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振动是危害人体的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实践证明,强烈振动可引起骨折、皮肉青紫、器官破裂、内脏位置移动和脑震荡。人体如果长期处于振动之中,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新陈代谢等方面发生病症,久而久之便会引起振动病。振动病是卫生部公布的14种职业病之一。初期表现为:头晕有疲劳感,脚、腿无力,且出现肌肉疼痛和神经衰弱;面部振动表现手指痉  相似文献   

2.
振动是危害人体的物理因素。相对来说,在我国,对振动危害的研究、宣传和防治措施的推广应用作得较少。笔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引起广大安全技术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重视。 振动有振源、传播介质和接受器三要素。振动的传播介质主要是固体,接受器则是人体的触觉器官,如人的脚和手。振动作用于人体的形式比较复杂,它可以通过肌肉和骨骼传播,使人体各部位都有所感受。正因为如此,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强烈的危害。 振动对人体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对骨骼。肌肉,韧带及内脏器官的损伤。强烈的振动可引起骨折、皮肉青紫、…  相似文献   

3.
长期驾驶机动车辆的人,由于受到程度不同的振动影响,会致使神经末梢受损,神经系统功能下降,驾驶员会感到手臂疲劳麻木,握力下降,强烈的振动和相伴随的噪音长期刺激人体,还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女驾驶员还会出现月经失调,痛经等病症。医学上通常将这类由于振动引起的疾病称为“振动病”。  相似文献   

4.
汽车噪音、振动的危害及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噪音与振动,不仅会影响行车安全,而且时时刻刻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此。分析一下汽车噪音、振动的危害及其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基准的往复运动 ,称为机械振动 ,简称振动。物体离开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为振幅。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 ,它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足部和臀部) ,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反应的振动。局部振动主要是手接触振动为主 ,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常见的振动作业全身振动的频率范围主…  相似文献   

6.
对83名水电施工现场全振人员和40名非接振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腰椎X射线正侧位拍片。并对作业环境进行振动测量。讨论全身振动对水电施工人员的危害状况。强调水电施工中全身振动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全振人员的定期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7.
机械振动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存在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它对人体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是振动噪声危害,二是产生振动病.本文将就机械振动对人体危害的一些问题加以阐述,以期引起人们重视,进而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8.
长期接触生产性振动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振动已成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尤其工业生产振动给员工带来了各种不利的影响,也逐步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针对工业生产的振动病及其对人体危害,本文分析了工业生产振动的分类与人体接触机会,阐述了工业生产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工业生产振动的控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手传振动危害的现状及为减少振动危害开展的工作。对国内关于振动危害调查报告进行了汇总分析;研究了按行业、工种的分布情况并对常见的手持工具进行了振动测试及评价;对防振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调查及分析;回顾及介绍了涉及手传振动的法规及标准  相似文献   

10.
施倚 《劳动保护》2011,(12):109-109
编辑同志: 在机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振动的职业危害。请问:产生机械振动危害的机械有哪些,控制振动危害的措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振动(vibration)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振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密切。由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局部振动常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常见的存在局部振动的作业有:使用风动工具如风铲、风镐、风转、气锤、凿岩机、捣固机或铆钉机的作业;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和电报等的作业;使  相似文献   

12.
营林机械的隔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林机械的隔振措施张学明,王喜亮,刘志福1概述众所周知,振动会降低机器的强度,加快机器技术状态恶化的速率和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振动会恶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使人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诱发工伤事故,长时间还会造成生理机能的损伤和导致振动性职业病。机器...  相似文献   

13.
1 生产性振动的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由机械传动、撞击或车船行驶等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生产性振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浅谈振动的危害及其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振动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返振动的现象。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区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振动作用不尽相同,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是局部振动。 一、接触振动的作用和振动源 1.使用风动、电动工具的作业有铆接、清砂、锻压、凿岩、钻探、造型、捣固、割  相似文献   

15.
从4个方面总结了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研究领域近年来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振动产生机理与振源特性、振动传播规律、环境振动影响和振动控制;以京沪高铁沿线某车间内地面振动实测数据为例,结合国际标准,分析评价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对人体、精密仪器的影响;并对该领域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和高铁沿线场地合理化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ISO 5349:2001规定,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割草机和绿篱机的手柄上,通过振动分析仪AWA 6258测量割草机和绿篱机的频率计权振动总值,以进行手传振动的危害评估。结果表明:割草机和绿篱机的日振动暴露量A(8)值均超过了我国标准规定的日暴露振动限值3.5 m/s2,预计分别经过1.8~8.5 a和1.9~5.2 a后,暴露于割草和修枝工种人群的10%以上将出现振动性白指,为了有效降低或避免手臂振动病的发生,该行业的作业人员每日接触振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6 h以内。  相似文献   

17.
煤码头工程生产过程中主要卸运的货种是煤炭散货。在煤炭的装卸和输送时,由于振动、落差和煤炭的撒落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扬尘现象,污染作业环境。职工长期工作在存在粉尘的作业环境中,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煤尘,易引起使肺部组织产生间质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尘肺病,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另外,对人体的皮肤、角膜和粘膜会产生刺激作用,发生过敏性皮炎、眼脸水肿、毛囊炎、结膜炎或浓皮病等病患。因此生产性粉尘(即煤尘)是煤码头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在煤码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铁路列车运行对周围建筑产生振动影响,古建筑对振动更为敏感。为比较不同控制点位置及方向的振动响应,以某历史城墙为保护目标,基于《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分析铁路振动对城墙的影响,得出水平方向振动速度对古建筑更不利,古建筑顶部水平振动大于底部水平振动;铁路引起的古建筑的水平振动中,垂直于铁路线方向是主要贡献量,并显著大于平行于铁路线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回归分析的隧道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隧道爆破振动效应产生的危害,采用回归分析法对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首先采用一元线性回归与二元线性回归对爆破振动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下萨氏公式的相关参数,进而研究隧道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然后计算不同爆心距对应的爆破最大段药量,最后通过爆破振速峰值分析来判断隧道爆破的安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爆破振动危害在控制范围之内,不会对地表建筑物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油锯噪声及振动对人体的危害杨春柏,郭大伊,隋志民数十年来,不仅油锯的数量有很大的增加,而且油锯的质量及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但是油据质量及性能的改进并没有彻底解决它对油据手健康带来的危害。例如,噪声及振动对工人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老油锯手在强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