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炉管的两种主要失效形式是开裂和腐蚀减薄。本文通过人工缺陷样管检测实验和现场实验研究探索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在炉管检测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炉管结焦对导波传播影响很小,应用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检测时,无须对炉管内表面进行处理;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可以准确检出炉管开裂和腐蚀减薄类缺陷,并可进行轴向定位。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应用可使炉管检测更快速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管道跨越段的检测一直是管道检验检测的难题之一,本文运用英国TWI集团Teletest Focus+MK4导波设备,对某在役的长输管道,综合选择了河流、沟壑、高速公路、水渠等多种不同服役环境管段,管径DN200至DN350不等6个跨越段进行检测,并进行案例分析.实践表明,导波检测技术对跨越段管道的单边检测距离在100m左...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基于超声导波的风电螺栓在役检测技术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螺栓检测的技术研究难点、热点、超声导波检测以及相控阵延时聚焦的理论基础,然后使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MATLAB仿真程序对超声导波螺栓检测技术进行建模,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导波检测风电螺栓技术的实现过程与方法。在仿真过程中,笔者通过改变缺陷深度,研究其对于超声导波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缺陷在较浅深度时,检测结果误差较小,缺陷信号之后会形成明显的二次波、三次波信号。(2)缺陷位于中部位置时,缺陷测量结果误差增大,位于缺陷之前的台阶反射信号波幅降低,二次、三次波不明显。且缺陷波附近可看到有较明显的多个小波峰信号。(3)由于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干涉叠加次数增加,波的模式越来越复杂。所以随着缺陷距离探头越远,检测结果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工业管道的常见特点,简述了带保温层工业管道产生常见失效现象的原因,系统介绍了工业管道常见的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特征及局限性;提出了采用磁致伸缩低频导波结合电磁超声检测技术,对带保温层工业管道实施在线检测。通过低频导波对直管段部位进行快速全面扫查,电磁超声检测管道三通,弯头等典型管件壁厚,能够实现带保温层工业管道腐蚀缺陷的在线不停机检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压管汇导波缺陷检测问题,基于磁致伸缩效应,借助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高压管汇直管段的导波缺陷检测模型,探究导波的激励条件及缺陷检测效果,分析不同参数对缺陷附近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频率为10 kHz的正弦电流信号激励下,可产生沿管道轴向传播的T(0,1)模态导波,并能辨别缺陷处的回波信号。改变缺陷的尺寸参数时,缺陷附近的磁感应强度随着缺陷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随轴向宽度增加呈减小趋势,不同形状的缺陷对应的磁感应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改变激励条件,磁感应强度均随激励电流、激励频率的增加呈不断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蒸汽管道长期在高温及应力的条件下运行,不可避免地造成高温腐蚀减薄。因此,蒸汽管道的管壁减薄的检测尤为重要。目前检测高温管道腐蚀的手段主要是采用测厚仪来测量壁厚值。弊端在于要停炉停产,拆除管道保温并打磨,只能进行局部厚度测量,无法保证检测高温蒸汽管道整体的腐蚀减薄情况;在较高的表面温度下,测厚仪的精度亦难以保证。本文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在线高温蒸汽管道的在线检测方法,采用高温导波探头,实现了在较高壁温的条件下对高温蒸汽管道的全局壁厚减薄测量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7.
