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微污染水源水的基本特征是含有少量的有机物且水质受到了氨氮污染.此种水源水使用常规工艺进行处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处理后的水质很多情况下达不到国家制定的饮用水标准.本文在对我国目前的微污染水源水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使用的各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海水淡化意义重大,有助于促进水源多样化、改善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为指导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当前,海水淡化产业在我国已具备可行性,并且其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的水资源危机 地球的总储水量为13860亿立方米,其中海洋水量约占96.5%,而淡水资源仅占2.53%.  相似文献   

3.
海水淡化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外主要关注海水淡化技术的成本和水质,缺乏对海水淡化水资源效益的量化评价。根据ISO水足迹理论,划定海水淡化量化边界,进行典型海水淡化工艺生产阶段清单分析,建立了海水淡化水足迹量化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低温多效蒸馏水稀缺足迹比反渗透水稀缺足迹高出3~4倍,2种工艺的海水淡化水稀缺足迹的关键影响因素均为电耗;反渗透工艺的水劣化足迹均低于低温多效蒸馏工艺海水淡化。因此,在样本范围内,反渗透工艺的水资源效益整体优于低温多效蒸馏工艺。水足迹评价研究结果揭示,海水淡化生产阶段的水资源消耗和水质影响,有助于引导海水淡化技术向提高水资源效益和降低能耗、消除水污染的方向发展,以期为海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淡化海水是重要的淡水补充水,其水质好,但pH、碱度、硬度都很低。这种特质的水极具侵蚀性,若不加处理直接纳入城市供水系统会造成管网的腐蚀。因此,本文从管道优选、管材防腐和淡化水厂后处理(投加药剂法、溶解矿石法、掺混法、添加镁法)等3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淡化海水风险防控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和发展现状,可为今后实现淡化海水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介绍了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技术、生物预处理的技术和应用。评述了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将广博的海水资源转化为紧缺的淡水资源,为解决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该技术有着经济环保的优点,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本文着重探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莫雯 《环境导报》2003,(1):15-15
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海水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水资源,成为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共同思考的问题……海水淡化趋于成熟如今,海水淡化在天津已经形成了产业。目前,天津不少专家正力促这个城市建成万吨级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工程。这项工程可以为沿海城市节约近20%的淡水资源,并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天津大港发电厂生产的淡水不仅满足了全厂生产和部分生活需要,而且还生产出罐装和瓶装水投放市场。这套海水淡化装置将海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引入压力低于与海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的容…  相似文献   

8.
杨伟利 《环境》2007,(11):74-77
在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所有改善水质和扩大水源的方法,均为世人所推崇,其中,海水淡化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经历起步期之后,我国海水淡化领域正向产业化方向迈进,并取得了长足进步.2006年底,我国日淡化海水能力接近15万吨,比上一年翻了一番.这些淡化过的海水在作为工业用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淡水资源日趋匮乏以及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海水淡化和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江苏大丰的风能海水淡化工程为例,重点从制水生命周期成本、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知识产权市场等角度对风电海水淡化技术的环境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拟算的大丰市风电海水淡化装置的风电成本为0.75元/kW,制水成本为3.65元/m3;(2)考虑到二氧化碳的环境价值(80元/t),风电驱动的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法(WE-RO法)具有较为突出的环境经济效益;(3)中国的风电海水淡化技术方兴未艾,涌现出一批以风能为唯一驱动力的海水淡化技术专利。可以得出,在沿海缺水地区,风能海水淡化技术将具有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岛众多,且多数海岛属于丘陵区,普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非常规水资源可以增加水资源供给,将是海岛地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海岛地区海水淡化,主要介绍了海水淡化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雨水利用的方法,包括雨水收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污水回用进行了探讨,对非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岛地区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保障对策,为海岛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合成聚合物的广泛使用和持久性污染使得微塑料(<5mm)成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染物,污水的大量排放是淡水和海洋环境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污水处理厂也成为微塑料进入淡水与海洋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系统调研,追溯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来源,综述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迁移和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分析国内外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特征和去除效果的差异性,为开展国内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污染研究与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并展望未来污水处理厂工艺的发展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水质特点与回用要求,分析了预处理、二级处理、脱盐处理等单元的技术研究进展与潜在问题。分析认为:非常规天然气采出水水质复杂,呈现高COD、高TDS、高硬度、高氯化物等水质特征;针对有机物脱除难题,需进一步开发耐盐催化氧化技术、耐盐生化技术和高效抗污染膜浓缩新工艺;脱盐处理等单元应通过高级氧化工艺进一步降低有机物含量,促进浓缩结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结晶盐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徐州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程度有加剧的趋势,因此急需加强水源地的研究和保护。本文根据徐州市不同年份的实测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加权平均法与内梅罗指数法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以及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护研究措施,结论对于徐州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的莫瑞-达令盆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两条最重要的河流——莫瑞河(River Murray)和达令河(River Darling )横贯其中。近年来,由于“千年干旱”引发了流域内盐度上升、鱼类大量死亡及土壤酸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下游阿德莱德地区的淡水资源供应更加紧缺。本文吸取下游亚历山大湖水库设计失败的教训,试图通过多用途海洋水库技术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及供水环境,增加阿德莱德地区高质量淡水供应量,缓解区域河流干涸现象,力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恢复区域环境流量。此外,通过海洋水库技术研究,为改善我国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供水环境提供相关建议,从而实现我国入海淡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复杂程度高、适用性不强、系统性和动态性不足的问题,在模型中引入灰水足迹量化消污用水,并在水资源生态足迹指标计算中考虑非常规水源,然后结合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开展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整体保持在生态承载力以内,水资源开发仍有潜力,但水资源的供需却存在不平衡的情况.鉴于此,从节流、开源和污染治理角度出发,设置了6种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控方案.其中,2018~2050年综合协调方案能在满足水资源生态可持续和水资源负载合理的条件下,妥善解决水资源供需问题,是实现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调控方案.目前中国水资源开发速度滞后,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不匹配,需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开源、节水和治污力度,从而缓解水资源的生态胁迫压力.  相似文献   

16.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是一种仅依靠渗透压驱动的分离过程,基于渗透现象发展起来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综述了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国际上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突发性水体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流域水资源安全,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突发性水体重金属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备受关注,但现有的技术储备仍十分薄弱。本文基于文献调研和已有的案例总结,系统评述了现有的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并简要介绍了这些应急技术在已报道的国内历次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中的实践应用,指出了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未来应对突发性重金属水污染事件快速选择经济、有效、绿色的应急处理处置技术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十年总结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军  左其亭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488-1497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已将水资源列为与粮食、石油资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水资源研究已成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论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研究发展过程;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情况,总结了近期我国水资源研究进展;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期水资源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介绍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的进展、方法、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分析气候变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结果,同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