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突发大客流不仅影响单个车站,对整个地铁网也会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活动,从系统整体联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事先预测、系统联合、加强沟通、分级负责的应对突发大客流事件原则;重点设计了大客流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和车站客流控制方式,提出了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大客流安全控制措施,并从客流角度对大客流按阶段进行划分控制,以科学、灵活、安全的方式控制大客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大客流地铁车站风险因素,提出车站疏散能力分析的基本要素,结合某分离岛式地下车站,采用规范计算及精细网格模型对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进行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楼扶梯的通过效率、车站结构形式、疏散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等因素对仿真模拟的结果产生影响;《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综合考虑了疏散至楼扶梯入口时间、楼扶梯上平均滞留时间及通道非均匀性偏差时间等,与仿真模拟结果的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国内类似车站的安全疏散设计及运营疏散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温念慈      倪少权      陈钉均      张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7):48-54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下的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的制定与调整,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将协同矩阵与多目标规划理论运用到突发大客流下多车站协同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研究中。在协同车站间路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分别考虑各车站协同与不协同、协同车站加入或退出、协同车站评价标准变化等情况下,初始应急决策的制定与动态方案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表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间协同作业的各种状态,实现突发客流冲击情况下的路网多车站动态协同应急决策的制定与动态调整,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协同作业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铁系统日常运行时承载着大规模客流,特别是地铁换乘车站,应对的是两条或者更多条线路客流的集聚和换乘,突发大客流容易造成运营安全事故。文章针对地铁客流疏运的宏观疏运组织和微观个体行为的耦合过程。分析提出了换乘车站大客流疏运风险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步骤,并给出了疏运风险分析方法及需要关注的主要指标。基于智能个体和矢量空间模拟技术,建立了地铁大客流疏运模拟方法。结合某T型地铁换乘车站,对地铁换乘的客流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空间使用率、乘客滞留情况、空间人员瞬时密度、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等指标,辨识了客流高风险位置。文章提出的模拟方法和结论可为国内外类似车站制定客流组织方案及通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与体育场馆连接地铁车站大客流疏运能力计算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大客流是威胁地铁车站运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为研究与大型体育场馆连接的车站在大型活动期间面对突发大客流疏导问题,利用行人仿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地铁车站疏运模型。计算分析一岛一侧站台和一岛站台2种设计方案下的大客流疏运过程,研究客流运动特征及乘客滞留情况、疏散通道节点通过能力、公共区容纳能力、瞬时客流密度等指标,给出不同设计方案下的最大疏运能力。计算模拟结果表明一岛一侧站台时最大疏运能力为30 294人/h,站台、站厅容纳能力与运能相匹配,一岛一侧站台设计方案时,主要控制点为楼扶梯通道和站台面。计算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表明计算模拟方法适用于地铁大客流模拟。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预见性大客流对日常运营的影响,分析大客流的产生原因及其对车站的影响。建立基于客流实时分布的拥堵传播模型,具体包括列车到站时间、站台客流量、列车停站时间、候车客流量、列车到站时下车客流量、上车客流量、列车离站时车上客流量及滞留客流量等8个模拟分析指标;根据车站滞留客流量确定车站状态,观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动态传播过程。结果表明:大客流拥堵传播与发生拥堵车站的结构特性有关;根据实际情况,缩小发车时间间隔,可加速客流输送,降低拥堵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故障树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人员安全为出发点,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重庆市轻轨2号线临江门车站进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计算,判断轻轨临江门车站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能否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结合轨道交通现状给出相应对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风险评估技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营前、运营等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建立了地铁全过程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其中《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等6项标准获得了 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三等奖。施工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体系、试运营前安全检测技术、大客流疏运安全评测方法、车站疏散能力评测技术等相关技术在全国46个城市、500多条线路上广泛应用,并向非洲亚的斯亚贝巴轨道交通出口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规范和指导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安全运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城市不断增加、线网规模持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安全保障压力不断增加。"效率"和"安全"是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命题,也是全国轨道交通安检工作中最受困扰的问题。在日均客运量百万甚至千万人次的大客流冲击下,安检现有的技术水平、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与严苛的安检标准之间的矛盾、与运营效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枢纽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特征。