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东欧地台别尔哥罗德-米哈伊洛夫斯克构造,苏尔斯克构造和苏伊萨尔构造的科马提岩中铬尖晶石副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查明:科马提岩中的高镁铬尖晶石(第一世代)与地台捕虏体中的相似;科马提岩中铬尖晶石(第二世代)所具的独一无二的化学成分(低镁、高铬及锌、锰异常富集)与减压-耗散熔融作用和混染作用有关;铬尖晶石类的造矿物组分的含量有明显区别。 研究结果证实,科马提岩岩系是长期、多次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南美地台地质构造演化与主要金属矿产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美地台区矿产资源丰富,从太古代到新生代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演化为其奠定了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演化与矿产资源的形成关系密切,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的矿产资源。本文总结了南美地台的构造演化及其成矿作用,指出不同阶段构造演化对区内成矿作用控制的不同特点,总结区内主要矿产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第一节 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构造背景 中国东部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包括多个不同性质的构造单元。(见图1)北部山东隆起和合肥凹陷,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华北地台起始于太古代的一些孤立陆核,在元古代未发育成现今的地台。其南为大别隆起,属泰岭褶皱带的东端,起始于上元古代,可能延伸至古生代末,由华北与杨子两个古板块的会聚而褶皱。南部长江下游过渡带和苏北南黄海凹陷,属扬子地台的一部分。扬子地台由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按五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古老地台区、年青地台区、古褶皱带、年轻褶皱带和现代火山活动区,从各区承压水系的特点、矿泉区赋存层位的岩相岩性特征、有机质含量,或生物作用、氧化程度、构造岩浆-发育情况以及变质作用等方面探讨了矿泉水的成因类型、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方面研讨了新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新构造运动对与其同时形成的矿床的影响;借助于新构造分析,揭示较古老的含矿构造(其中包括隐伏于年轻地台盖层之下的古基底);新构造运动在显生宙和前寒武纪褶皱区成矿分带中的反映。新构造格架与控制矿床分布的构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这就为预测活化区的矿化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宁蒗地区地处扬子准地台西缘与松潘-甘孜褶皱系的接合部位.其东为南北向的康滇地轴.西为近南北向的三江构造带。这种特定的区域构造背景决定着本区基本的菱形构造格局。区内北东向金棉-木里断裂将本区划为两个不同的建造-构造区:宁蒗西北区和宁蒗东南区。宁蒗东南区受四条北东向与北西向深断裂为界的宁南菱形构造控制,形成了叙方对称型的宁南反凸双孤联合构造。该宁南反凸双孤联会构造东弧带追踪基底南北向构造所形成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构造,控制了本区喜山期斑岩带的形成和分布。区内斑岩群(体)主要分布于该主干控岩断裂带与其它多方向构造的复合系统中。通过模拟实验,进步验证了区内斑岩带的控岩造机制。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中段中、上奥陶统米钵山组,在整个区域地层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贺兰山南北向构造形成的重要标志。其地层明显区别于相邻地台区的沉积,对探讨贺兰山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尤为重要。但对米钵山组沉积环境多有争论,观点各不相同。本文对该区米钵山组沉积特征、沉积层序、沉积岩相和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划分为碎屑流、浊流和正常深水沉积三种类型,推断贺兰山南北向构造在加里东中期开始形成,并延续到白垩纪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微观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现代测试技术.对张八岭变质地体山变质构造岩的显微构造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验证和深化了野外工作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认识;探讨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差异流动古应力值;恢复了构造变动对岩石的应力状态和方位。  相似文献   

9.
