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法则】90%×90%×90%×90%×90%=?,不及格!!!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打任何折扣,安全生产工作90分不算合格,主要负责人安排工作,分管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一线人员如果人人按90分完成,安全生产执行力层层衰减,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及格(59.049)。该法则告诉我们,安全生产绝不能发生层层递减。【罗氏法则】1:5:∞,即1元钱的安全投入,创造5元钱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2.
吴超 《安全》2023,(1):38-46
为了给职业安全工作者和组织管理者提供通用且简明的安全工作要领和指南,基于已有的安全理论和归纳方法,提炼梳理出安全工作十大法则及其定义,包括安全人性法则、安全经济法则、安全降维法则、安全减变法则、安全减密法则、安全降能法则、安全治本法则、“安全@”法则、“安全+”法则和安全备急法则。结果表明:将安全工作十大法则与具体工作对象有机结合,安全工作者能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进而构成其安全工作知识体系和内容;同时,安全工作十大法则也为组织管理者进行安全决策提供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正>桥墩法则指的是一座大桥的一个桥墩被损坏了,报告损失时往往只上报了一个桥墩的价值,而事实上很多时候真正的损失是整个桥梁都报废了。桥墩法则告诫我们的是安全事故分析不能只看直接损失、表面损失、单一损失,而忽略掉事故的间接损失、潜在损失、全面损失。该法则其实反映的是安全生产中的系统原理,即应该将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系统,运用系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安全管理中"严"字当头的同时,不要忽视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在管理学领域,英国管理学家h.赫勒提出了"赫勒法则",其核心含义在于日常管理中"有效监督"的实现,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之间找到平衡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赫勒法则"对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目前,在很多企业一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首先是严格执行安全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做到"严"字当头,设好安全"高压线",让企业员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但在"严"的基础上,如果能做到积极地引导和鼓励企业员工去"安全生产",譬如:向企业员工征  相似文献   

5.
报载,如今国际企业界在管理上流行着“马特莱法则”。该法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20%的业务骨干的管理上,再由这20%来带动80%的大多数。这里的关键是决策层抓好20%来做好企业管理的大文章。由此笔者想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也同样可采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么? 说实话,如今的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真可谓费尽心机。他们时刻都在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严考核。但即使这样,安全工作往往还是不尽人意。有些单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作为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都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他们对忙上忙下,尽职尽责还…  相似文献   

6.
正一、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1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1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该结论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1件重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对同类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处理,防止再次发生重大事故。二、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海恩法则"多被用于安全管理中。许多企业往往忽视对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而  相似文献   

7.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8.
姜华  罗建忠 《安全》2008,29(5):36-37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制度,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管理流程的基本法则。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会制定出从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到各个管理岗位,直到基层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是安全管理链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想搞得好,关键在于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重视安全生产了,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了,那么他就会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安全生产这项工作中去;反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不重视安全生产,那么做好该企业的安全工作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0.
正玻璃做的金鱼缸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这就是管理学中的"金鱼缸"法则。"金鱼缸"法则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却不易做到,因它要求组织必须增加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进行情况的透明度。有了透明度,管理层的行为就会置于员工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安全与健康》2003,(2):24-2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人字[2002]123号文提出<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它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该文件中要求: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及安全资格认证工作,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促进安全生产,依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现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开展第13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之际.6月18日,泰兴市委书记孙耀灿带领党政四套班子全体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分6个组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夏季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 在虹桥、城东工业园区检查时,孙耀灿强调.要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必须要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党政一把手必须坚持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安全生产工作;党委主要负责人与政府主要负责人,将同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级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强化“红线”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加强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保障。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属地政府或几个相关部门谁能够要求把那扇‘生命之门’打开,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如果没有做到底数清、责任明,那么我们常讲的‘全覆盖、零容忍’就只是一句口号,无法落到实处。工作做不实,再好的措施都只能沦为虚招"说到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长春市安监局负责人言辞凿凿。一直以来,长春市坚持把底数清、责任明作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前提,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监管对象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一直是制约安全生。打破底数不清——网格"划干分净"  相似文献   

14.
正"热炉法则"(hot stove rule)是指组织中任何人触犯规章制度都要受到处罚,它是由于触摸热炉与实行惩罚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得名。"热炉法则"具有4个原则:一是警告性原则,"热炉"外观火红,不用去摸,也知道炉子热得足以将人灼伤;二是必惩性原则,只要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灼伤;三是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  相似文献   

15.
安监管人〔2 0 0 2〕1 2 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各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北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监察办事处 :  为规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及安全资格认证工作 ,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 ,促进安全生产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 ,现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  相似文献   

16.
崔国璋 《安全》2003,24(3):44-46
1 引言 《安全生产法》是规范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共分7章97条,囊括了方方面面。要全面落实,谈何容易?因此,必须抓住重点条款,集中力量,务求实效,才能取得相应的结果。其中,第二章第十六条就是这种条款,充分领会、融会贯通、熟练应用就能判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其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是守法,还是违法;地方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是履职,还是失职;发生了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向读者尤其是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传递了一种全新的安全认知,使人读后对安全的本质、安全的责任、安全的管理方式、安全管理的目标等都有了更深的思考和了解。与煤矿、建筑施工等安全事故相对较高的行业不同,本人所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一般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行业,鲜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1月3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在北京召开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座谈会。会上,各中央企业负责人就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经验交流,杨焕宁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部署。"安全生产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性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牵涉全局性的问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于2015年11月30日,在与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座谈时强调,"中央企  相似文献   

19.
<正>安全培训工作对于扭转我国危险化学品乃至全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安全培训普遍存在质量低下、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笔者认为,培训要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实现“要求变需求、知识变能力、能力变行为”3个方面的转化,而这3个方面的转化要通过遵循“6D法则”来实现,最终全面提升安全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该企业的核心,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核心,而民营中小型化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更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灵魂,要想企业长久安全生产,就必须注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让企业安全文化成为主要负责人管理企业的精神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