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岸带环境资源综合管理,是对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下的现代综合管理。本文在对区域海岸带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的内涵及管理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秦皇岛海岸带环境资源实施综合管理为例,提出了区域海岸带环境资源综合管理的评价过程及模式。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前沿地带。因此,合理开发海岸带资源,加强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位于海岸带陆海交界的海滩植被的开发与保护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海滩植被在环境中的作用 1、消浪抗蚀,保滩护岸。我国海岸线漫长,是世界上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而海滩植被则对风暴及其  相似文献   

3.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PSR)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ICZM)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数评价和协调发展度等方法分析厦门海岸带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社会、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借以反映其ICZM实施成效。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进一步证实ICZM的实施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确定ICZM的实施效果非单纯的城市管理与之前海岸带分块管理所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势在必行。科学、有效的海洋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海洋环境并不是一维线性的系统,涉及系统的多维耦合,而海岸带又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本文尝试以青岛市胶州湾海岸带环境管理模式为例,构建包含有"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安全-行政(EPRESA)"六个子系统的多维耦合系统模型,并绘制出总流图,然后以此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前提性分析,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要改善现有的海岸带环境管理体系,应该制定综合性管理政策,建立可持续的融资机制,推进海岸带灾害与风险管理以及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是重要海陆过渡带地貌单元与区域,兼受海陆动力双重作用与影响,包括不同类型的沉积相,经历复杂的动力沉积、地貌演变及灾变过程。海岸带调查涉及学科交叉融合,调查要素相对独立与内容多学科交叉并存。我国曾分别于1960年、1981年和2003年组织开展过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工作,调查获取了大量丰硕成果。当前海岸带调查与研究过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亟需突破问题,包括:1)海岸带存在大范围“盲区”,浅水易陷、礁石养殖等区域难以到达,成为海岸带数据“空白区”、调查“禁区”;2)我国海岸带观测平台数量少、分布零散,未形成综合有效观测网,导致长时间序列、多源准同步调查数据缺乏,难以准确把握海岸带变化规律,破解资源环境有关问题;3)海岸带数据获取智能化程度低,严重阻碍制约有关对策及时有效性;4)海岸带不同学科协同调查、交叉融合研究模式尚未建立,不能及时发现海岸带科学问题。今后海岸带调查将在海岸带高分辨率过程数据、全覆盖无死角实时动态数据获取技术,长时间序列综合数据采集平台建设,陆海空全天候立体化数据采集传输及快速智能决策,以及海岸带多学科交叉攻关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海岸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量人口、产业向海岸带区域聚集,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海岸带环境日益恶化、自然岸线严重受损、海岸带资源锐减。海岸整治修复成为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恢复海岸带资源的重要技术手段。为评价人工海岸生态化改造及整治修复工作效果,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海岸生态修复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生态指标、经济指标和功能指标三方面,筛选出50项产出性指标构建人工海岸生态化改造及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科学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人工海岸整治修复效果,为人工海岸生态化改造及整治修复工作的检查、考核以及验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湾处于陆地和海洋交汇部位,由于开发环境优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淡水资源缺乏、海洋经济发展层次和城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生态足迹衡量居民对生态资源的需求,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子系统的无锡市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生态足迹系统的驱动作用和相互关系。基于模型预测了无锡市“十二五”期间的生态足迹数值,显示未来5年无锡市的生态足迹将继续呈现递增趋势,反映出居民对生态资源需求和对环境潜在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市政府需重视居民的生态需要,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秦皇岛市城市空气环境、水环境及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价和分析,并对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充分阐述,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改善水环境、加强海岸带和海洋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加强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三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旅游地旅游开发成功与否同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刚刚建成的旅游地而论,居民的支持程度如何势必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旅游资源非优质城市——芜湖为例,选择在方特欢乐世界建成初期,对当地居民预期旅游影响感知进行了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EXCEL等方法软件分析了当地居民对方特旅游开发所产生的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芜湖的旅游业处于发展阶段,当地居民对预期经济影响的正面感知较强;居民对预期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多数居民认为发展方特主题公园将会改善当地环境和整体外貌,他们对方特主题公园的发展持赞同态度。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主题公园在资源非优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旅游发展使居民的生计方式、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对雷州半岛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的脆弱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雷州半岛典型的脆弱性海岸生态系统比例大,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外界压力下发生迅速退化.