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 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 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 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 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 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 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 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 其中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在为中国的飞速发展而举杯祝贺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享受、挥霍着自然资源的时候,孰不知,地球已经被自私的人类折磨得千疮百孔了。几千年来,人类从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当洪水像疯狂的恶魔肆虐我们的家园时,当风暴像残暴的猛兽一样袭击我们的生命时,唯有自然在承受着灾难。一棵棵大树仰首与倒下的姿势,都显得那么虔诚而又庄严。当自然真正地成为人类的奴隶时,地球就岌  相似文献   

3.
王四达 《绿叶》2010,(3):62-65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对生态问题认识最深、对生态危机解决最好的还是发达国家,而不是有“天人合一“传统的中国。中国危机四伏的自然生态只是表层现象,它是社会生态乱象丛生现象的直接反映,而社会生态的乱象丛生又与政治生态的弊端重重密切相关,这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合理的社会制度能产生一种健康的社会心态,制度与心态既可良性互动,亦可恶性互动,治好政治生态.自然生态危机才能根治。若根源问题不解决,求助于“天人合一”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正视河流的生命,我们需要自然的、生态的河流!现在,小河小沟堵了,大江大河堵了,中国人正在用自己的技术和钢筋混凝土,在中国的大地上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心肌梗死"。我们不是不要发展,但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绿色书架     
《绿叶》2006,(3)
《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管仲连、涂方祥、杨琳编著,海洋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28.00元《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本顺应时代需求的精品,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本书不仅发掘了中国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而且弘扬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和世界观。作者以浑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结合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将二者有机结合,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解读,又有对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忧思。从崇尚自然的道家文化到积极入世的儒家文化,从大慈大…  相似文献   

6.
张鹏 《绿色视野》2010,(2):45-47
<正>在中国人的传统里,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当数大年三十晚上这顿年夜饭。年夜饭的概念对不同时代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回忆和理解。不同的时代,我们的年,也有着不同的过法。眨眼间,虎年春节又来  相似文献   

7.
“自然植被”这个词如今常被人们提及,它指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前不久听到一位艺术大家说出了“精神植被”一词,眼前忽然一亮,这不仅是一个新概念,更是一个新境界。自然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个民族需要传统文化的承袭,同时又需要不断的创新,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人都该像百川入海一样,为本民族努力注入文化新元素,使创新成为一种新的理论结晶,这时候,新的传统便会诞生。先进的文化不是照搬,借鉴也不是套用,不是克隆。我们日常听到的“媚俗”,那便是自身文化发展的反悖。这个“媚俗”其实只是低俗的审美满足,感官满足。充斥舞台的美媚靓妞,把《上甘岭》唱得像“我家后院的自留地”;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春天令人难以忘怀。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把原本明媚的春天变成了我们一段痛楚的记忆。席卷神州大地的非典型肺炎让人们感到了恐惧。而恐惧又令人联想到“天谴”。我们的祖先是相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如此严重的灾难,往往会把它当作不祥之兆,会被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其实,不单是我们的祖先,天人感应也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一种信仰。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谈到过“天谴”,黑格尔将“上帝加诸世人的所谓谴责或灾难”,解释为:“天谴观念所着重之点,即在于指出天谴主要的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对立。”在黑格尔看来,所谓“天谴”即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招致的报复。而恩格斯后来也肯定和重复了黑格尔的观点。恩格斯认为,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招致自然界更加强烈的报复。我们把由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视为自然生态无法忍耐人类肆无忌惮的侵扰而发出的警示。刚刚过去不久的 SARS 是一场灾难,同时也是一个有益的警示,为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8,(10)
正中华文明的古代世界观中很早就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山水城市的追求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古代城市选址以自然条件为依据,与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形成。当前,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即“千城一面”,许多城市地域性风貌消退、丧失文化特色。为此,我们提出推广“山水城市”的理念,深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特征结合,融合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将中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参加中日韩环境意识培养教师项目的交流与研讨,深入韩国社会、民间、学校,了解韩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优秀成果,带着体悟与感想进行交流活动,可以提升我们的环保意识。多年前,前"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名为"与自然为友——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梁先生说:"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在你们心里能够发芽、开花,那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片绿荫。我们所有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环保意识,我们中国也就不会有一个绿色的明天。环境意识是一种现代公民意识"。梁先生生前时时牵挂着环保事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对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培养寄予厚  相似文献   

