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行动     
《绿叶》2013,(4):120-120
为防御PM2.5,老外自制“会呼吸的自行车” 麦特-霍普2007年移居到北京,从事艺术创作.近年来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让他萌生制造一辆带有空气滤化功能的自行车。这辆名为”会呼吸的自行车”.将一个废弃的宜家垃圾桶安装在后座,通过轮式动力发电机和过滤系统连结到战斗机飞行员呼吸面具和摩托车头盔上,当踩动踏板时,发电机开始发电供给过滤器.过滤器发生正电荷除去灰尘,带负电荷的金属就吸住雾霾中的微粒。  相似文献   

2.
张鹏 《绿色视野》2009,(10):41-47
层出不穷的交友网站,形形色色的相亲派对,数不胜数的相亲达人…相亲,这种延续了N年的结识异性方式,在如今网络时代下愈演愈烈。当生活不是很忙就是很“宅”,当看似无限的“选项”伴侣扑面而来却又无从选择,邂逅一段美丽姻缘变得可遇不可求。以往被认为是“封建”、“束缚”的“相亲”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接受,甚至成为都市里“孤男寡女”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到2005年,塑料方便袋已走过103年的历史。它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方便之后, 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2002年,英国《卫报》将其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因为它正可怕地蚕食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绝非危言耸听! 老外总是比我们醒悟得早行动得快。世界上已有不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禁用  相似文献   

4.
将“文学”与“环境污染”扯到一起,绝没有对文学不恭、挑衅或无事生非的意思。实在是笔者感到某一类文学作品在某些时期对环境的被污染被破坏负有责任;同时,环境意识的淡薄又的确使得一些文学创作不具有诺贝尔所说的那样一种“理想主义倾向”。文学不能当饭吃当钱花当军队使用,但任何国度任何政治团体都不肯对文学忽略不计。美国总统林肯甚至说斯托夫人是一位  相似文献   

5.
贾燕妮 《环境教育》2006,(12):46-48
“当我们不再年轻,当我们儿孙满堂,当我们必须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我们却只想再多做点有意义的事,让我们生活的更充实。正如“年迈未敢忘忧国”,我们希望通过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一言一行,播下一颗颗充满爱意的绿色种子,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及更多的公众。”这是孟昭勇老人在  相似文献   

6.
影片《隐婚男女》的上映,再度引发白领们对“隐婚”的热议。隐婚族不止是潜伏在娱乐圈中,在同样话题纷繁的职场圈,其实也有不少隐婚族。当都市剩男剩女还在为理想对象而发愁的时候,当“不婚族”的话题还在被白领美女、精英男士们热议的时候,一些已婚男女却悄悄当起了“隐婚族”。  相似文献   

7.
<正>晨光微露,来自绩溪县板桥头乡下溪村一筐活蹦乱跳生态养殖的石斑鱼、石鸡,准时出现在县城“聚和圆”徽菜馆,身为宣城市政协委员的老板汪志国笑逐颜开:“本店的招牌菜——‘绩溪三石’来了!”所谓“绩溪三石”,指的是石斑鱼、石鸡和石耳,其中石斑鱼细腻肥美、石鸡肉质鲜嫩、石耳最宜炖汤,都是徽菜“一绝”,在绩溪吃饭“三石”往往是必点菜品。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石斑鱼、石鸡端上餐桌时,也实现了生态绿色产品价值新转化。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节约”一词了。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节约闹革命”。那时候,由于经济短缺,催生了布票、油票、糖票、工业券等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票证,更“流行”着“新  相似文献   

9.
当我国经济正在迅猛发展的时候,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时候,当“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的时候,回头看看那些曾经为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做出巨大牺牲的勇士,看看那一本本在环境保护史上仍旧闪烁着光芒的经典著作,也许你会对环境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本刊将连续为读者介绍环境保护史上的经典书籍,以求“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10.
李松梧 《环境教育》2008,(10):74-75
整理报刊资料时,一篇《“垃圾可以当钱”的启示》的文章(作者梁牛,刊于《中国旅游报》2007年8月24日10版),定格在我的眼前。这本是一则“旧闻”,但“旧闻”不旧,其中的“垃圾换食品”令我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