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装配式建筑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建造形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特性,探讨建设单位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周期安全管理的思路和重点,可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针对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构建基于熵值修正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 BWM)的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人、物、技术、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值修正BWM得到组合权重,建立加权规范矩阵,应用改进TOPSIS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最后,以3个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验证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基于结构熵权-可信性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结构熵权与可信性测度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客观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性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了解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厅火灾发展规律,通过在8A编组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公共站厅层开展1 MW规模的全尺寸火灾实验,对不同通风模式下换乘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火灾场景下的烟气前锋到达时间、烟气扩散与沉降范围和楼扶梯处温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换乘线路A线站厅层发生火灾时,受到出入口自然风以及站厅层空间结构的影响,站厅内形成了由站厅北侧向南侧方向的风压,有效抑制了烟气向B线站厅扩散;通风排烟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烟气扩散速率,控制烟气扩散范围和沉降高度;针对此类结构车站站厅的防排烟设计,应综合考虑通风、出入口位置和空间构筑物对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确保火灾过程中人员疏散路径和楼扶梯处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温度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了解在不同通风模式下地铁十字换乘车站站厅火灾发展规律,通过在8A编组地铁十字换乘车站公共站厅层开展1 MW规模的全尺寸火灾实验,对不同通风模式下换乘地铁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火灾场景下的烟气前锋到达时间、烟气扩散与沉降范围和楼扶梯处温度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换乘线路A线站厅层发生火灾时,受到出入口自然风以及站厅层空间结构的影响,站厅内形成了由站厅北侧向南侧方向的风压,有效抑制了烟气向B线站厅扩散;通风排烟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烟气扩散速率,控制烟气扩散范围和沉降高度;针对此类结构车站站厅的防排烟设计,应综合考虑通风、出入口位置和空间构筑物对火灾烟气扩散的影响,确保火灾过程中人员疏散路径和楼扶梯处烟气层高度和烟气温度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反映装配式建筑工程吊装事故的起因与发展过程,从关联性视角出发开展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吊装事故的致因机理研究.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吊装作业的特点和复杂系统的事故致因,利用集成决策与评价试验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找出风险因素间的内在关联和层次结构,并将得到的层次结构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推理,对风险传递进行直观的定量描述,实现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吊装事故致因机理由源到链的深层次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工程吊装事故通常是以环境扰动为初始事件,通过关联效应和风险传递引起管理紊乱和人因失误,最终导致以部件故障为直接致因的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船舶建造和修理过程中,气焊、气割要消耗大量氧气。为稳定供氧压力和便于集中管理,1984年,我厂在氧气用量最大的船体建造车间建了一个氧气汇流站,把氧气瓶(分两组,每组10瓶)集中组装在汇流排上(压力15MPa,容量6m~3),经减压器降压后以0.4-0.6MPa的压力送入车间架空敷设的氧气管道,再送往各用气点。据悉,这种采用高压贮存、低压输送供气方式的氧气汇流站,在不少用气量较大,特别是使用光电跟踪切割机、数控切割机的大中型工矿企业,应用较普遍。我厂氧气汇流站建站初期发生过一起燃  相似文献   

8.
