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军  高世刚  万昊  李炜 《环境保护》2021,49(6):39-42
“无废电网工程”建设是建设“无废城市”和“无废社会”的细胞工程,是电网企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本文在阐释“无废电网工程”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无废电网工程”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固体废物管理处置工作现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框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创新、推动“互联网+无废电网工程”产业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电网企业“无废电网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际“无废”经验及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小化固体废物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建设“无废城市”成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虽然国际上通常将“无废”作为固体废物或资源管理的目标,与我国的管理理念存在差异,但是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迈向“无废”过程中的部分举措值得借鉴。本文梳理了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世界“无废”格局及欧美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并从按发展阶段梯次构建“无废城市”、培育市场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更有效地管理危险废物,促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应用低废技术和无废技术。过去几年,在技术书刊及技术报告中不断地出现“低废技术”和“无废技术”这两个术语,甚至专家们也常把它们作为同位语来使用。因为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已在工业上应用了无废技术,所以,本文只使用低废技术这个术  相似文献   

4.
王芳  乔鹏 《世界环境》2022,(4):30-32
<正>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其中把“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工作作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生活领域源头减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试点期间,各试点城市陆续出台了社区、机关、商场、景区、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来,“无废城市”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工厂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是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载体之一,从工厂角度出发研究“无废”建设工作,可助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无废工厂”的概念、分类的理论探究,以及对“无废工厂”实践成果的梳理,总结经验,为我国未来“无废工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单元和重要动力,是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支撑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载体之一。在园区层面研究“无废”建设工作,可助力实现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本文通过对“无废园区”概念和内涵的研究,提出了我国“无废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建设内容,并构建了以“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核心,政策、市场、技术和信息为支撑的“无废园区”建设概念模型,为我国“无废园区”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协同推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城市层面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部分省份和有关区域也在积极探索省域和跨区域层面“无废城市”建设。为了提高固体废物治理水平,最终实现“无废社会”,迫切需要在国家战略高度系统研究点线面协同推进策略,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从不同维度有序开展。为此,本文梳理了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对城市层面“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短板进行了分析。对标“无废社会”终极目标,提出应从城市、省域、区域三个层面协同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并提出了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策略,最后提出了将“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目标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循环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废城市”建设可以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于在城市整体层面实现碳减排十分必要,且二者在目标和路径上具有协同性,应协同推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然而,目前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存在融合度不足、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固废处理处置排放偏高以及相关碳排放理论与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的关系和协同推进的问题,估算“无废城市”建设产生的碳减排效益和潜力,识别“无废城市”建设中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无废城市”建设与碳减排协同推进的发展目标以及政策建议,为切实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数字化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新形势、新赋能,提出了“无废城市”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以及加快构建智能化固废治理全过程监管体系、固废领域互联互通信息化平台体系、固废治理协同管理平台和推动智能化应用培育等重点任务,为推进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龚黎华  沈洁 《环境保护》2022,50(5):68-70
<正>“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了破解固体废物管理难题的思路。至此,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部署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省份。浙江省安吉县积极响应,全面吹响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冲锋号,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在县域内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新构建“无废村庄”“无废乡镇(街道)”“无废县城”“三级递进”管理体系,同时在此框架下,围绕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危险废物五大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创新设立“七模式”管理,  相似文献   

11.
黄丹雯 《环境》2022,(9):38-39
<正>雨后的鹏城,天空湛蓝,白云悠悠;傍晚时分,绚烂的晚霞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致力于争当“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深圳,不仅是奋斗拼搏追求理想的“造梦场”,更是天蓝地绿环境优美的“花园城”。作为国家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深圳市全方位践行“无废”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搭建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轮”驱动建设体系,重点补齐固废处置能力短板。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形成固废减量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徐州丰县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当地大宗固废产量大、种类多,在“十三五”期间初步形成了“一基地三园区”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产业布局。在现场勘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丰县当地社会经济产业发展水平及大宗固废产生与消耗情况,提出了探索建立“东部地区城市圈大宗固废建材化高值综合利用”和“淮海经济区农林废弃物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的分级分质综合利用”2种典型示范,同时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为当地及类似地区开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中国低废无废工艺现状中国的工业污染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是由于资源、能源的浪费造成的,因此,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早在50年代就明确指出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70年代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在发展工业生产的同时,要解决好“三废”的污染问题,并且明确指出,开展综合利用除害兴利是防治污  相似文献   

14.
本刊在今年第六期“国外动态”栏目发表了“日本废家电的再生利用动向”一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对废家电处置的概况及今后再生利用的动向,这一内容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兴趣。现继续发表与此相关的文章,内容则主要介绍日本废家电的回收利用新技术,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5.
“无废城市”作为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我国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改革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其试点及推进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国内“无废城市”的试点与发达国家的“无废社会”建设实践,发现我国试点实践存在着战略规划与长期设计延续性不足、政策传递与执行不彻底、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企业责任制与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创新驱动与技术保障不到位、居民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实践基础上,从构建长效机制、加强技术创新、落实部门协同、增强公民参与、引入社会力量等层面,构建涵盖固体废弃物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助推“无废城市”全域均衡推进。  相似文献   

16.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有利于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推动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自2020年,嘉兴市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以来,扎实推进五大类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了一系列问题,仍需在优化顶层设计、推动源头减量、建设收运体系、统筹处置能力方面进行完善,持续推动五大类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最终实现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方林苗 《环境保护》2022,(23):29-31
<正>浙江省绍兴市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座地市级城市,是兼顾一、二、三产业,偏重工业的综合性城市。2019年4月,绍兴市入选国家首批“11+5”个“无废城市”试点城市,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建设试点,率先迈开“无废城市”建设的步伐。四年来,绍兴市坚持四“高”并举,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一条重要的措施是大力发展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无废、低废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学会和黑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于1985年7月9日~13日在哈尔滨市联合召开全国首届“无废技术”学术讨论会,会上交流学术论文53篇,并对推广这项技术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无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实现无废、低废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改革传统工艺技术,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原料,采用无污染、低污染的工艺并对最终排放物尽可能地回收利用,还可发展闭合工艺圈、封闭循环等,加上妥善的管理,达到无废、低废的目的。会议还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若干政策规定(初稿)”、“成立中国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协会的倡议书”和协会章程(讨论稿)。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并一致通过了这一倡议。通过这一学术讨论,将有助于无废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 ,南京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由南京绿源废弃物再生研究设计院和利鹏化工完成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造油漆技术”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在仔细审阅研究报告和听取课题组汇报的基础上 ,到生产车间实地查看了生产过程 ,经充分讨论认为 :针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中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问题 ,开发出利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造油漆技术 ,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得到了再生利用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 ,社会效益显著 ,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南京市日常生活垃圾中废塑料泡沫垃圾每年达 1…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煤矸石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基于“无废城市”建设理念和经验提出了煤矸石“无废”化目标。在分析我国煤矸石产生、分布及理化性质的基础上,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污降碳2个方面论述实现煤矸石“无废”化的必要性,阐述实现我国煤矸石“无废”化的政策基础、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在建设绿色生态煤矿、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水平、研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制定煤矸石综合利用产品标准4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快实现以井下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充填、采坑以及塌陷区回填生态修复为核心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化应用;构建“发电—有用(价)组分回收或利用—高性能建材或农业应用或矿井充填”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实现煤矸石中多组分梯级分质高值化利用,以保障我国煤矸石“无废”化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