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连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原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大连市酸雨频率为36.9%,酸雨污染以硫酸型污染为主,但硝酸盐对酸雨的贡献相对较高,降水中对酸雨主要起中和作用的离子为钙离子及铵根离子。2003年-2008年来大连市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各季节变化看,最高酸雨频率主要发生在夏季,降水中(Ca2^+NH4^+)/(SO4^-2+NO3^-)呈下降趋势,从而说明虽然大连市局地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对降水酸度产生一定影响,但相比而言,空气中碱性颗粒物的减少.对大连市酸雨频率的升高影响更大;大连市酸雨污染受外来源的远距离输送影响的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酸雨的变化趋势及来源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大连市的酸雨污染呈波动趋势,2009年的酸雨污染最为严重,酸雨频率达到40.3%,pH均值4.84,属于中酸雨污染。大连市酸雨的来源受外来地区输送的影响较大,大连市本地源排放对硫和氮的湿沉降的贡献仅在10—20%之间;外来源中,山东排放的贡献占30~40%,辽宁其他区域的贡献10%左右,同时日本、朝鲜和韩...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酸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安徽省酸雨监测网站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安徽省酸雨污染的空间特征.根据酸雨组成成分监测结果,分析了安徽省酸雨的形成原因.最后预测了安徽省酸雨的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酸雨污染十五年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江苏省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该省酸雨污染现状及“七五”末以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河以南酸雨污染普遍重于淮河以北地区;“七五”末以来酸雨频率有降低的趋势,但降水酸度并未减弱;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仍占首位,酸雨带来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未得到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基于气流轨迹大气输送对大连市酸雨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HYSPLIT-4后推气流轨迹模式,对辽宁省大连市2007年的降水来源进行气流轨迹模拟,再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得到气流的平均轨迹分布,从而分析大连市降水的来源及各方向气流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连市酸雨污染主要由西-南、西北和北-东-南3个方向气流形成。在季风影响下,6-10月的雨季,来自西-南方向气流多经过河北、京津、山东、我国东部沿海等工业发达地区或朝鲜半岛;起源于北绕行东-南方向气流仅在辽宁省内行12小时后,也途经山东或朝鲜半岛及南部海域,这2个方向的气流运行高度低,地面污染贡献大,携带大量致酸前体物,在大连形成酸性降水频率高,导致其酸雨污染严重。而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经过蒙古、内蒙古、辽宁西部等工业欠发达地区,且多在高空运行,气流相对干净,很少形成酸性降水。  相似文献   

6.
根据南京1992-2011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研究了南京市近20年的酸雨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以前,南京市酸雨发生频率逐年降低,2001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年降水pH值均小于5.6,酸雨污染趋势上升;根据2002-2011年南京市6站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年平均PM10浓度逐年下降,SO2、NO2浓度先升后降多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综合酸雨和环境监测数据得出,南京市近年酸雨污染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可吸入颗粒物减少和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小惠 《环境》2005,(Z1):119
一、概述 降水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地了解全国或某一个区域的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趁势,确定酸雨污染的范围和酸雨污染程度;掌握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控制酸雨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当前,降水监测的项目有:降水量、PH、电导率、SO42-、NO3-、Cl-、F-、K+、Na+、Ca2+、Mg2+、NH4+等项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监测有机酸(甲酸、乙酸).根据测得降水PH的大小确定是否属于酸雨,通常称PH<5.60的降水为酸雨.下面就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佛山市三水区"十五"期间的酸雨监测结果,通过对pH值、酸雨频率等指标的分析,总结三水地区的酸雨污染规律、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酸雨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渝中区20年酸雨污染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渝中区降雨及大气监测数据为基础,对重庆市渝中区近二十年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降水中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从致酸源、地理因素、气象因素等方面探讨了重庆市渝中区酸雨污染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重庆市渝中区酸雨污染不仅来自于本区,还受外区输入性污染影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不利的大气扩散条件加重了酸雨污染的程度;近年来降雨pH总体上升,酸雨污染有所减轻;酸雨污染由煤烟型污染向石油型污染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酸性降水污染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在我国,大连市为酸雨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酸性降水污染现象的发生导致人们的正常生活也由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因而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本文从酸性降水的污染特征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酸性降水污染现象的治理对策,旨在其能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宜宾市2001~2005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资料,对酸雨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酸雨频率高、酸度强,酸雨污染呈逐年加重趋势。降水组份中,SO42-/NO3-比值逐年上升,说明煤烟型大气污染未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多年来对绍兴市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结果的统计,分析了绍兴市酸雨污染现状,并探讨了绍兴市酸雨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充分利用大连市已有地下水资料,通过对大连市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利用Arc GIS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将点状数据转化为面状数据,进行大连市地下水质量的区域评价。根据地下水水质8项监测指标的分析数据,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平台,得到大连市地下水污染评价图,从而得出大连市各行政区域地下水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的结论。最后通过对大连市地下水污染来源和防治现状的研究,提出大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酸雨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江西省酸雨监测站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酸雨的影响因素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酸雨污染情况有所缓和.江西酸雨呈季节性的变化,夏季酸雨污染较轻,冬季酸雨污染较重.江西省全省都有酸雨污染,但污染程度分布不均。江西的吉安、宜春以及景德镇污染较严重,鹰潭、上饶和萍乡污染较轻。江西省降雨的pH值随降雨量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毛毛雨、小雨和中雨的pH值较小,而大雨和暴雨的pH值较大。综合分析江西酸雨的pH值和酸雨率,利用傅里叶函数的原理给出江西酸雨频率和pH值的数学模型。由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际值较好吻合,说明所建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江西酸雨的频率和pH值。利用江西酸雨数学模型对未来10年的江西酸雨的频率和pH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区近十年酸雨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益华  励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252-253,300
采用2001-2010年宁波市区降水监测数据,对宁波市区的酸雨污染现状及2001年以来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酸雨频率居高不下,且降水酸度并未减弱,宁波市区酸雨的污染类型处于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的过渡期。并根据宁波市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临安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开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生态建设实施过程中对酸雨危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酸性降水变化趋势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性降水污染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酸雨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污染问题。湖南省通过降水监测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监测数据。本文在对全省近8年的降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本省酸性降水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了酸雨的成因,并提出了防治酸雨污染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掌握湖南省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更好地制定全省的酸雨污染控制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通过潜在污染源调查情况对大连市地下水污染原因进行宏观分析,之后从潜在污染源调查和主要超标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污染原因分析两方面对大连市地下水污染成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根据各项污染指标监测结果对大连市地下水各区域污染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阐述了中国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现状,分析了划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依据和原则,绘出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的范围,重点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硫污染和酸雨控制区内的控制目标以及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确定的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政策,并研究了政策实施对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青田县酸雨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3年-2007年青田县降水和大气监测数据,对青田县大气污染因子(SO2、NO2和TSP)和降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酸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青田县酸雨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从年变化趋势来看,酸雨强度较大,受酸性降水污染较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从季度变化趋势来看,第一、四季度酸雨污染问题突出;从月份变化趋势来看,1月-3月、10月-12月酸雨污染问题较4月-9月严重。其形成主要是因为上风方向的S02、NOx等污染物浓度超标,随着天气系统的移动而被携带至本地区所致,同时与降水量、风速、气温和大气层结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