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测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地铁火灾及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引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测技术发展,专注于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和检测、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火灾实验及模拟、复杂地铁火灾  相似文献   

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致力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估、风险检测和安全论证研究。深入开展火灾实验及模拟技术、复杂车站及隧道通风排烟新型技术、人群疏运及疏散仿真技术、地铁施工围岩稳定性模拟及实验技术、地铁工程风险检测技术、地铁安全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测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地铁火灾及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引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测技术发展,专注于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和检测、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火灾实验及模拟、复杂地铁火灾通风排烟、大客流疏运监控预警及疏散仿真、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施工围岩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风险评估技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营前、运营等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建立了地铁全过程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其中《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等6项标准获得了 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三等奖。施工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体系、试运营前安全检测技术、大客流疏运安全评测方法、车站疏散能力评测技术等相关技术在全国46个城市、500多条线路上广泛应用,并向非洲亚的斯亚贝巴轨道交通出口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规范和指导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安全运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防灾系统安全性测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于线路开通后的人员防护至关重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用于在线评判事故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防灾安全性能,检测内容基本涵盖FAS系统、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风排烟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防灾系统安全性测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于线路开通后的人员防护至关重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用于在线评判事故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防灾安全性能,检测内容基本涵盖FAS系统、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疏散指示系统、闸机、屏蔽门、PIS系统、应急  相似文献   

7.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组织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5月16日至7月27日,受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市地铁二号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委托,中国安科院交通安全研究所先后在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工程、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昆明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昆明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呼和浩特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展了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测试采用了中国安科院研制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防灾系统安全性测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于线路开通后的人员防护至关重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用于在线评判事故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防灾安全性能,检测内容基本涵盖FAS系统、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疏散指示系统、闸机、屏蔽门、PIS系统、应急照明、供电切非、电梯、自动扶梯、警铃、应急广播等系统。该技术实现对各系统的防灾功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轨道交通深埋站点火灾安全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区域地下集运系统区间防排烟设计研究、地铁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研究、地铁安全评价等方面完成了十余项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在广州、深圳和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这些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领域有:城市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垮度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规律;地层位移与变形安全性评价模型和…  相似文献   

11.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20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12.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19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因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工期紧、风险大以及施工管理与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易发生工程安全事故与质量隐患,传统的人为监督的技术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现状、研究内容与应用实践情况进行介绍,重点研究了质量安全管理业务分类、内容及工作流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软件体系架构以及基于"云计算"的硬件与网络体系,并通过广州地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了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用与管理的方法,为其他城市组织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安全防范工程技防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工程技防系统的建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目前国内还未颁布实施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设计国家类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工程技防系统构成、功能、设计方案成为难点,本文结合目前的国家类、地方类关于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设计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工程技防系统方案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是由安全防范、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成的综合运用系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充分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形势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建设的影响情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防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是由安全防范、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成的综合运用系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充分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形势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建设的影响情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安防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分散、时效性差、参建单位协同工作能力弱以及安全预警数据支持差等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与信访管理平台”,并开发集成“广州地铁视频监控系统”与“广州地铁门禁管控系统”,以求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工程的应用表明,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预警预报,并可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依托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监控预警技术和装备研发研究内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智能监控分析识别集成装备、人流密度及行为分析软件系统;建立了基于拥挤指数模型、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等技术的大客流风险预测及分级预警模型;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用CNKI、Web of Science及EI数据库中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密切相关的4 219篇文献,应用Endnote引文管理软件及VOSviewer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文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研究成果呈快速增长趋势,领域内作者合作已初有进展;研究逐渐从事故预防等传统领域向客流控制等细化研究领域转变;领域研究热点可划分为设备与基础设施安全、乘客行为与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对与安全预警、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安全4个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地铁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信息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基于传统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论述了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和总体思路,介绍了南京地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主要模块的建设实践,将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应用于南京多条线路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与应急管理,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信息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研究结果可为同行提供技术层面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