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电梯按钮作为典型的传播途径被广泛关注。2020年3月2日,首台无接触电梯按钮终端在安徽省高新区正式投用,借助这项"黑科技",乘梯人可以在空气中完成楼层选择操作,无需接触实体按钮,避免"人-物-人"式的交叉感染。据了解,该终端由合肥高新区种子基金、中科创星投资企业安徽  相似文献   

2.
文宣 《防灾博览》2021,(3):40-41
近日,一名13岁男孩因电梯故障自救失败坠亡的消息刷屏网络,引起人们对电梯安全的讨论.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电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置.然而,频频见诸报端的"吃人电梯"事件,也让舆论热议电梯安全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电梯在大中城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电梯事故也就多了起来。据有关方面统计,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每年发生的重大电梯伤亡事故都在10起左右。 当然,电梯作为一种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是难免的。但在发生故障时,电梯乘客的不同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有时乘客的错误举动会导致惨痛的伤亡事故。所以,防止电梯伤亡事故的一个要害  相似文献   

4.
访日见闻     
2002年10月9日我们一行10人由上海虹桥机场乘中国民航CA929次国际班机起飞,历时两小时40多分钟到达东京成田机场,开始为期十天的日本活断层学习与交流活动。机场与地铁站相连,非常方便。第二天我们从东京乘新干线列车去静岗,在东京站候车时到附近走了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疏散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高层建筑数量剧增,其所面临的安全疏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高层建筑火灾中,楼梯疏散是人们常推荐使用的逃生工具,但是它存在疏散时间长的弊端。高层建筑拥有一定数量的电梯,充分发挥垂直交通的优势,已经成为“9.11”之后国际火灾科学研究的热点。事实上,在过去发生的火灾案例中,已经有许多人员利用电梯来进行安全疏散。选取某高层住宅火灾为研究案例,采用电梯疏散ELVAC模型和楼梯疏散SIMULEX模型,分析了电梯数量、人员分布等对电梯疏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楼梯和电梯相结合的混合疏散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地震作为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灾害之一,其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尤为重要。遇到地震时,很多人员会被困在电梯中无法逃生,造成巨大的人身安全财产损失。因此,研究电梯地震预警方法及应急处置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第四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旨在探讨电梯地震预警方法及应急处置系统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梯地震预警及应急处置方案,以期提高电梯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7.
元元 《防灾博览》2011,(5):89-89
1.保持镇定,并且向大家解释电梯不会掉下电梯槽,电梯槽有防坠安全装置。2.利用警钟或对讲机、手机求援,如无警钟或对讲机,手机又失灵时,可拍门叫喊,也可脱下鞋子敲打,请求立刻找人来营救。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疏散安全性及提升其疏散效率的策略,将某一栋26层装配式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it建立其物理实体模型,结合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和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对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疏散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况下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对安全疏散的影响,并探讨电梯协同楼梯疏散策略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结果表明:考虑火灾烟气蔓延影响下,晚上高层住宅内人员将在8 min完成疏散,超过了安全疏散允许时间6 min;电梯协同楼梯疏散时,电梯的最佳停靠层为23层,使用电梯人员比例最佳为80%,疏散总时间约为6 min,相较于仅使用楼梯疏散时,疏散效率提升了约15%,表明电梯协同疏散效果提升显著,可为高层住宅应急疏散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防苑》2006,(3)
24岁的安得里亚娜从大学毕业后就坠落爱河,不久便嫁给了在新泽西工作的威尔逊,住进了一幢高层公寓楼,做了一位全职太太。上月初的某天晚上,安得里亚娜参加了一个朋友聚会后回家。她走进了电梯里,关上了电梯门,按下了上升至14层的按纽,可是电梯并没有按照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说空难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还很难应对,那么相对而言海难就很容易自救。笔者写此文时,还特意从大连乘滚装客货船去了一趟烟台,对文中船上所述加以印证,加上笔者曾是职业船员,除书本上的救生规则、救生知识外,现实中还有许多机动灵活的自救方式方法和诀窍,如同生命的新曙光,能为遇海难者打开一扇生命之门。  相似文献   

