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频发,原因在于二次线电压较低(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人们对触电的成因认识不足.往往错误地认为电焊机二次线是“安全”的.导致二次线致人死亡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进行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  相似文献   

2.
成因   电焊机二次线触电事故频发,原因在于二次线电压较低(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人们对触电的成因认识不足,往往锚误地认为电焊机二次线是“安全“的,导致二次线致人死亡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进行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  相似文献   

3.
薛福连 《安全》2007,28(11):51-52
我国国产电焊机电源为220/380V工频交流电,其空载电压为55-90V.焊工更换焊条、调节焊接电流、清理工件等,常常带电进行.再加上电焊机和电缆室外工作受风吹、日晒、雨淋、粉尘的腐蚀等影响,绝缘易老化变质,容易出现漏电现象.因此,电焊操作中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本文对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薛福连 《安全》2009,30(6):44-45
在电焊作业现场常发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隐患,如电焊作业时焊工不戴专用手套、电焊机的引出线接头或绝缘破裂导体裸露、引出线接线柱裸露不加护罩、引出线直接搭在金属栏杆或扶梯上、引出线拖拉在地面积水里甚至直接扔到深水里而且焊工还站在水里作业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产电焊机电源为220/380V工频交流电,其空载电压为55-90V。焊工常常带电进行更换焊条、调节焊接电流、清理工件,加之电焊机在电缆室外工作受风吹、日晒、雨淋、粉尘等腐蚀的影响,绝缘层易老化变质,容易产生漏电现象。因此,电焊操作中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本文将对触电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电焊机触电事故主要是在使用电焊机进行电焊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焊接环境、非正常防护、不正确操作等原因造成的触电.每一起触电事故都伴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现场也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7.
王敏 《安全》2009,30(7):39-40
电焊作业中操作者每时每刻都要同电打交道,故危险因素较多,触电伤亡事故屡见不鲜。本文以普遍使用的手工电弧焊为例,谈谈电焊机在空载状态下,二次侧输出电压正常时,其焊接回路致人触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的生产检修中,电焊作业频繁,电焊机的二次电压易被忽视(60V-70V),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30mA,就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危险。鞍钢曾出现过5次由于电焊作业引起的触电工亡事故,现简介如下。 一、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①1958年8月9日,发电厂电焊工王某,男,27岁,在锅炉炉膛内焊接水排管作业时,因天气炎热只穿薄汗衫,汗水浸透全身,在交换焊条时,手触在焊把上,经抢救无效触电死亡。原出:没有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由于环境及人体潮湿,使入体电附的阻值降低,当手接触到焊把的带电部分时,身体的其它部位对…  相似文献   

9.
秦序刚 《安全》2005,26(5):49-50
在电焊作业现场常发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如电焊作业时焊工不戴专用手套、电焊机的引出线接头或绝缘破裂导体裸露、引出线接线柱裸露不加护罩、引出线直接搭在金属栏杆或扶梯上、引出线拖拉在地面积水里甚至直接扔到深水里而且焊工还站在水里作业,当安监人员制止、纠正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时焊工及相当一部分检修工的回答既简单又统一:"这个电不打人".  相似文献   

10.
在电焊作业现场常发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隐患,如电焊作业日寸焊工不戴专用手套、电焊机的引出线接头或绝缘破裂导体裸露、引出线接线柱裸露不加护罩、引出线直接搭在金属栏杆或扶梯上、引出线拖拉在地面积水里甚至直接扔到深水里而且焊工还站在水里作业等。当安监人员制止、纠正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时焊工及相当一部分检修工的回答既简单又统一:“这个电不打人”。电焊机负荷侧电压真的不会伤人吗?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是缺乏电气专业技术知识的错误认识。笔者通过以下  相似文献   

11.
电焊机在工业企业使用很广,而且种类很多。其中,最普遍的是接触焊和电弧焊。交流电焊机和接触焊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焊变压器。接触焊一般是固定设备,其变压器二次例均具有低电压、大电流的特点。交流电焊机变压器二次侧的空载电压一般约60~75伏。当焊铅与工件之间产生电弧时,二次侧流过几十至数百安的大电流,而焊钳与工件之间工作电压维持在30伏左右。电焊弧燃烧时,由于工作电压仅30伏左右,一般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当电弧熄灭,特别是更换焊条时,焊件与工件之间的电压为70伏以上时,对人有触电的威胁。所以必须要求电焊工使用电…  相似文献   