11.
吴国盛 《绿叶》2010,(7):73-78
现代博雅教育应该把博物学教育涵括在内。现代文明让人类远离自然,而博物学恰能弥补这一缺陷。博物学让我们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领悟人的有限性,最终培育一种更加健全的人性。就此而言,博物学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刘蓓 《绿叶》2012,(5):58-61
与传统的自然文学相比,生态文学创作和研究注入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它的首要宗旨不再是歌颂自然,而是对环境危机作出积极回应。发展中国当代的生态文学,不应只限于以"歌颂自然"为主旨的文学创作,我们还需要揭示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过度干涉有着潜在的灾难性影响,用文学的方式揭露、反思和批判人类对自然的错误态度,以多种题材传达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主义认识,从自然题材的散文诗歌和荒野小说拓展到都市文学、科幻小说等。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在中国的地平线上新生了一个事物,叫大学生绿色营。人数不多,40个人;时间不长,一个暑假;但掀起的波澜是壮阔的,引起了政府领导层、舆论界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关10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保住了;更重要的是参加者受到了深刻的触动和教育,从几个年轻人的反映和行动来看,其影响可能是一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97大学生绿色营。仍以北京高校学生为主,并吸收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川联合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的学生,还有少数作家、摄影家和记者参加。目标是藏东南的原始森林。主题是“尊重传统,认识自然”。我们7月19…  相似文献   

14.
发展到今天的人类,不仅需要自然环保,更需要精神环保、文化环保。生命是灵和肉的结合,健康包括身体和精神两方面。所以,属于生态环保范畴的“绿色”一词,也应该涵盖精神文化生态方面的内容。解决当下所出现的精神文化生态问题,正确的信仰不失为一剂良药,但我们是否也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良方?重返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心境?希望大家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欣 《绿叶》2008,(10):61-67
一个中国西部的环保NGO——"绿色江河",没有任何专项资金支持,依靠书籍义卖和极为有限的零星捐助,在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建立起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又完全依靠志愿者的力量,在可可西里孤军奋战了十年。  相似文献   

16.
徐友渔 《绿叶》2008,(7):40-46
1949年后,中国传统中断。"文革"代价巨大、教训深重,我们渐渐把道德往人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我们面临的压倒一切的任务,是中国必须现代化,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并不能提供,试图证明现代化价值能够在儒家文化中印证的努力几乎都失败了。传统文化有关日常人伦的部分,是有活力的,可以被继承,因为它用非常精炼的语言,高水平地表达了普世价值。而传统文化中的道统,是为皇权、专制服务的,若恢复道统,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7.
田松 《绿叶》2008,(7):18-24
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看待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来源、有"根"的人。我们需要儒、释、道等大传统,但更应重视与我们血肉相连的地方的、生活的小传统。小传统与每个个体的生存环境、生活体验直接相关,对小传统的了解,也是个人的一种寻根。在地方传统尚存的地方,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帮助他们现代化,而是要守住他们的传统。在中国,对小传统破坏最严重的是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对传统的认同得从娃娃抓起,中小学课本应该加入乡土文化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自然比人强大,人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自然是未知的、强大的、神秘的,自然的核心是我们所无法了解的,是现在不能了解,也是以后无法彻底参悟透彻的。在这种意义上自然是神秘的,是某种意义上的“神”,我们应该对它怀有一种敬畏之心。自然的本质是超越了人的经验的,是你所体验不到  相似文献   

19.
余达忠 《绿叶》2013,(Z1):61-69
作者考察了贵州剑河柳旁苗寨的七年一轮的牯藏节,亲身感受了农耕时代古老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考察中作者认识到,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存在一种质的区别。农耕社会的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是盲从的、缺乏自我的,他们以一种质朴的、虔诚的、甚至是愚钝的态度与方式来面对自然。生态文明也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我们是自由地、自主地、自觉地将自身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并不是要回到类似柳旁的古老生活中去。我们要做的是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同时,让人民有选择和追求自己意愿的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余达忠 《绿叶》2013,(1):61-69
作者考察了贵州剑河柳旁苗寨的七年一轮的牯藏节,亲身感受了农耕时代古老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考察中作者认识到,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存在一种质的区别。农耕社会的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是盲从的、缺乏自我的.他们以一种质朴的、虔诚的、甚至是愚钝的态度与方式来面对自然。生态文明也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我们是自由地.自主地、自觉地将自身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并不是要回到类似柳旁的古老生活中去。我们要做的是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同时,让人民有选择和追求自己意愿的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