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歌 《沿海环境》2000,(8):28-28
鸟是人类的朋友。古往今 来,许多名人倾之以诗,赞之以文,表达了爱鸟之情和护鸟之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护鸟诗云:“谁道群生性命薄,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诗人把鸟在巢中嗷嗷待哺的情景用拟人手法写成诗,以教育人们爱鸟护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杜甫一生写了不少咏鸟诗,诗中咏到的鸟儿多达数十种。杜工部最喜欢观赏的首推鸬鹚,他对鸬鹚甚至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感;而一旦重新相见,便高兴得大声吟唱:“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北宋诗人苏东坡深受…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3):120-125
白居易酷好音乐,精通乐律,创作了《琵琶行》等优秀的音乐诗。白居易的音乐诗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就本体研究而言,白居易的音乐诗为我们认识了解白居易的艺术、人生、政治思想提供了更真实的视角;其次,白居易的音乐诗对于研究唐代音乐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白居易音乐诗几乎涉及到唐代乐舞的各个方面,包括燕乐、雅乐、胡乐、民间音乐以及各种音乐的交替混杂、盛衰变化,这是白居易音乐诗所具有的文献价值;第三,白居易的音乐诗还可以作为人们了解唐代社会治乱变化、时代变迁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高菁 《环境》2011,(4):21-23
由观鸟而识鸟,由识鸟而爱鸟,由爱鸟而惜鸟,由惜鸟而护鸟、为鸟请命,又由为鸟请命扩展到为自然请命——这就是民间鸟类专家沈尤的环保轨迹。民间环境保护可以从自娱自乐开始,你真的玩得专业了,想做保护也就容易了。  相似文献   

4.
一只松鸦和一只喜鹊粘在鸟网上,细细的丝线缠住了它们的身体。它们已经死了。鸟网被放倒,剪碎,最后放火烧掉。已经死去的,只能怀念和惋惜。大连护鸟队,盼望的是未来不再有鸟类死亡。这是2013年7月7日,大连护鸟队的一次常规巡护。这一次,他们带着光盘和剪刀。他们到达有鸟网的村子,做"光盘换鸟网"行动,志愿者捐赠的旧光盘,送给村民,拉近保护者与伤害者的距离,关于鸟类保护的谈话,就可以展开了。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有一首诗: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居,未如硕鼠解藏身。  相似文献   

6.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题为《负冬日》的诗:杲(音:稿,意为明亮)杲东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意指太阳的温暖)闭目坐,和风生肌肤。初如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全诗十分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在冬日早晨因沐浴阳光而产生的身体的快感和精神的舒畅,读之使人神往,令人陶醉。  相似文献   

7.
华榕 《环境》2012,(2):30-33
鸟儿的粮食有了保障任建国爱鸟护鸟的痴情和奉献江城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被深深感动了.松花江有个"南极冬泳队",成员有300多人,他们与任建国相呼应,成立了南极冬泳护乌站.因为松花江在流经吉林市时呈现了一个"Ω"字形,这就形成了两个江心岛.长白岛坐落在吉林市北部,而南极岛处于吉林市的南部,冬泳队的几百名队员就在南极岛成立了冬泳护鸟站.他们准备了米粮,冬泳队员也分为早、中、晚3班,轮流看护野鸭子、水鸟,从凌晨4点到晚间10点,全天不间断有人护鸟.成为继长白岛之后的第二个专业护鸟站.  相似文献   

8.
沧州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每年都有数万只迁徙的乌经过此地。在沧州有着这样一名爱鸟人,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沧州沿海湿地。观鸟、护鸟、救鸟,多年来从未间断,他就是被评为2006年度燕赵环保人物的沧州湿地鸟类研究第一人——孟德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水印 《环境》2004,(10):14-15
10年来,陕西华县农民周民全为了护鸟,不惜倾其所有,承包当地唯一的0.46公顷竹林,在他的精心守护下,原本踪迹罕至的灰椋乌增加到上百万只之多。一时间,数公里的天空飞乌翩跹,演绎了一出人鸟和谐相处的人间童话。  相似文献   

10.
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某部是全军植树造林先进单位,森林覆盖面积近六千亩。每年春季,各种鸟类纷纷飞到这里生息、繁衍。百鸟争鸣,群雀飞舞,给干部战士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为了保护鸟类,该部团工委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根据部队党委的要求,对团员、青年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使大家自觉做到不打鸟、不掏蛋。同时,他们发现有些益鸟,如黄雀、啄木鸟、大尾雀不会做窝;有些鸟呆几个  相似文献   

