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BOD过程及硝化作用 水中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好气分解过程中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叫微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BOD。这一生化反应过程大体上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在第一阶段内,被氧化的主要是含碳元素的易干氧化的有机物质,所以也称为含碳物质氧化阶段。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第二阶段中,被氧化的主要是含氮的有机物,且必须要有硝化菌类参加反应,氧化  相似文献   

2.
简介生化需氧量(简称BOD)是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生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分解速度随温度而异。目前国内外均以20℃下,在有充分溶解氧存在时,1升水培养五天所需要的氧作为指标,简称BOD_5。在实际测定时,只有某些天然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BOD_5小于4毫克/升,可以直  相似文献   

3.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Demand简称BOD)是水样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经好气生物氧化所消耗氧的量.从动力学角度考虑,用来描绘氧利用率的数学模式应为一级反应式,生物氧化一级反应的理论,是基于化学扩散和化学反应现象都用一级反应式表示这一事实.若在时间t时有机物的浓度为L,则  相似文献   

4.
BOD是水中好氧性微生物在利用有机物为食料的增殖和呼吸过程中所需要的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早在1913年,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就把BOD正式确定为水质有机污染的指标,并提出5日(65°F)生化需氧量即BOD_5,作为评价水质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现行采用的20℃ BOD_5  相似文献   

5.
采用活性污泥曝气法降解前后COD差值的方法,进行了BOD快速检测的研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其适宜检测条件为:降解时间180 min;污泥量5 mL/100 mL;pH值7.0;温度25℃。模拟废水检测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5次测定的相对偏差小于6.5%,在BOD浓度为0~500 mg/L范围内,微生物降解前后COD差值与BOD5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8。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微生物降解前后COD值,实现快速BOD检测的目的,同时,也可实现COD和BOD一体化检测,这将是今后COD和BOD检测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 兼氧 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生产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处理后废水的BOD5和CODCr去除率达95 %以上 ,出水BOD5平均值为 5 8.5mg/L ,CODCr平均值为 30 4mg/L ,pH =6~ 9,达到排放标准 ,并生产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厌氧-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生产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后废水的BOD5和CODCr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BOD5平均值为58.5mg/L,CODCr平均值为304mg/L,pH=6~9,达到排放标准,并生产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大肠埃希氏菌、热带假丝酵母、枯草芽胞杆菌以及3种菌株间的混合菌等淡水微生物菌株,利用有机改性溶胶-凝胶包埋法在载玻片上分别固定不同淡水微生物菌株和氧猝灭荧光探针,制备出不同光化学BOD微生物传感膜,与光纤BOD测定仪耦合成光化学BOD微生物传感器.比较了单株菌、混合菌不同光化学BOD微生物传感器的荧光响应行为、重金...  相似文献   

9.
Fenton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针对染料中间体废水具有COD高、BOD5/COD低和具有生物毒性的特性,采用Fenton氧化-水解酸化-好氧组合工艺进行染料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废水经Fenton氧化及水解酸化工序后,废水的BOD5/COD值由0.03升高至0.48,经好氧生化工序处理后的出水COD和BOD5浓度分别达122.6 mg/L和54.6 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该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达94%.  相似文献   

10.
一、BOD反应动力学理论 过去有关BOD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化物BOD的一级动力学概念。一级反应方程式是表示BOD试验过程的一种十分方便的方法,它仅用最终BOD Lo和反应速度常数K两个参数,而且就工程意义来说,它完全符合要求,因此一级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现行国标BOD测定方法需时5天,不够迅速及时。为克服BOD测定需时较长的缺点,近年来采取提高培养温度来缩短分析周期的研究报道增多。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增温法测定BOD的可行性,并计算出不同培养温度下,消耗等同于BOD_5的有机物量所需的培养时间。试验选用的培养温度为32℃,相应培养时间为2天,记作BOD_2~(32)。  相似文献   

