峰值的3.2倍.为防止春节期间重污染现象的发生,需对静稳天气下燃放烟花炮竹采取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阿缘 《环境》2012,(1):6-9
提起年俗,基本各地都有,虽然年复一年地.经历和传承,但它们的来历未必人人都知晓。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意蕴深厚,所以慎终追远,就让我们再了解一些它们的旧时模样,再体味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那些难忘情愫。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自动监测子站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春节前、春节期、春节后燃放烟花爆竹对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PM2.5的影响。在春节期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段里,颗粒物浓度均升高,对PM2.5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利用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数据、激光雷达组网观测数据,结合WRF气象要素、颗粒物输送通量和HYSPLIT气团轨迹综合分析污染过程.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出现3次污染过程.春节前一次污染过程,各站点PM_(2.5)浓度均未超过200μg/m~3;除夕夜,廊坊站点PM_(2.5)峰值浓度达到504μg/m~3,是清洁天气的26倍;年初二~初五,各站点PM_(2.5)始终高于120μg/m~3,且污染主要聚集在500m高度以下,北京地区存在高空传输,800m处最大输送通量达939μg/(m~3?s),此次重污染过程为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京津冀地区处于严格管控状态时,燃放烟花爆竹期间PM_(2.5)峰值浓度可达无燃放时PM_(2.5)峰值的3.2倍.为防止春节期间重污染现象的发生,需对静稳天气下燃放烟花炮竹采取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2014年、2015年两年春节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实施前后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使得空气质量达重污染,且空气中的PM2.5质量浓度迅速上升,出现局地短时间峰值,同时会使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组分含量也急剧升高,其中与烟花爆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的SO2-4、Cl-、K+和Mg2+攀升迅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改善有显著作用,2015年春节禁燃后,南京市空气质量均达标率同比上升4成以上,春节期间PM2.5平均质量浓度,同比改善56%;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组分也基本处于正常监测范围,较少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分析了2011年春节期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SO2、NO2及PM10的浓度值,发现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它们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过新年,穿新衣.临近春节,爱美人士更是要为自己添置几件时尚新装,好让自己能够"新年新气象".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眼看钱袋子有日渐萎缩的趋势,爱美之心要如何满足?  相似文献   

15.
2017年春节期间,根据湖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资料,全面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湖南省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14个城市在集中燃放日(大年初一)全部出现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燃放烟花爆竹对PM10和PM2.5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SO2和CO,NO2和O3受影响程度相对最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所引起的PM2.5和PM10浓度增幅较大,尤其是PM2.5.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阿缘 《环境》2012,(1):7-9
提起年俗,基本各地都有,虽然年复一年地经历和传承,但它们的来历未必人人都知晓。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意蕴深厚,所以慎终追远,就让我们再了解一些它们的旧时模样,再体味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那些难忘情愫。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20年春节期间(1月21~28日)广州市21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气象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及其中4个监测点位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SPAMS)数据,研究烟花爆竹燃放对广州市及11个行政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基于SPAMS 建立了烟花爆竹快速...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南方大面积的雪灾,考验了各级政府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本该少雪的南方暴雪成灾,而本该降雪的北方却成了“无雪的冬天”?这样的反常既不是老天爷在开玩笑,也不是纯粹的偶然现象,而是自然生态遭到无情破坏后实施的报复。如果人们为自身利益而置自然环境于不顾,不但人与自然的和谐难以持久,还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提起年俗,基本各地都有,虽然年复一年地经历和传承,但它们的来历未必人人都知晓.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意蕴深厚,所以慎终追远,就让我们再了解一些它们的旧时模样,再体味一下它们带给我们的那些难忘情愫.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中国春节期间大气污染物"春节效应"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利用2014年春节期间(2014-01-17?—?2014-02-14)31个城市(22个省会、5个自治区首府、4个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大气PM2.5、NO2和SO2浓度监测数据,并结合相应时段的气象数据,分析这三种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PM2.5和SO2受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影响较大(受影响的城市分别占66%和58%),而NO2表现不明显(受影响的城市只占16%).此外,春节中期大部分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都比春节前期低,而与春节后期差异不明显.从空间来看,南方城市三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在春节中期与春节前期差异比北方城市大.气象要素对不同城市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影响不同.总体而言,"春节效应"在全国各大城市间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