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跨地,市行政区域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跨行政区域的河流水质达标管理,在跨行政区域河流的边界处设置水质监测控制断面,依据上下水断面控制目标,各行政区行政首先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以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做到在下水边界水质达标交接,共同保护河流水质,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以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贯续发展。论述了跨行政区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的必要性、达标管理的内容。阐述了边界控制断面设置的原则,水质控制目标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水质达  相似文献   

2.
针对清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功能定位和水质保护目标,按照"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应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清河流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核定、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污染负荷削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完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为清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设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设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河流的控制断面应设在排放口的下游 ,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的原则 ,提出了河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的计算公式 :x =0 313uB2 /Ey ,以及其他有关河流水质监测断面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河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  王国朝  张晨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4):226-230,244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在2007年乌鲁木齐河4个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点位上,对乌鲁木齐河进行水质分析,并分析了水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跃进桥断面和英雄桥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功能要求,供电公司桥断面和高家户桥断面水质能达到农业用水标准需求,且能实现Ⅳ类水域功能。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盐类是跃进桥断面、英雄桥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供电公司桥断面和高家户桥断面水质主要受石油类等有机污染物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4个控制断面中有9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64.3%。5个未达标断面中扬州三垛西大桥和徐州沙庄桥断面水质为V类,其余断面水质为Ⅳ类;主要超标污染指标有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与上月相比,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总体水质基本持平,14个断面中,8个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1个断面水质显著好转,1个断面水质好转,3个断面水质恶化,1个断面水质显著恶化。与2004年同期相比,14个断面中,9个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2个断面水质显著好转,1个断面水质好转,2个断面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对徐州市11个国控河流断面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断面处于轻度污染到优秀级别,徐州市河流水生态质量整体良好。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分指数中,水化学指标赋值与大型底栖动物赋值显著相关,着生藻类赋值与生境指标赋值负相关。指出,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弥补了单纯化学指标或单纯生物指标评价水质不够全面的问题,首次加入生境指标,体现了环境管理从指标控制到生态保护思路的转变。提出,对于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分指数化学因子、生物因子的评价指数如何选取,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14个控制断面中有9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为64·3%。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分别为4个、1个,分别占28·6%和7·1%。与上月相比,总体水质基本持平,其中10个断面水质持平,3个断面水质好转,1个断面水质下降。与2004年同期相比,14个断面中有9个断面水质持平,5个断面水质好转。摘自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环境监测工作通讯》2005年第8期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2005年8月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总面积102×104km2,流域总人口约830×104人。阿克苏境内塔里木河流域是新疆农产品主产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塔河水资源保护非常重要,保护塔里木河,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沿岸各民族长远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利用塔河源流阿克苏河及塔里木干流5个国控监测断面实测数据,全面对塔里木河水质现状分析,结合塔里木河目前水资源利用与消耗情况,找出在塔里木河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分别从建立保护塔河管理机制,减轻对塔河水质污染,建立塔河水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仪扬河是仪征市东南部具有航运、农业灌溉、排洪泄洪等功能的一条主要河流,目前已受到污染,其不同断面水质级别为轻度污染一重度污染,代表颜色为黄色-红色。交界断面水质污染最严重,主要是受到上游古运河污水污染影响,入江断面水质污染次之。主要是仪征市城市污水管网没有铺设到位,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直排仪扬河泗源沟段,造成该断面水质污染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评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水环境保护成效,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0年地表水监测数据及污水排放和气候数据,评估并分析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地表水环境状况。研究表明,2012—2020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Ⅰ~Ⅲ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从89.14%上升到93.47%,但部分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尤其是内蒙古北部、山西西部、陕西北部和京津冀地区。4类生态功能区中,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地表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水源涵养区,再次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最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的主要超标项,2012—2020年该两项指标超标断面占总超标断面的比例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4.22%和17.29%。县域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及年降水量是影响相关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建议增加总氮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地表水质量评价指标,并在进行水环境评价时充分考虑当地的背景情况。  相似文献   