下扬子区中上元古界,可以分为四个构造层次.中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一套巨厚的地槽型火山碎屑岩及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900-1400Ma;中元古界晚期构造层,为滨海——浅海——半深海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400-1000Ma;晚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山前凹地或山间盆地磨拉石堆积,形成于1000-800Ma;晚元古界晚期(震旦系)构造层,则为砂泥质、硅质、碳酸盐岩夹冰碛砾岩建造,形成于800-600Ma.这些构造层之间不同形式的接触关系都代表着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九岭群和修水间的修水运动,形成扬子准地台的雏型;上溪群和历口群邓家组间的祁门运动是形成扬子准地台的主褶皱幕;历口群铺岭组和震且系间的休宁运动,只使地壳抬升.这些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也是推动地质历史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位于华北地台和华南地台过渡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生代具有华南地台陆缘区的特点。该区中生代不同成因类型侵入岩的时空分布、迁移规律、岩浆起源,演化方式及与之有关的成矿作用都有别于大陆边缘区的侵入岩而日益引起地质工作者的注意,特别对岩浆活动与板块运动和板内深断裂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试图探讨其中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西西伯利亚地台广泛分布的古生代碳酸盐岩中发现了20多个油、气藏。研究表明,烃流并非来自这些岩石,而是来自其上形成的三叠系-下侏罗统裂隙-洞穴-岩溶风化壳。在风化岩石中,石灰岩和白云岩对寻找油、气最有意义。含油气碳酸盐风化壳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受构造因素的控制。洞穴充填物的成分如何与油气储集性质的优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作者在包括鄂、赣、皖、苏、浙境内的中下扬子—钱塘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时,对志留纪末(茅山或唐家坞时期后)发生的晚加里东运动(我国称广西运动)所产生的构造面,作了比较系统的考察。经综合分析后认为,存在着平行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三种构造面,作用程度自北而南有增强的趋势。这期运动,虽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褶皱和岩浆活动,但它却是江南—钱塘地区早古生代冒地槽,以“非爆发式”转化为晚古生代地台的重要构造事件。以往对这期运动鲜为地质界所注意,作者认为研究它对认识本区地质构造演化规律,对固体矿产的生成和寻找,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中国海域基底与邻区古构造演化关系,中朝地台与京畿地块以北对应。中下扬子台拗东延为朝南古拗陷,东南地槽系连接本州地槽系,华夏地块经东海接日本“南方大陆”,华夏和印支地块隶属于南海—东海地台的边缘地块。  相似文献   

14.
<正> 构造地球化学早已引起国内外地学工作者的注意。特别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陈国达教授,在五十年代后期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著作,阐述地洼区的特点、结构及划分标准与地槽区和地台区的区别,进而总结出地壳演化的动“定”转化递进律和地洼成矿学,构成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说明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恢复前寒武纪基底不同年代断裂体系的合理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构造形成的地球自转新假说的基本概念和可应用于上述技术的一系列推论。论证这一技术对于编制地球上任一地台区断裂体系日的有效性。以实例说明将断裂体系图用于金属矿床预测评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古地盾上广泛出露有由前寒武地层组成的古地台结晶基底。由于这种地层包括了地球4/5的地质历史,并含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因此它长期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而且愈来愈令人感兴趣。在古地台的基底上富集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作者在贺兰山中段腰坝配件厂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了震旦系盖帽白云岩,进而研究了其沉积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和时代,并与该区紫花沟兔儿坑组白云岩、华南和华北地台南缘相应地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盖帽白云岩为含陆源细碎屑白云岩,与兔儿坑组白云岩相近;其δ13C值为-4.7‰~-0.79‰,且自下而上呈下降趋势;其时代与华南震旦系下、中部相当,与华北地台南缘震旦系罗圈组的沉积特征和古地理环境相近;与全球Gaskiers冰期有相关性。这对华北地台的古构造、古地理、古气候及动物演化"源头"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等在张八岭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针对测区内广泛分布的中、晚元古代张八岭岩群等岩层内普遍发育的矿物拉伸线理.砾石压扁拉长定向排列、S1与S2两级面理构成的交线和褶纹线理构造进行了专门测量与研究。然后,依据所测数值分别作了线理平面分布图和产状综合统计图;据图示和综合产状统计、解析.再结合野外观察结果.分别论述每一种线理构造发育特点、产出状态、优选定向组合等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别动力作用方式及线理构造最终定位机制。并通过对线理构造系统研究.理顺了它们形成的先后序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从地质-热力学-实验-地质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小寺沟钼铜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演化特征,探讨了矽卡岩矿体与斑岩矿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矿床的形成机理及模式。 1.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的边缘、内蒙地轴与燕辽沉降带过渡带的东南端。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计有近东西向、北北东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脱除煤中硫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硫在煤中的不同富集状态,微生物对有机硫和无机硫的作用机理,并对微生物脱硫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