为了评价轨道交通枢纽灾害风险,对轨道交通枢纽运营灾害的进行了调研,应用事故树法对轨道交通枢纽进行了灾害识别;基于物元理论,分析了灾害事件影响后果并协同考虑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灾害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确定致灾因子的风险等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权重系数,运用加权平均的原则确定典型灾害风险等级,并应用灾害链理论对灾害风险等级进行修正。最后以实例分析的方式证明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营安全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清单》列出了大客流踩踏、列车脱轨相撞、安全保护区跨塌三项有关城市轨道交通的重大风险隐患。下面根据国内发生的相关事故,对清单所列三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谨供相关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轨道交通正呈蓬勃发展之势,根据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以上海市为例,截至2018年12月,上海地铁运营线路共16条,共设车站415座(含磁浮线2座),运营里程共705km(含磁浮线29km)轨道交通,地铁日均客运量1015.28万人次,总客运量达到37.05亿人次。轨道交通(含磁悬浮)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风险,通过分析轨道交通线路历史故障的原因,构建了线路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提出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数理统计划分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利用熵权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利用可拓物元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和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切实可行;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客观有效地评估线路运营风险,同时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线路运营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反映高铁车站运营的安全管理现状,在参考铁路法律法规和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由4个准则层和18个指标层组成的高铁车站运营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区间数特征根法(IEM)确定指标权重,结合Vague集建立高铁车站运营安全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西北某高铁车站的运营安全现状。实证表明:车站设备水平和人员能力水平对高铁车站运营安全影响较大。该模型能够有效反映高铁车站运营安全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5.
马培 《安全》2018,39(3):35-38
在封闭的地下车站内,大客流紧急疏散能力是建筑设计和运营期间需重点关注的风险。本文选择某即将开通的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分别采用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方法,评价其疏散能力能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计算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远期高峰小时一列车进站后,列车及站台乘客从站台全部疏散至站厅区域时间均小于6min,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另外,《地铁设计规范》计算的疏散时间最短,《地铁安全疏散规范》计算所需的疏散时间最长,采用模拟软件计算居中,与《地铁安全疏散规范》的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据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不合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公里,车站4660座,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进站量109.1亿人次.由此可见,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公...  相似文献   

17.
为量化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在大客流下的运营服务水平,以韧性为指标评估并划分了站点应对大客流的能力。首先,通过分析站点的3类乘客出行流线,考虑乘客在站点出行的便利性,提出了基于乘客在站出行时间的站点运营服务水平评价指标;接着,结合韧性三角理论,构建基于站点剩余运营服务水平的韧性指标评估,并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实现了站点韧性评估结果的划分;最后,评估了成都地铁各站点在早高峰大客流下的韧性。结果表明:早高峰期间站点的运营服务水平随时间呈3类变化趋势,分别对应于3类客流量分布;站点韧性与客流量及平均延误次数有关,1号线的站点因其客流量最大而拥有最差的韧性;聚类中心数的增加将加剧各类站点的重叠程度,成都地铁站点的韧性处于较低水平,着重关注1、2号线站点的运营有利于提升系统应对大客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枢纽车站具有工期短、观赏性强、体量大的设计特点,枢纽车站的选址需要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使车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体量、平面、形态作为轨道交通枢纽建筑设计的切入点,配合使用BIM、VR技术开展仿真设计,构建车站建筑体量参数化模型。在把握车站建筑交通流线基本方法路线、控制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车站建筑垂直结构的特点,运用BIM、VR开展垂直流线设计,以此保证任意情景下车站建筑交通的流畅性。同时,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轨道交通枢纽车站管理的重要课题,尤其在人员密集、空间封闭的环境中,火灾等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基于此,本文针对轨道交通枢纽车站建筑消防设计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依托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监控预警技术和装备研发研究内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智能监控分析识别集成装备、人流密度及行为分析软件系统;建立了基于拥挤指数模型、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等技术的大客流风险预测及分级预警模型;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地铁安全运营逐渐成为相关企业运营工作的焦点。安全心理是一线岗位员工综合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通过心理测评可以监测记录个体安全心理状况,识别不同时段"事故倾向人员",从而为地铁运营单位提供"人因危险预报"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规范人员行为,确保地铁安全运营。本文结合天津地铁南站客运站区员工心理健康状态测评实例,分析影响车站员工安全心理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员工安全心理、塑造良好心理状态提供参考依据,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