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嫌麻烦”“图省事”是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出现违章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能不能通过创新科技、改进工艺、优化流程等手段,让安全变得简单一些,让员工在作业时能够既安全,又省事,不再违章?目前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创新工作室”,那么能不能通过这些“创新工作室”让安全变得更简单,让员工在安全操作时不再“嫌麻烦”?  相似文献   

2.
最近,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控”的安全生产全新格局,有利于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全力推进“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走捷径、“凭经验办事”可能有时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快捷,但有时却会让我们犯下大错,甚至导致事故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安全工作通过转变管理思维模式可以变得更简单,但安全意识、安全规程、安全措施三者却不能简化。  相似文献   

4.
麻烦小议     
登高作业应系安全带,这是起码的常识。然而,不这么做的也时有所见。 最近太原重型机器厂修建公司有些青工在炼钢车间10米高空施工不系安全带。安全检查人员问:“为什么不系安全带?”一个说:“系它不方便,碍事。”这是嫌麻烦。另一个说:“没事,多留神就是了。”这是侥幸麻痹。 嫌麻烦吗?这些同志是否想到,一旦坠落岂不更麻烦?人要活着,一日三餐无一人嫌麻烦,如果我们能把保障人身安全与吃饭看得同等重要,不是再好不过了吗!嫌麻烦者往往是“麻痹”思想在作怪,有“麻痹”思想必然导致违章作业,发生事故。麻痹者嫌麻烦,嫌麻烦反而惹来麻烦。希望…  相似文献   

5.
安全综合征     
我是一名职业安全工作者,酷爱自己的工作。也许是工作时间太久,见到的事故太多的原因,“职业病”在我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甚至达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有人说我得了“安全综合征”,而且“病情”日趋严重。说得多了,连我自己也开始相信起来,私下自我“诊断”一下,大概有四种“症状”。不搭便车,不找私车不是自我吹嘘,莫说是找便车,即便是找朋友跑一趟“专车”,也不会费多大事。但参加工作至今,可以说从来没有找朋友帮忙出“专车”的经历,即使是搭便车,也不干。原因很简单:上车买票固然有点麻烦,但车票是强制保险的依据,万一…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庆、“9.8”投洽会、“世界金门日”等重大活动都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北京奥运会,政治性强、影响面广、时间跨度长。因此,下半年时期特殊,任务艰巨,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形势,认清特点,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为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顺利开展,创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中必须处理好五个辩证关系郭鹤峰(盱眙县交通局211700)王河舟,吴冠成(盱眙县劳动局211700)江苏省盱眙县交通局在抓安全生产工作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该局要求下属企业领导“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在重视生产的同时,更要十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城市野蛮施工屡见不鲜,从夺人眼球的“史上最牛挖掘机”爬上12层高楼作业,到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通讯线路、地下电缆等“城市动脉”被野蛮挖断,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麻烦、威胁,也给城市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和干扰。那么,我们的城市何时不再受伤,哪些地方可以施19哪些地方不能施工?该怎么施17该如何加强文明安全施工与协调,建立文明安全施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级政府,充分履行政府安全监管职能。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为抓好安全生产必须要建立“五个平台”。做到“五个加强”。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节能、更具有生产力和创新力的环境,我们就是霍尼韦尔。”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霍尼韦尔亚太区研发中心的20多辆班车上,这样的一句话被标识在了醒目的位置。而对于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下面的霍尼韦尔探测器有限公司来说,这句话是他们时刻也不敢忘记的信条。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隐患治理年”,这是国务院安委会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总结去年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之策。有关隐患治理投入的内涵、效益分析,以及如何量化等诸多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来推动事故隐患综合治理,远离各种事故灾害,圆满完成“隐患治理年”所赋予我们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安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求,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注重安全。一个热电企业既要管理好热力安全,又要抓好电力安全。我们制定了“安全,连续,经济,效益”八字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公司得到较好的发展。投产四年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套比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强化群体的安全意识,要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营造“安全第一”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本文结合一些实例,谈谈让每一位职工积极行使安全管理的民主权利.主动干预不安全行为,积极进行安全互助,自觉遵章守纪。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安全,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它是一种职责,一种使命,一种长啸当歌生存发展的动力。我来自化工企业,深知化工生产的特性,我们三化箭指蓝天的合成塔,不亚于一个核反应堆,我们是“坐在火山口上的人”。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今天,当我们再次托起“安康杯”时,我深感这个“杯”里承载着无数化工人的生灵。安全是金,安全是魂,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经常审视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理念,一种与时俱进,一种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漫漫雄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安全生产方针的不断深入贯彻,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原则,这些原则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化,要贯彻好劳动保护工作方针,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这些原则。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不能分割,更不应对立起来。科学和生产的发展历史证明,安全寓于生产之中,科技工作者和生产组织者在生产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当主动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要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落实到每个职工的职权、岗位责任制中去,从组织上、制度上固定下来,以保证这一原则的实施。二、“五同时”原则“五同时”原则,即…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培训前的调研中有个别学员反映出如下看法认真执行安全规程的人是胆小怕事按安全规程操作多麻烦我违章那么多次不是也没出事故嘛! “别人这么做也没出事不要紧当初我为生产不顾一切负了伤还算我违章一点功劳没有还要受罚? 这些想法反映出造成许多事故发生的心理因素省事心理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付出获取最好的效果。但在安全生产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许多因违章造成的事故都是在嫌麻烦图省事省力气少出汗走捷径等心理作用下发生的殊不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才是既省力又省事还出效果的真正捷径;因为安全规章制度都是前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再去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荣任务,迎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我们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鼓励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目前的事故预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决策。我们知道,万事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正确与否,劳动安全工作也不例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项重要方针,是个大决策。我们厂矿企业是基层实体,自身有一些安全范畴的决策,但更重要的是执行上级决策,因此研究党政机关决策安全的监督、执行、修改和补充,使其方针政策乃至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就可以控制安全大气候和大趋势。这就首先要求决策者的安全意识必须牢固,随时随地考虑一言一行对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从长远的高度,始终坚持强化“三个意识”,做好“两个推广”,增强抓好专全培训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作为从事安全培训教学和管理工作多年的教师,我们认为:安全培训部门要在生产协调发展中有为有位,安全培训工作必须要做到有创新、有思路、有成效,必须要“强化三个意识”,做好“两个推广”。始终坚持“强化三个意识”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安全培训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作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全省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会议上,句容市作为安全宣传先进单位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做好安全宣传不是“软”任务.而是“硬”指标。如何把安全宣传做好搞“活”不仅需要很多热爱、热心于此项工作的“笔杆子”们的灵感与兴趣,更要有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鼓励。这里选登的文章,对于我们从事安全宣传的同仁们也许有一些启发和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