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相反硝化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水养殖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具有节水、节地、高密度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的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处理技术是决定循环水养殖系统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利用常规水处理技术(生物过滤)可以有效去除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的氨氮、有机物和亚硝酸盐,使水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但常常造成硝酸盐的积累。文章综述了生物反硝化技术去除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一种新型的脱硝技术—固相反硝化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核心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臭氧在鱼类工厂化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设计了臭氧水处理系统和基于PLC水体臭氧浓度在线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气源为纯氧和空气产生臭氧在养殖水体的溶解和衰减过程,进行了纯氧气源产生臭氧设定浓度的鱼类消毒杀菌试验。结果表明:纯氧产生的臭氧适用于鱼类和水体的消毒杀菌处理,空气产生的臭氧适宜于氨氮、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处理;水产养殖中利用纯氧为气源的臭氧消毒杀菌处理过程中,建立精准的控制系统,可达到需要的实时检测和控制臭氧浓度,进行安全可靠的消毒杀菌处理。  相似文献   

3.
水处理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水质监测的精准性,使检测人员能够准确地检测水源中的污染物质,并且能够针对污染物质的特性来采取相应的污染物的处理措施,从而有效地实现水环境的净化,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在水产养殖中合理地使用水处理技术,为水产养殖企业提供优质的水资源.文章分析了主要的水处理技术,希望给予...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优势菌浓度高、活性好、防止微生物流失、节约成本等优点,在水产养殖行业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的种类、固定化材料及方法和应用于养殖水质调控的机理,最后对其在水产养殖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和存在问题进展望。本文可以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的水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闭合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中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及泡沫分离装置的水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对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去除率为93.58%,NH_4~ -N、NO_2~--N去除率分别为39.00%、38.10%,能明显提高水体pH和DO,对COD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连续运行24h,能有效控制养殖水体中的NO_2~--N浓度和异养细菌数量。泡沫分离装置出水口比进水口的NH_4~ -N、NO_2~--N和COD分别降低42.45%、24.71%、11.00%,能明显提高出水pH和DO;连续运行24h,对养殖系统中的NH_4~ -N和NO_2~--N有一定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采用智能控制对其进行实时有效控制从而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对智能控制的主要分支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系统进行讨论,介绍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水处理中实时控制的最新动态。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智能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实时控制,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建筑耗能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具体措施.同时指出:从能耗方式来看,供暖节能应该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从能耗的产生过程考虑,建筑运行阶段的动态节能(即系统节能)是节能工作的关键环节;从能量利用的实质上讲,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是节能工作的核心.为推动新形势下的建筑节能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为例研究地铁建筑节能潜力。深圳地铁环控系统的能耗约占到地铁系统总能耗的40%,屏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占总能耗的40%以上。分析深圳地铁的建筑能耗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节能技术,提出有效与经济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并对节能潜力具体进行分析。通过大系统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的变频节能改造,照明系统的LED节能改造,可实现整个地铁车站5.6%总电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计量供热系统的节能主要包括热源供热量的减少和热网输配能耗的降低两部分,水泵变频调速技术成为后者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本文从水泵变频调速的不同控制方式入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各自节能潜力,得到水泵变频调速方式对输配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为例研究地铁建筑节能潜力。深圳地铁环控系统的能耗约占到地铁系统总能耗的40%,屏电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占总能耗的40%以上。分析深圳地铁的建筑能耗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节能技术,提出有效与经济合理的节能改造方案,并对节能潜力具体进行分析。通过大系统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的变频节能改造,照明系统的LED节能改造,可实现整个地铁车站5.6%总电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空压机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动力源,其节能降耗备受关注。文中讨论了影响空压机能耗的因素,提出采用一种流量控制器IFC对空压机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采用IFC改造后,空压机系统彰显多种优越性的同时,系统压力降低、电力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计量供热系统的节能主要包括热源供热量的减少和热网输配能耗的降低两部分,水泵变频调速技术成为后者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本文从水泵变频调速的不同控制方式入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各自节能潜力,得到水泵变频调速方式对输配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天津工业系统全面推行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用科学管理降低成本,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降低物耗、能耗。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GDP能耗预计累计下降21%,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燃煤工业锅炉(运行)列入"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减排指标之一。针对当前我国工业锅炉节能减排方面存在运行效益不高、自控化水平低,主机辅机不匹配以及燃料与炉型匹配性能差,锅炉水处理不够重视等问题,从选用清洁燃烧技术、优化锅炉燃烧系统和加强管理力度,加强锅炉水处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活性污泥法为处理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鼓风曝气系统的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等。分析在保障污水处理厂可靠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利用和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三种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caseolarisL.)、秋茄(KandeliacandelL.Druce)和桐花树[Ageicerascomic ulatum(L.)Blanco],按15%、30%和45%三种面积比例构建红树林种植养殖系统,养殖动物为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 tus)。1a后,滩涂海水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的不同种植比例不同品种均能有效地降低水体中三氮、磷酸盐含量和细菌数量,增加水体溶解氧浓度;三种红树植物的植株个体形态、生长状况以及生物量变化均呈现增长趋势,氮磷的利用系数和循环系数海桑>桐花树>秋茄;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产量。红树林植物与滩涂海水养殖耦合的新型良性循环人工生态系统,能很好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的结合,是滩涂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降低原油成本。提高油井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从根本上说就是想办法用最低的能耗。产出最高的液量,降低采液单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当前我国重大能源总体要求。公共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之一,空调系统能耗是公共建筑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实验室建筑物空调采暖系统,对系统全年运行能耗的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实验室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最终针对能耗影响因素提出了节能改进措施。为实验室空调、采暖系统的节能降耗、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86-I0001
本刊通讯员: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发改委系统工作会议上,国家初步提出了2013年的全国节能目标,即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7%以上。2011年和2012年,发改委确定的节能目标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5%。对比之下,不难发现,2013年节能减排任务明晰,3.7%的节能目标相对更为积极。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降低了3.4%,与3.5%的年度目标相比,完成得很出色,并预计今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将达5%。  相似文献   

20.
埕海油田2011年节能监测电泵井8口,系统效率合格的有3口,不合格的5口,平均系统效率20.8%,其中一区所测井平均系统效率仅18.9%,处于较低水平,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2012年通过开展提高系统效率研究,对埕海油田潜油电泵举升工艺系统效率低和能耗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持续优化举升工艺设计,加强电泵井节能技术配套,试验应用低产液电泵井数控往复式潜油电泵采油技术,从而降低了整个采油系统的能耗,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2012年节能检测井平均系统效率32.17%,提高了11.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