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证会在近10年间迅速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听证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上的种种缺憾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批评。反思那些受到批评的听证会,可以看出,当前听证会普遍存在三大"软肋":一是听证会代表的遴选不够科学。不言而喻,只有听证会代表具有足够的广泛性、代表性.听证会才能在政策的制订中真正起到沟通政府民众的"桥梁"作用。在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中,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也再三强调。但是,迄今为止,听证会代表究竟该按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听证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尽管听证制度的推行在全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毋庸讳言,我国的听证制度还很不规范、不完善,存在很多漏洞。由于一些部门不能充分尊重民意,使得不少听证会流于形式、走了过场,有的听证会则被一些利益集团所利用,他们假借听证的名义,使某些违背民意的行政决定披上了"民意"的色彩,获得了虚假的正当性,严重损害了听证制度的严肃性。当前必须尽快完善听证会的意见听取和反馈机制,增强听证会在决策过程中的效力。在近年来举行的多次听证会上,我们可以见到代表们慷慨激昂的陈词以及闪烁  相似文献   

3.
圆明园听证会能否跳出"一听了之"的怪圈还有待观察。暂且抛开它不谈,近年来各种听证会在刚刚萌发的同时就迅速变质,其公信力直线下降,为什么会这样?"听证会之痒"症结究竟何在?我认为其目前身上至少潜伏着如下四大疾患:一、听证发起者严重错位。一场听证,由不同的行政机关发起,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其要害在于发起者本身是否处于相对"中立"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去年故宫等世界遗产景点涨价听证会,是由北京市发改委(尽管其统辖当地物价部门)发起的。而黄山、九寨沟等世界遗产景区  相似文献   

4.
尽管圆明园听证会是《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以来,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行的公众听证会。但公众对于听证会并不陌生,甚至这些年有的听证会已让百姓产生了听觉疲劳和心理厌恶,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少听证会缺乏激烈争辩的声音,往往是一种声音、一种观点、一种立场、一边倒,结果,致使不少听证会成了有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某种决策秀。  相似文献   

5.
"虽然圆明园环评听证会并没有得出一个令全社会满意的最终结论,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的缺憾和不足,然而,此次听证会,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合理、合法地表达自身利益要求,使得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时有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参考。从这个角度来讲,圆明园环评听证,对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进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示范性的意义。"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  相似文献   

6.
4月13日上午,参加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环评听证会的有关当事方在质疑达到高潮时,突然起身离席,不辞而别,并拒绝记者采访。一个关乎圆明园湖底生态工程的听证会。引来这么多关注的目光和众多专家到场发言,没想到却会出现主要当事人中途退场的一幕。当事人的离场,是否会对听证结果产生影响?这关乎公众对听证会本身的看法,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目前听证制度的缺陷所在。听证源于英美普通法上的"自然公正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听取对方意见;二是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听证的内涵就是"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也就是以程序促公正。从各国的规定来看,听证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司法程  相似文献   

7.
从行政法的角度讲,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应当恪守"正当法律程序"的程序正义理念,举行行政听证就是公共决策"正当法律程序"的应有之义。听证制度源于普通法系的自然公正原则,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乃是自然公正原则对公正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公开听证的魅力就在于它彰显了"程序正义"这一经典的法治理念,听证程序堪称一种"看得见的正义"。政府部门在制订公共政策时举行行政听证会,其实是"双赢"之举。一方面,政府决策部门可以通过听证会制度吸纳民意,以尊重民意的姿态和彰显决策的民主性来赢得公共政策的正当性,进而赢得公众的支持及服从。  相似文献   

8.
《绿叶》2005,(4)
如果没有媒体和普通民众对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发生态危机的广泛关注。可能就不会有这次听证会。目前我国的听证会还没有制度化。以下两种情况必须听证:一是需要立法时必须听证,形式包括书面收集意见、召开听证会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征求意见;二是当行政机关要做  相似文献   