12.
在电焊作业现场,常出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如电焊作业时,焊工不戴专用手套;电焊机的引出线接头或绝缘破裂导体裸露;引出线接线柱裸露不加护罩;引出线直接搭在金属栏杆或扶梯上;引出线拖拉在地面积水里甚至直接扔到深水里,而且焊工还站在水里作业。当安监人员制止、纠正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时,焊工及相当一部分检修工的回答既简单又统一:“这个电不打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因漏电而造成的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电气火灾和设备烧损等事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1986年全国工矿企业中因触电而死亡的事故数占工伤死亡事故数的8.5%,其中在低压线路中的触电死亡事故,占触电死亡事故的85%。目前,我国因触电而死亡的人数约为1人/1亿kwh,比美国、德国、日本高20倍。因此,发展漏触电保护技术,推广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生产实践中关于电弧焊作业在人身安全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归纳出重点针对工矿企业和野外作业的十种主要的触电事故因素,分别为:电焊机机壳漏电触电、人体触及电源触电、二次侧异常电压触电、特殊作业点触电、电焊机空载电压触电、不规范焊接回路触电、电焊机误接高电压电源触电、特殊焊接对象焊前处理不当触电、个人防范欠缺触电、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触电,对其逐一地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250伏安、220伏隔离变压器是近7、8年问世的产品,对电动工具有隔离触电的作用。但在去年10月,我厂有一名工人在一台隔离变压器上,同时启动两台6毫米的手电钻时,却发生了触电事故,因抢救及时才未造成人身伤亡。 这次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呢? 事故后,有关人员对隔离变压器和手电钻的绝缘进行了摇测:隔离变压器的绝缘良好,但发现其中一台手电钻转子铜头的一极漏电,另一台手电钻的另一极炭刷接头铜线蹭外皮也漏电,而且故障点都在开关内侧。当操作者每只手各持一台手电钻同时启动时,造成双手触电。 为了把事故分析搞活一点、形象一点,我们请了两位工…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上海徐汇住宅公司六队工人在斗车卸料时,不慎将混凝土震动器的电线压断。线头触碰在钢模板上,幸亏使用了浙江萧山开关厂生产的漏电保护器,才避免了一次多人触电事故的发生。工人们说,漏电保护器救了我们的命。 这种保护器有漏电(触电)、短路,过载三种保护性能。适用于移动作业电动工具(混凝土震动器、电钻等)。可防止因潮湿漏电和绝缘损坏等引起的人身触电和设备事故。漏电保护器救了命@丁伟聪  相似文献   

17.
刘佳 《劳动保护》2012,(7):74-75
两起触电事故经过 案例1 2009年5月25日13时,李元龙在北京市朝阳区某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地沟内修理微型客车时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时现场位于汽车修理厂地沟内,地沟上方有一辆微型客车,微型客车车头金属框架已变形.经现场人员介绍,当时李元龙等人正在对微型客车车头处进行修理,在地沟南侧有一台电焊机,电焊机一次侧交流额定电压为380 V/220 V,电焊机焊把线有破损处,且无出厂铭牌.  相似文献   

18.
(1)在雨天不得进行露天施焊。 (2)在高处作业时,焊接电缆不准放在电焊机上,横跨道路的焊接电缆必须装在铁管内,以防止被压破漏电。事先检查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品。操作者必须系好安全带。 (3)严禁将焊接电缆与气焊的胶管混在一起。 (4)二次电缆不易过长,一般应  相似文献   

19.
正因多雨引发触电事故并非个案,近年来,城市路灯杆、广场景观灯箱、绿化带灯箱雨天漏电电死人的悲剧时有发生。2016年7月,在武汉、南昌等城市,6天里有6人在蹚水时触电死亡;2013年8月,郑州一周内连下两场大雨,有4位行人触电身亡……众所周知,夏季,国内部分城市易遭受水灾并出现内涝现象,大家要避开容易触电的电线杆、公交广告牌、路灯;尽量避开积水严重路段,以防电线掉落水中等。  相似文献   

20.
张某和王某是某运输装卸公司派驻A厂的员工。2001年7月30日上午,二人配合A厂设备安装公司进行分场07工段新浓密机的安装。一上班,王某就将焊把线送到二楼新浓密机处,而张某则将接地线拿到一楼电焊机处。此时,A厂设备安装公司的工人尚未到场。张某为了抓紧时间,自作主张将接地线接到电焊机上,然后又挂接到浓密机上,一会儿工夫就已经接好了两台电焊机。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其中的一台电焊机一次线圈破损漏电,使得电焊机接地线带电,同时导致浓密机整体带电,此时王某刚好把焊把线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