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安全教育已成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构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目前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即将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校园安全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安全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自身安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一书以中职学生为教育对象,探讨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该书共9章,第1章是校园安全,包括校园体育安全、设施安全、校园暴力、财产安全等内容;第2章是食品安全和疾病预防,包括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如何预防个人疾病。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内容观点陈旧,教育手段单一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培养学生健全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也带来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上的挑战。安全的校园环境、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谐的人际交往是进行一切教育和管理的基础。与此同时,保证高校安全稳定也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立德树人的重要主题。因此,学校应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将新时代的安全观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帮助其提升危险识  相似文献   

4.
正全世界大部分高校都会针对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大学生不管是在校园中,还是将来离开校园走向社会,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大学生,就能够运用所学安全知识合理应对,从而提高自身安全保障系数,并且还能够为社会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若是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安全教育,大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恐惧或者惊慌而导致处置失当,从而增加安全风险。在我国高校体系中,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变革,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校园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尤为突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高校的基本职责之一,通过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和犯罪行为对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自国家教育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大多已经开展了"融入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教学改革",这一改革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将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自护自救技能训练、正当防卫等安全知识技能与大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既体现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特色,促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和方法,也提高了大学生应急避险的素质和技能。《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全书共7章。第1章论述生命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底蕴所在,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内涵的一部分,渗透在整个高校之中,任何在高校求学生活的师生,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在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高校应抓住文化建设的契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安全教育,这既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又能拓展安全教育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安全教育,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安全教育方式,效果颇佳。《大学生校园安全防范》一书共8章,全都围绕大学生安全防范问题研究展开,非常适合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第1章从大学生人身安全角度来探析大  相似文献   

8.
<正>体育活动本身具有比较明显的危险性,即便是在高校这种整体上比较安全的环境当中,仍然不可避免会出现体育意外伤害。怎样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减少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都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大学生体育活动安全指南》共9章,第1章概述校园运动,包含校园体育运动的意义,校园体育运动常见的项目。第2章分析校园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教学伤害、课外活动伤害、场地和器材伤害、锻炼的安全责任。第3章研究校园体育事故的预防以及处置措施,包括体育课上的教学规范、安全应急预案体系、事故的预防以及教学事故的现场处置措施,同时介绍如何预防和处置校园体育课外活动事故。第4章对校园体育活动项目当中涉及到的相关安全措施进行了介绍,包括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其他体育运动等。第5章分析校园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的防护措施,影响因素包含环境因  相似文献   

9.
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意外事故案例的逐年增多,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就成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大学生成长创造幸福环境,让学生内心感受到安全与自由,此为高校办学的基本职责与使命。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技能,更要学会在独立生活中保护自我,实现身心健康成长。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活不同,大学生活相对独立,大学生将会直接面临各种现实风险。正确应对处理学习与生活的风险,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是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每一次高校安全事故,都会给大学生及其家人带来深深的伤害,也会给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已经开始独立生活并且广泛接触社会,将要面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容易演变为安全事故。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安全,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面对风险隐患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风险概率。高等院校要为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让学生更好地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一书围绕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阐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安全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全书一共14章,涉及到安全教育的多个方面,是高等院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优质读物。  相似文献   

12.
黄俊歆  王海桥  田峰 《安全》2006,27(3):55-56
1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社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校园内外意外伤害事故频繁发生,高校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事故说明目前大多数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里准备,再加上安全知识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差,根本无法应付这些突发事件,面对伤害只能束手无策.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开展对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制止不安全行为,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向安全工作者们提出的艰巨任务,而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部门,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方面更是责无旁贷,理应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3.
正网络学生的安全教育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中结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意识教育,通过角色转变、合作学习、生活体验、多元参与等方式渗透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展现给学生,以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能力,保证学生得以身体、心理、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涉及大学生在求学就业中最常见的应用文本的翻译、旅游文本翻译、商务英语文本翻译、广告文本翻译、习语翻译、法律文本翻译以及大学生实用安全文本等方面。全书共分6章。  相似文献   

14.
安全教育是我们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每个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安全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安全意识教育,二是安全知识教育,三是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就是使人意识到安全,从而重视安全。安全知识教育就是让人掌握预防和避开危险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就是让人学会预防和避开危险的技能。这三个层次逐级递升,共同组成了安全教育的作用体系,缺一不可,而其中安全意识教育是基础,也是关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培训,更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业、生活、求职等方面的现实压力,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不知道如何应对,甚至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举动,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对学校及社会安全构成威胁.当学生心理健康时,就会呈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友善的行为特征,这是符合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要求的.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高校安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是有益的,也有利于高校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校园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隐患类型多种多样,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学校安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做起,抓住重点环节的安全教育,指导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知识,锻炼自我防护技能,以此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安全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应该占据学校育人目标的一席之地。如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公开媒体报道中,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大学生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可见心理健康因素已然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年来,数起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高校校园安全事故悲剧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基于心理健康建设目标的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自然迫在眉睫.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性特征,在没有演变成安全事故之前很容易被忽视.然而一旦发展成为安全事故,则悔之晚矣,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和损失.在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诱发的高校校园安全事故中,当事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敲响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警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广泛存在的现实问题,不仅中国高校存在,欧美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在具体应对措施上则略有差别.发达国家更强调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我国则倾向于利用安全教育方式来辅助学生调整心理,疏导或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创建平安美好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运动安全事故,从事后对这些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可知,大部分安全事故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没有认真执行体育运动的安全管理要求导致的。因此,只有加强学校体育运动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户外运动与安全防卫技能》一书共12章,分为定向运动、野外生存和安全防卫3编。第1编定向运动编(1~4章),对定向运动的概念、价值、发展历程、基本技能和组织技巧进行了论述;第2编野外生存编(5~8章),对野外生存的起源、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且对高校师生心理情感以及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缓解,可能会影响其思维与行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之后,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愁闷无法得到排遣发泄,就可能出现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极端思维与行为,从而威胁校园管理安全。对高校而言,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思维与行为习惯,对安全校园建设目标推进是有益的。在当代高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