11.
固城湖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固城湖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除湖心区断面枯水期总磷达Ⅳ类标准外,其余断面平、丰、枯水期水质均达Ⅲ类水标准。固城湖水体呈中营养化状态.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已接近富营养状态。指出,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养殖污染。流域内的航运污染是造成固城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素。提出,应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建立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厂.保护森林植被.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态化肥、生态农药;定期疏浚湖底淤泥,改良现有水生植被结构;加大对固城湖环境、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及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对水体中的磷、氮的化学行为及平衡进行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制定营养物质种类,防止其湖水向藻型湖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监控预警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生态功能分区为基础,构建江苏省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监控预警体系,包括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基于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减排监控体系、基于水生态系统安全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和基于水环境风险的监控预警体系,使江苏省水环境管理从单一的水质管理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从单纯的化学污染控制向水生态系统保护转变,从目标总量管理向...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湘江流域永州段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质预测,利用2014—2018年冷水滩断面水文气象和水质监测数据,基于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湘江冷水滩断面水质、水文气象因素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相关关系、量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文气象因素对水质影响最大,水质与水文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水文气象因素是影响湘江流域水质的重要因素;溶解氧与水温、降水量呈线性回归关系,高锰酸盐指数与水位呈线性回归关系,高锰酸盐指数拟合回归方程的精度略低于溶解氧拟合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15年茹河彭阳水质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其断面水质进行评价;建立适用于该监测断面的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对断面水质类别进行预测;同时依据平稳分布对各类水质的重现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彭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为Ⅲ类;对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满足预测精度;2015年9月和11月的水质类别预测结果均为Ⅲ类,且Ⅲ类水质出现的周期最短,属河流水质常态,其重现期为4.9个月,整体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河流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01—2012年成都市河流水质类别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市河流Ⅰ类~Ⅲ类水质类别占比从"十五"期间的35.5%上升后,能多年稳定在61.5%~71.8%之间;岷江内江劣Ⅴ类水质占比从"十一五"的4.5%飙升至2012年的33.3%,水质恶化情势令人担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都江堰水文站2011—2012年连续2 a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岷江出境断面黄龙溪、岳店子水质多年不达标,形势堪忧。为此,提出有效划定全市人口、经济生态红线,建立入境断面水质监测管理与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联动机制,发掘和推广水质持续改善区域先进管理经验,着力Ⅳ类水域治理,是实现成都市河流水质污染控制目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水质数学模型,对东平湖及上游河段各控制断面的水质进行了预测和验证,说明了该预测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预测中误差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因子分析法在金泉工业园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金泉工业园水源地8个不同监测断面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园区水源地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在研究地下水中13种化学成分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提取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l-、SO24-、总硬度和可溶性固体对第一主因子贡献明显;第二主因子代表指标是Zn;第三主因子代表指标是As;NO3-、氨氮、NO2-对第四主因子贡献显著。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人民渠、海流图河和乌拉壕监测断面处水质类别为V类,其他断面均为IV类。因子分析法从整体上评价了园区水源地地下水的水质现状,分析结果清晰明确,为日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江苏段水质达标,以高邮市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为示范断面,通过对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及北澄子河沿程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对污染来源的剖析,提出应设置风险预警监控断面,制定达标治理措施,加强对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的风险预警监控.  相似文献   

19.
汉江水质评价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汉江各主要水质断面进行水质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及因子得分得出各水质因子的赋权值,从而对所取断面进行水质污染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与排序。同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汉江17个断面的水质污染相似性进行分析,给出分类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以2020年1—12月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殷村港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及2020年太湖水位资料为依据,构建了一维水量水质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入河污染负荷通量与入湖控制断面水质响应关系,以入太湖控制断面殷村港站达Ⅲ类水质水为目标,模拟计算了殷村港站主要污染物入湖水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殷村港站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浓度最大值均明显的降低,其中氨氮浓度降低幅度相对较大,主要集中于3—6月;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日均入河污染负荷通量变化相对较小,氨氮日均入河污染负荷通量降低幅度相对较大;殷村港站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年入河污染负荷削减量分别为24.17,41.43,3.87 t。提出,基于核算出的削减量需进一步结合污染负荷通量过程和污染源溯源分析,确定不同水质指标下入河污染负荷控制方向,为科学合理规划殷村港主要污染物的入河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