为使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估模型更科学,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估具有复杂性、随机性、模糊性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GRA-TOPSIS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人员、物料、技术、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了18个典型影响因素,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分级标准;其次,借助区间层次分析法、改进CRITIC法和博弈论分别计算指标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综合权重;引入盲数理论,对专家赋值进行处理,合理确定各指标得分,通过计算灰色关联贴近度,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最后,将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5个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估中,得到了各个项目施工风险等级及排名,将评估结果与物元可拓和云模型评估结果对比,并基于雷达图法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差异分析。研究表明,评价模型结果合理可靠,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铁路装配式桥梁的施工工艺、特征及流程的基础上,从节材和节能、标准化、环保等方面分析与传统现浇桥梁的比较优势,结合京雄城际铁路建设,说明装配式桥梁在施工中对降低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效果,为铁路建设环保新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在德兴铜矿应用MPS-2型抑尘剂,建造现场抑尘加工站,并在矿山采场道路喷洒抑尘剂,测试分析了抑尘剂的抑尘效果,并对其经济成本指标进行了测算,确认在该矿应用MPS-2型抑尘剂可创造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能耗浪费严重,通过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运输、现场装配3个阶段的施工能耗进行分析,运用XML语言对已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能耗控制案例进行形式化表示,结合案例推理和措施推理相关理论,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能耗控制措施推理模型,实现对已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能耗控制措施与经验的借鉴和重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客观衡量住宅产业化对建筑业节能减排和降低环境污染的贡献,同时明确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较传统建造模式在环境影响方面的优势及需要改进的环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化住宅和传统住宅作为测评对象,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基于目标距离法,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各项规划中制定的与住宅建设相关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建立了基于北京市环境政策的目标距离法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十二五”时期规划面积的住宅分别采用工业化建造模式和传统建造模式对实现北京市“十二五”环境影响政策目标的作用,得出了工业化住宅较传统住宅在降低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害3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识别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采用WBS-RBS法分析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工作环节及安全风险,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识别结构,按要素进行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安全风险分解,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安全风险分解图,并根据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工作分解图和安全风险分解图建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WBS-RBS耦合矩阵,识别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汇总得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安全风险因素清单,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安全风险的评估及控制奠定基础,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或减轻工程结构在建造和运营期间因结构振动产生不同程度损伤,造成安全隐患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针对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技术展开研究,探讨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发展情况及其利弊,寻找更具可行性的损伤识别方法,并对其最新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全面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深度学习开发新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无需冗余的数据预处理以及手工提取损伤特征,实现以较高精度实现损伤识别任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在数据样本有限条件下较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表现更为出色。研究结果可为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提供新思路,进一步完善土木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在德兴铜矿应用MPS-2型抑尘剂,建造现场抑尘加工站,并在矿山采场道路喷洒抑尘剂,测试分析了抑尘剂的抑尘效果,并对共经济成本指标进行了测算,确诊在该矿应用MPS-2型抑尘剂可创造显著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绩效评价已不能满足建筑业信息化背景下发展需求的问题,基于“三度空间”视角,从物理、社会、信息3个层面,构建包含6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绩效评价体系;阐述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采用ANP网络模型对各指标赋权;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施工安全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分析装配式建筑在社会、物理和信息3个空间维度的安全绩效,得出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整体安全绩效水平并识别出关键控制指标,可为装配式建筑安全绩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腹孔墩柱节点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立柱节点未加固、钢板加固两种情况下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8mm的钢板加固试件,采用拟静力试验得到试件的滞回曲线、等效阻尼比、初始刚度、荷载-位移骨架曲线作为衡量结构的耗能能力的指标.建立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复杂性,联合应用熵权(EW)法和集对分析(SPA)法,构建基于EW-SPA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首先,在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4M1E原理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EW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SPA法评价和预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状况;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确定该项目施工安全等级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等级为安全,总体态势向非常安全的方向发展;与其他装配式建筑安全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克服了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不足,实用性较强,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减少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运用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概念模型,识别出装配式建筑各作业空间施工安全风险传导的关键载体——预制构件;结合其风险传导特点与方式,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MATEL)方法,分析不同作业空间中构件风险因素的相互影响;建立施工安全风险传导DEMATEL-贝叶斯网络(BN)模型,计算得出风险因素在多维作业空间中的传导路径。研究表明: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多维作业空间的系统性管理,根据风险传导路径搜索影响施工安全的关键风险因素,可以达到依据安全风险因果链系统防范安全事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地铁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和防排烟技术,对具有该换乘形式的某实体车站进行全尺寸火灾实验方案设计,结合车站通风排烟模式和列车运行模式,对站厅层、站台层和设备区分别设计不同规模的火灾场景,同时在站内各防烟分区设计安装烟气温度测量装置和流速测试装置,实现同站台高架换乘车站不同结构空间内烟气危险性参数的实时测量。按照本文设计的实验方案在该车站开展了一系列全尺寸实验,后续的研究中将详细介绍不同火源规模、火源位置、通风方式和列车运行模式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