11.
程俊松 《民防苑》2009,(4):20-20
一.电梯出故障停止运行时 1.要保持冷静: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如乱蹦乱跳等,要调整呼吸,尽量平稳、缓慢地吸气与呼气。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要比陆地大得多,海洋中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人类虽然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向大风大浪的海洋进军了。最初只是独木舟,在近海航行,登上沿海的岛屿活动。人类大规模地为征服海洋而与风浪作斗争、搏击于浩瀚的大洋巨浪间,应该是始于1405年我国明朝的郑和率舰队通使“西洋”。郑和舰队遍历南亚各地,此后的28年间,七下“西洋”,曾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是世界上最早的远洋舰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冶金企业专用母线负荷种类多、分布不均、规律性弱等特点,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SOM)对模糊聚类法进行改进,以选择待预测日的相似日,通过db4小波对相似日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去噪和重构处理后作为后期预测模型的训练样本;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chao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PSO)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算法的惩罚参数和核函数覆盖宽度进行优化,构造了基于CPSO和LSSVM的母线负荷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负荷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降低到1.998%,预测精度达到了97%,提高了专用母线负荷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产生重力仪零点漂移的原因,指出了目前零漂改正的几种方法。根据大量流动重力实测资料,分别用统计和最小二乘方法求解了国家地震局系统所使用的7台Lacoste-G型重力仪的零漂量级,不同漂移改正方法对比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的线性漂移率进行掉格改正效果最好。这对了解每台仪器性能,合理进行漂移改正,提高观测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骨折。一旦发生,患者、家属、路人及时采取入院前的应急措施至关重要。心绞痛这是冠心病患者易于发生的急症。发病时胸前区呈阵发性疼痛,历时1~5分钟。一旦发作,立即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待症状缓解后就医。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症状是,突然在心前区发生持续性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乏力,甚至昏厥。症状和后果比心绞痛严重得多。此时,必须让病人安静躺卧,切勿惊慌失措,可先服安定片,止痛片,同时呼叫120急救车急救。切忌乘公共汽车或扶病人步行去医院。心力…  相似文献   

16.
渝纹 《防灾博览》2002,(5):26-27
当人们逐步富裕起来时,特别是衣、食、住都有了保证,“行”将是走遍天下去旅游。 经济学家说:旅游是在有了闲暇时间和富足货币后的一种高档消费。 社会学家说:旅游是人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之余所购买的一段休息调整的时间。 旅游学家说:旅游是走进自然,是人与自然全身心地置换,是享受一段绿色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分配垂直各疏散路径的人群流量,通过分析垂直升船机的结构特征,确定升船机综合使用电梯与楼梯进行垂直疏散的可行路径,分别计算从电梯向最近出口疏散、经楼梯向上游平台疏散、经楼梯向下游平台疏散等三条路径上的疏散时间,取三者较大值作为升船机垂直疏散时间,并以此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运用粒子群算法,仿真求解使用楼梯比例及向上游平台疏散比例等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停靠高程∈[62,128]m时,楼梯使用比例可适当增大,使用楼梯向上游疏散比例为0;停靠高程∈[128,147]m时,楼梯使用比例可进一步增大;停靠高程∈[147,175]m时,楼梯使用比例可适当减小,使用楼梯向上游疏散比例为1,经流量分配后疏散时间被有效缩短。  相似文献   

18.
雨中游漓江     
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出差路过桂林,一下火车就急忙乘出租车到漓江一日游的旅行社,办完手续,就等着领略漓江风姿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出了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构损伤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固有频率变化率为特征向量,利用有限的荷载和动力响应数据,便能得到良好的结构损伤识别效果,弥补了传统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不敏感的缺陷,克服了其他动力参数数据采集误差大的问题。数值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一个12层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识别结果与实验现象基本吻合,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和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寻找生命     
地球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然而宇宙无边无际,各种星球无穷无尽,谁也不能断言,茫茫宇宙间就没有其他生命存在了。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找到其他生命正是我们人类的宿愿。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目前人类还没有力量到非常遥远的星球去探索,去寻找存在于那些星球上的生命。可是在太阳系,在现代科技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科学家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寻找生活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惠更斯登上土卫六继人类登上月球、机器人探测器造访火星之后,2005年1月13日,人类的惠更斯号探测器第一次登上了土卫六这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