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校园安全工作与学校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直接关系到学生、教师的人身安危问题和许多家庭的幸福安宁问题,是我国各级学校和各级部门首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全面统筹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中,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受教群体,因为他们的心智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个人思想已开始独立,个人主观意识逐渐觉醒,对待社会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叛逆心理正处于高峰期,且年龄和社会经验有限,所以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影响到校园安全。所以在面对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时,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严防校园欺凌等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不断提高中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来约束他们不犯错或是少犯错。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管理也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增进安全教育也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共11章。第1章重点介绍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相关防范能力。阐述了大学生应当具备哪方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论证了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校园安全的多种要素,让学生通过高校安全事故进一步剖析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使理论融入实践,形成正确、全面的安全意识。第2章介绍了安全法律法规和校园安全。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也必然涉及到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大部分校园安全事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视,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为了让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有更好的理论基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一直倍受重视,它也能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正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安全教育已成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构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中职学生目前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即将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他们除了需要掌握校园安全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安全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自身安全。《中职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读本》一书以中职学生为教育对象,探讨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提出了对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该书共9章,第1章是校园安全,包括校园体育安全、设施安全、校园暴力、财产安全等内容;第2章是食品安全和疾病预防,包括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如何预防个人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中小学校园客观存在各种风险,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校园环境,以及学生心理层面等领域都可能存在风险。校园风险因素在特殊情境中或意外因素刺激下,可能会导致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给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且会破坏校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对校园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规避,可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安全是社会安全治理工作体系中既重要又敏感的内容,一旦学校安全出现问题,则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甚至引发舆论危机。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社会民众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文化技术人才,高校扩招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学生规模扩大及校园管理具有开放性特征的背景下,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来讲,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与学生安全教育,都是平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校而言,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维护稳定的校园管理秩序,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而且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也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
许素睿  周爽  韩梦  杜红星 《安全》2022,(8):84-88
为保障学生的生命及心理健康,减少高校校园事故的发生,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70起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制定校园安全教育策略。分析结果显示:火灾是发生次数最多的事故类型,地点集中在宿舍,以人员受伤为主;事故发生与时间有关,5和10月高发;将校园安全事故原因归纳为政府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学生原因4个层面,并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国家、学校、个人、家庭“四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而且对高校师生心理情感以及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后,若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缓解,可能会影响其思维与行为。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之后,心理疾病带来的痛苦与愁闷无法得到排遣发泄,就可能出现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极端思维与行为,从而威胁校园管理安全。对高校而言,通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思维与行为习惯,对安全校园建设目标推进是有益的。在当代高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正校园体育运动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之一。校园体育安全,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给学生家庭带来伤害和损失。体育老师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技巧,在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安全教育,提升整个学校的运动安全管理和运动安全教育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保障学生健康安全成长。  相似文献   

10.
<正>校园安全管理对教育事业发展有独特意义,亦是社会安全治理的重点领域。校园安全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关联着无数学生以及背后家庭的幸福,且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一旦校园安全出现问题,则意味着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可能受到伤害,进而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且可能会给校园安全事件当事人带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校园安全作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意义,毕竟学生群体比较脆弱,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社会的特别关爱与照顾,让他们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校园安全还关系着师生背后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因此,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安全教育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显著价值,通过安全教育,可以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安全文化氛围,师生都将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从而在思想上与行为上更契合校园安全管理要求。对一所学校而言,安全文化形成后,还将持续丰富并完善,传承与发展,成为校园安全管理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祖国与社会的未来与希望,学校则是培养未来与希望的场所和阵地,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的幸福健康,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内容。每年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都在敲醒警钟,提醒社会与学校要重视校园安全,努力为所有的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学习成长环境。在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具体开展中,可以将其与德育合理融合。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当今教育讲究树人先立德,拥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显然更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校园安全涉及社会与校园诸多群体的利益,德育教学亦重视公德与公共利益,两者在内涵层面有一定的契合度。基于德育角度推动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有利于和谐平安校园建设,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全世界大部分高校都会针对大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大学生不管是在校园中,还是将来离开校园走向社会,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接受过安全教育的大学生,就能够运用所学安全知识合理应对,从而提高自身安全保障系数,并且还能够为社会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若是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安全教育,大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恐惧或者惊慌而导致处置失当,从而增加安全风险。在我国高校体系中,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内涵与精神所在,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内容比较丰富,并对大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文化育人,不同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心理与意识产生不同的影响,最终影响其个人行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安全校园创建是重要内容。高校为了推动安全校园创建,则需要重视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化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不仅要使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而且还要引导他们成为安全校园创建工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安全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应该占据学校育人目标的一席之地。如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是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俊歆  王海桥  田峰 《安全》2006,27(3):55-56
1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社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近年来,校园内外意外伤害事故频繁发生,高校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事故说明目前大多数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不能正确对待挫折,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里准备,再加上安全知识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差,根本无法应付这些突发事件,面对伤害只能束手无策.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开展对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制止不安全行为,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向安全工作者们提出的艰巨任务,而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部门,在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方面更是责无旁贷,理应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各种类型的校园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在给学校师生带来生命健康伤害的同时,引发了社会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关注与担忧。我国当前校园安全管理问题面临着比以前更复杂的挑战,校园危机既有来自学校内部的风险因素,也有来自校园外部的风险因素。积极推进安全校园建设既是社会共识,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校园危机事件是对安全校园建设的现实考验,及时有效地处理校园安全危机事件是现代学校日常教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校园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隐患类型多种多样,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学校安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做起,抓住重点环节的安全教育,指导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知识,锻炼自我防护技能,以此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9.
正高校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建设成为和谐平安、尚德尚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院校,是高校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目前,大学校园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颇多,如家庭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教育的脱节,社会不良风气乘虚而入,学生安全常识缺乏,安全理论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校园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身心健康发展是我国教育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此,校园心理生态环境建设,就成为当代中国校园心理健康领域一个积极且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校园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索,主要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涉及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和教师是校园中最重要的两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