12.
MSW(城市固体废物)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是一种较新颖的方法。在系统分析现有填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将强制通风好氧和渗滤液循环2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MSW好氧生物反应器。考察了NH3、CH4、CO2、pH和温度等因素,并监测分析了渗滤液中的COD、BOD5、Zn2+、NH4+和NO3-等指标,旨在研究其中垃圾的降解及渗滤液中COD、BOD5、Zn2+、NH4+和NO3-的去除情况,探讨该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和渗滤液相关参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渗滤液中COD、BOD5、NO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34%、94.58%和99.9%,对其中的Zn2+也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并应用于污水BOD的检测。优化了MFC型BOD传感器的检测条件,分析了传感器进行污水BOD检测的特征。结果表明,以A2/O污水处理工艺中厌氧段污泥进行接种,双室MFC型BOD传感器2周内完成启动,所产电流达到稳定。传感器的最佳检测条件为外接电阻500Ω,添加缓冲溶液并维持待测水样pH为7.0,添加35 mg/L的L-半胱氨酸作为吸氧剂维持阳极室厌氧环境,阴极室富氧水流量为20 mL/min。利用MFC产生的电流峰值准确检测污水水样BOD浓度,传感器检测范围为10~50 mg/L,检测时间小于3 h;利用MFC产生的电荷量准确检测污水水样BOD浓度,检测范围为10~100 mg/L,检测时间小于10 h。利用MFC电流峰值和电荷量检测污水水样BOD浓度,偏差均小于15%,传感器运行稳定,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14.
MSW(城市固体废物)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是一种较新颖的方法.在系统分析现有填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将强制通风好氧和渗滤液循环2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了MSW好氧生物反应器.考察了NH3、CH4、CO2、pH和温度等因素,并监测分析了渗滤液中的COD、BOD5、Zn^2+、NH4^+和NO3^-等指标,旨在研究其中垃圾的降解及渗滤液中COD、BOD5、Zn^2+、NH4^+和NO3^-的去除情况,探讨该生物反应器对垃圾和渗滤液相关参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渗滤液中COD、BOD5、NO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34%、94.58%和99.9%,对其中的Zn^2+也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缺氧/好氧工艺的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对处理效果特别是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液和污泥合并回流,当回流比从R=4到R=7时,均能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TN去除率达到75.4%以上,出水TN〈10mg/L。而回流比的变化对B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当BOD污泥负荷从0.096kg/(kg·d)降低到0.063ks/(kg·d)时,对TN和BOD的去除率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16.
目前BOD的测定方法大都采用20℃、5天培养,其缺点是时间太长。因为生化需氧反应。在各阶段的发生及反应速度与有机物的种类、浓度、无机盐类、水温、pH值、微生物的品种数量等因素有关。本文采用提高温度缩短时间的方法,做了一些探讨性的实验和运算,找到了BOD_5~(20)与BOD_1~(37)的内在联系,达到了快速测定BOD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接种液种类、空白 BOD5大小、接种液最佳添加范围等方面对 BOD5测定进行探讨 ,提出以接纳工业废水的河水作为最佳接种液 ,雨季时以土壤浸取液更适合。探讨了接种液空白值对 BOD5标液和工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 ,河水空白应控制在 0 .1~0 .8mg/ L,土壤浸取液空白控制在 0 .0 1~ 0 .1 0 mg/ L为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间歇处理和连续处理实验,探讨微波技术对沼液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和激素喹乙醇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沼液在微波间歇处理中,最优反应时间为40min。此条件下沼液中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6%、49%、48%和70%;微波可显著提高可生化性,BOD5/COD值达到0.37。微波一好氧处理系统中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和93%,明显优于单独好氧处理。沼液微波连续处理中,最优HRT为90min,此时喹乙醇、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4%、45%、50%和74%;BOD5/COD值达到0.34。微波.好氧处理系统中COD与氨氮的去除率均为90%,优于单独好氧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BOD5考核样品的测定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时常出现一些不理想的分析结果。通过确定考核样品的CODcr值与其BOD5值之间的关系,预测其BOD,值,以此预测值来确定恰当的稀释倍数,并对不在最佳状态的测定值进行合理的校正等,可以有效地提高BOD,考核样品的成功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普通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用SBR作为反应器,分析了高径比、污泥容积负荷以及营养比例(BOD5:N:P)等因素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径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污泥容积负荷越高、碳氮比正常、磷源缺乏越易诱导好氧颗粒污泥的骨架丝状菌的生长,可以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提前形成,但是越易引起粘性膨胀的出现.在高径比为38;6,污泥容积负荷为1.67 kg/(m3·d).BOD5:N:P为100:5:1,沉淀时同为2 h时,其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时间为17个周期,成熟时间为23个周期,粒径为2~3 mm,平均污泥沉降比(SV)为29.0%,对模拟废水COD的平均去除率达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