积碳是有机热载体炉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为预防有机热载体炉火灾事故,分析国内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技术、相关控制原理及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积碳层厚度检测方法。搭建一个有机热载体炉积碳检测系统,试验提取不同厚度对应的超声导波的截止频率、跃迁频率和群速度这3个表征参数,同时对比这3个参数随积碳层厚度变化时的关系。结果表明:可用超声导波的群速度与积碳厚度的单调性变化规律来检测积碳层厚度,并通过空管中的群速度频散曲线的拟合试验论证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指出后续工作的关键是开发此检测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个常压储罐底板泄漏检验案例出发,结合不同无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论证了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高频导波检测技术和开罐漏磁检测技术等新型技术在常压储罐底板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储罐底板声发射检测发现2处疑似泄漏信号的可疑区域,为下一步开罐复核缩小检测范围,高频导波检测、漏磁检测各锁定1处缺陷位置,经真空试漏判断为漏点位置,为常压储罐开罐检测和在线检测提供了又一实际的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码头压力管道存在的主要损伤模式及针对性检测手段,重点分析介绍了超声C扫描、超声导波检测、漏磁检测等多种新型腐蚀检测手段,以及超声相控阵检测在管道焊缝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线检测是目前石化成套装置内承压设备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有助于石化企业生产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降低生产成本及检修费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对声发射检测、电磁超声检测、脉冲涡流检测、平衡场涡流检测、阵列涡流检测、超声导波检测及数字平板成像7种常用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腐蚀减薄、环境开裂2种损伤类别,给出了压力容器和工业管道在线检测技术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超声波导波对钢板下表面腐蚀区域快速定位及连续测厚法准确测定其最小壁厚的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上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不能进入内部的压力容器、内表面被覆盖层或构件覆盖的压力容器及大型原油储罐底板下表面的腐蚀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点状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场站内极为危险的腐蚀类型,目前的全面检验过程中对于点蚀的检测普遍采用超声波壁厚的方法,检测有效性低,而且单点检测方式无法对一定距离内的管道开展全覆盖检测。本文对比分析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提出低频导波、漏磁和超声波测厚组合检测的方法。经过现场应用,组合检测方法可以发挥各检测技术的优势,提高点蚀缺陷的检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0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在杭组织专家对浙江省特检院承担的总局项目《高温状态下压力管道腐蚀超声导波技术研究》、《压力管道数字化管理及在线监控系统的开发》与省局项目《石化装置在役管式加热炉安全性能及剩余寿命评估技术研究》进行验收。专家组认真审查了各项目提交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化工装置工业管道面临焊接和腐蚀两大问题,装置的长期运行与管道定期检验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数字射线、脉冲涡流、超声导波三种管道在线检测技术的对比分析,结合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理念,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工业管道在线检验的技术,对节约企业成本、保障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常减压装罝常顶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受介质和操作工艺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局部内腐蚀,常规检验无法有效检测出离散的内腐蚀缺陷。在分析常减压装罝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识别常顶管线主要的损伤模式,应用流场分析技术,科学预测管道存在的内腐蚀位置,并利用低频导波等检测技术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尺寸,提高检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稠油油田发生的一起注汽管道爆管的事件进行调查,从爆管破裂口特征、使用材质、工作介质、环境温度、爆管前后的操作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高压注汽管道在冬季停用后易在内部某部位结冰,使该处发生脆化,启用后高温高压蒸汽冲向结冰部位,形成温差应力,对已脆化部位形成严重破坏,从而造成爆管事故。防止管道结冰,并在投用前进行检测、试管、暖管是预防爆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火灾科学》2002,11(3)
一、侦检侦检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 ,不论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化危品 ,这都是必不可少的 ,侦检的方法通常有三种 :仪器检测、试管检测、仪器试管同时检测。二、警戒警戒是根据化危品波及的范围 ,为减少人员伤亡或其它次生灾害而划定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设置 ,即要考虑化危品的数量 ,还要考虑事故现场的地理、气象情况。对于易燃易爆化危品 ,其警戒半径一般定为5 0 0— 10 0米 ;对于核放射性物品 ,警戒半径一般定为 30 0米。警戒区设置要根据化危品的不同种类 ,设置不同的警戒标志 ,在警戒区外围适当位置 (上风、侧风便于观察事故现…  相似文献   

18.
FOD对机场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有效对FOD进行检测与管理,基于机场FOD的历史统计数据,借助层次分析法对机场常见FOD的危险性进行排序,得到影响最大的6类物品作为检测目标。采用YOLOv4算法进行检测得到每类物品检测的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分析可知该算法对碎石、铁块的检测效果最好,对螺丝、螺母相对小的物体检测结果稍有不足。并通过与Faster-RCNN、SSD算法进行横向对比得到YOLOv4算法的整体检测性能最为良好合适。最后提出了基于目标检测的机场FOD闭环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入世以来,我国出口到欧洲的安全鞋数量迅速增长,随之而起的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欧洲安全鞋质量检测问题越来越受到欧洲各国消费者的关注。十多年来,Intertek检测服务中心对欧洲安全鞋中众多检测不合格项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由于检测欧洲安全鞋的重要内容是检测安全鞋用料、结构及做工是否符合欧洲安全鞋测试要求,因此,为了帮助我国欧洲安全鞋生产者申请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CE证书,同时亦为消费者把好质量关,维护利益,本文介绍了对安全鞋常见检测项目,并对检测中常见不合格项目形成因素及造成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起重机械常规无损检测技术和声发射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在起重机械无损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最后,对起重机械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