11.
<正>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地处太湖湿地区域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以"生态化"作为办校的四大宗旨之一,为培养未来生态型博慧人才,学校以"爱鸟?爱自然"为主题的师生共研特色课程应运而生。学校组织初中学生开展针对毗邻学校的太湖湿地鸟类生态多样性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将爱鸟、护鸟生态理念落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驻福建泉州市小记者王呈杰愁眉苦脸地报道:为了不让我输在起跑线上,妈妈从书店里买了各种版本的古诗读本,让我整天捧着书,"举头望明月,低头背古诗"。一到寒假,原来每天背两首诗的任务就增加到了五首。看着楼下快乐玩耍的小伙伴,我只能无奈地说:"白居易呀,《长恨歌》为什么不改成《短笑歌》呢?李白呀,《蜀道难》你就别去了,不行吗?"最后,我终于忍不住了,想出了一条偷懒妙计。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抽查我的背诵情况,我就把诗句写在手心里,忘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守望万鹤山     
秦朝 《沿海环境》2002,(2):15-17
许家三代人执着地守护着一座有白鹭栖息的小山 许家的护鸟之心引来了更多的白鹭 一座仅30多公顷的小 山竟聚居了25000多只白鹭,万鹭盘旋万鹤山成了当地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14.
鸟儿那婀娜多姿的体态,艳丽多彩的羽毛,婉转动听的歌喉,不仅给大自然平添声色,也给人们以美的享受。缘于此,许多名人对鸟一往情深,或养鸟或赋诗,或到林中观赏,无不倾注爱心。晋代诗人陶渊明,既是菊痴,又是鸟迷。有诗云:“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他在宅前屋后种了许多树木,让鸟也像人一样有个窝才感到安心。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感于双燕育雏的艰辛,写出了有名的《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  相似文献   

1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用这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登庐山感景而作的《大林寺桃花》来表达我到达波密时的心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当我真正走进波密以后,我发现,这首诗的意境远远无法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诗歌从源头《诗经》开始,所涉猎的范围就极为广泛。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除此之外,占有很大份额的一类便是怀念诗篇,有对远行之人的思念,更有对已故之人的悼念。这类诗值得人称道,无一例外地借用了一种手法——反客为主法,收到了意犹未尽的佳妙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源,叙述了鄱阳湖倏鸟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文,水质,动植物资源等。调查表明,保护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0℃以上,平均水温6.2℃,每年10月至次于3月的气温,水温和水深适宜候鸟越冬,水质较好,水陆动植物和鸟类资源丰富,有许多国家级保护鸟类,如白鹤,小天鹅等。文章最后呼吁,要切实保护好鄱阳湖这块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增划一些禁猎区,广泛开展爱鸟活动,形成依法护鸟  相似文献   

18.
角鸊(厂虎鸟) 繁殖于我国东北以北地区,冬季南迁时经华北抵长江下游、福建等地;国外见于整个全北界,见于我国的鸊(厂虎鸟)有5种。 鸊(厂虎鸟)是非常善于游泳、又善于潜水的鸟类,可以在水中停留30秒钟之久;出水面时,常常是先把嘴尖、鼻孔和眼睛伸出,以观察敌情。这种习性很象鱼鳖,因而俗称“王八鸭子”。鸊(厂虎鸟)喜欢生活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池塘、沼泽及宽阔的河流。一般单只或成对活动。啄捕鱼、虾、蟹和昆虫,也吃水草。 鸊(厂虎鸟)在水面上造的浮巢是引人注目的,它们将挺出水面的草茎弯折并相互搭叠编结,再用周围的水生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孩童时读此诗,如同唱山歌,一晃而过,其含意不清。六十年过去了,重读此诗,感到格外亲切。诗人不仅写了春晨鸟语花香的宜人景色,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夜间风雨声而忧花落,能以此心对待事物,日后立身社会,也必能关心民间疾苦,体贴  相似文献   

20.
江镕 《环境》2020,(5):72-75
正忆过往,九洲江入海口曾是鸟的驿站、鸟的故乡。那时,可常见一鹤排云而上、双鸟凌空轻舞。看今朝,老村场桃花岛又成鸟的家园、鸟的天堂。而今,亦可常观百鸟掠水鸣琴、万鸟压弯枝头。作为湛江迁徙候鸟的守护者、保育者;自然生态环境的呵护人、培育人,13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