9.
《绿色视野》2009,(3):12-14
“我是合肥的出租车,我车改天然气有10多个月了,那好处可大了。以前烧汽油要6毛钱一公里,现在天然气只要3毛。我建议汽油车都去改装一下,一个月可以省将近3000元的油费。修理费比汽油车还低。”这是合肥一出租车主在当地一家论坛上的网络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油改气”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圆明园环评听证会不仅提升了国家环保总局公正形象,还对提高民众环保知识和意识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环评听证会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首先,改进听证代表产生的程序。听证代表产生程序及其构成,是听证会能否准确反映民意的关键。此次听证以专家为主,是否完全代表民众的呼声是值得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是国家环保总局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的研究中国环境战略问题的高端论坛。2007年9月16日,以"水: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污染防治的紧迫性"为主题的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参加第三届论坛的有国家领导人;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地方环保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国内外著名环保专家等400多人。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论坛上发表了"采取最严格的措施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为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全国性专业及实践交流平台,有效地提升了行业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10月28日上午9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从业者以及日、韩、美等多国的交流嘉宾齐聚杭州,以"为了明天的约定"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这里拉开帷幕。探讨跨越时间地域的自然教育经典学习法、从业者素养及心态行动、行业使命和意义的主旨演讲,多维度、多角度交流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场域开发等议题的分论坛,特别设计的"经典沙龙"和"我与自然的故事",组成了本届论坛的主体部分。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第一、二、三届分别在厦门、  相似文献   

13.
听证在美国     
作为美国德州大学环境工程的博士,杨仁泰先生曾在美国国家环保局工作了28年之久,在环保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今, 他以美中环境教育协会理事的身份来到北京,旨在为中国的环保事业传经布道。我们的话题就是从美国听证会制度的一些基本程序和经验开始,希望能为今后中国的环评听证会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3,(8):70-70
澳大利亚控告日本商业捕鲸澳大利亚日前向国际法庭控告日本以"科学研究"为名进行商业捕鲸案的听证会召开。澳大利亚就日本在南大洋(围绕南极洲的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进行的捕鲸研究项目与日本展开交锋,以期阻止日本这一项目的进行。预计年底前有望达成一项决议,及时阻止日本的下一轮  相似文献   

15.
廖晓义:昭示政府公信力的难得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义,环保NGO代表人物,对首次参加环评听证会记忆犹新。回忆起4月13日的听证会,廖晓义说:“我想这是新时代的开始。”环评报告按时出炉,对她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16.
缤纷资讯     
《绿色视野》2011,(5):62-63
国际资讯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近日在纽约举行,主题为"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论坛交流分享了世界各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先进理念、创新技术和最佳范例,发布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测定城市温室气体的国际标准"和"可持续建筑指数"等标准体系的最新成果以及《建设低碳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纽约宣言》。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45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围绕"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主题,新疆环科院成功举办第五届青年环保论坛。自治区环保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哈丹·卡宾、自治区环保厅核安全总工程师张志伟、新疆环科院院长贾尔恒·阿哈提、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以及疆内部分高校领导出席了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各环保一线、高校青年科研人员共100多人。论坛分别由新疆环科院副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13,(8):7-7
2013年7月20日至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第三届环境司法论坛在贵阳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共同主办,采取主题发言、专题发言及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次"环保非政府组织(NGO)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培训班"4月16日-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52家环保NGO的代表参加了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次培训班。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在倡导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但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环保NGO普遍对听证制度的定义、程序和方法不了解,存在着把握问题不准、不善于举证等问题。据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介  相似文献   

20.
朱志胜 《环境教育》2007,(10):56-56
2007年16日晚7点,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举办了关于"全球变化:对未来的一瞥"的圆桌论坛。论坛内容涉及到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缩减、全球水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会上,西班牙及中国的研究员作了讨论报告,另外,西班牙环境部部长克里斯汀娜·纳尔伯纳女士也会出席了讲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