针对该地区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对策,并指出海洋带综合管理是达到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红线意识。以环境知识、环境评价、环境关注和环保自觉性指标对环境意识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利用Logit模型估计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并基于时间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潜在类别模型将我国居民环境意识分为高环境意识、中等环境意识和低环境意识;(2)我国居民社会资本和环境意识均不断提高,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十分显著;(3)2003—2013年,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程度加强,年平均变化率为1.42%。在可持续城市规划方面,采用适当措施改善社会资本是提高居民环境意识、实现保护环境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环保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有45.3%的居民为了保护环境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环境关心对于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社会地位,最后是消费支出。具体而言,对环境问题越关心的居民,其环保支付意愿越高;社会经济地位中的个人收入及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居民环保支付意愿越高;消费支出越高的居民,环境支付意愿也较高。提出增强居民主观社会地位认同和环境关注度等措施提高居民环境意识,改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潘护林  陈惠雄 《中国环境管理》2021,13(1):156-161,148
深入揭示生态环境与居民幸福感的内在关系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幸福感产生机制对生态环境影响居民幸福感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利用2013-2014年我国居民大样本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水、大气,绿化三个关键生态环境要素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认为,生态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受制于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及居民对环境价值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尽管研究期居民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不高,但生态环境对我国居民幸福感的并没造成显著影响;比较而言,水环境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小于空气环境,而空气环境的影响又小于绿化环境。为提升我国居民生态幸福感并激励居民亲环境行为,应通过科普教育切实提高居民对环境及其价值的认知度,努力营建人地和谐的文化氛围;应在普遍提高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和促进居民向环境审美消费需求的升级;当前应重视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的运用,通过影响居民经济利益激发居民环保行为;应优先解决居民直观感知明显且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海洋管理模式.三亚市海岸带综合管理在信息获取渠道、参与机会、参与形式、维权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但在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公民知识、海洋环保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参与深度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推进三亚市公众参与海岸带综合管理,需要提高社会公众的主体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完善公民社会建设,弥补...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促进了绿洲城市居民休闲活动持续增加,但同时也造成了绿洲城市的环境压力。环境责任行为作为行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的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居民的休闲场所依恋和环境责任行为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主动型环境责任行为受情感性场所依恋的显著正向影响,居民遵守型环境责任行为受功能性场所依恋的显著正向影响。结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湿地公园开放程度、加强湿地公园设施建设、注重营造情感依恋场所、强化居民情感体验管理、提高湿地公园管理水平等建议,以提高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居民场所依恋程度,促使居民环境责任行为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安家岭、安太堡和平鲁东露天煤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访谈,发现1020份调查问卷,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多变量路径分析方法探讨了朔州市煤矿区居民的性别差异与环境问题感知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矿区居民对环境卫生、噪音污染、塌陷和地裂缝的感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有更高水平的环境问题感知,但性别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感知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煤炭资源型城市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的性别差异性是影响公众行为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该研究有利于改变煤矿区管理理念,促进资源型城市因人制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熵值法,根据生态城市的内涵,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对徐州市2001—2008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质量在逐年提高的同时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指出行政推动力、经济推动力、城市经济组织与居民推动力、资源与环境约束力是解决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理解人居环境内涵和旅游发展效应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从经济、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张谷英村居民对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效应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1从旅游发展阶段来看,张谷英村目前处于旅游参与阶段,旅游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大,居民对旅游发展多持赞成态度;2从居民感知视角来看,居民对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居住环境、总体影响的正面因子感知强烈且具有一致性,对负面因子感知较弱且具有显著差异性;3从居民感知差异来看,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出生—居住地都是造成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差异的重要因素。根据居民感知结果,提出促进张谷英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