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东洲北江水系污染源的调查,找出东洲北江水污染的原因。并为整治东洲北江水环境提出了拆堤坝、建桥梁、发展生态农业、治理生活污水、防治工业污染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黄河源头鄂陵湖区水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侯希斌 《青海环境》1998,8(2):85-88
鄂陵湖区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湿地保护区之一,人类活动较少,湖区水环境尚未受到污染。但由于黄河源头高寒、缺氧,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所以应防患于未然,在湖区的水体未受人为污染时,就应加强研究,制定保护措施。本文针对鄂陵湖的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以求对今后的黄河源头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尼洋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巨大,生态环境良好。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探讨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尼洋河流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尼洋河流域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污染源概况和构成,以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前提,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并对超标断面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2012年尼洋河流域14个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评价,得出尼洋河流域水质现状良好的结论,为以后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目标的确定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根据该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向量模法评价近年来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确定水环境承载力等级和水环境状态。结果表明,近年来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等级在"差"和"一般"之间浮动,对应的水环境状态为"脆弱"到"一般",水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偏低。其主要影响指标有人均水资源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以及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本文同时根据台州市水环境承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措施,提高水环境承载力,以促进台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豫、鲁、皖、苏及我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城区河道密布,历史上曾是有名的水城,素有"北国江南"之称。近年来,随着阜阳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需求逐年递增,供需矛盾不断加  相似文献   

6.
拉萨市城区段地表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拉萨市城区段河流的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拉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大通县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9.
新安江水库是钱塘江的重要水源,对保障钱塘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和水体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阐明新安江水库在流域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对策,促进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构建健康水域生态系统,本文对新安江水库历年的水环境指标、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及水域生态灾变事件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新安江水库存在上游来水变差、局部水域藻类异常增殖、渔业生产不合理、营养程度加重等众多问题,但其突出问题是藻类生物量增长过快。新安江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要从关注水质向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并尽快开展生态保育工作,控制流域污染、降低藻类数量、减少藻类异常增殖影响、科学合理渔业生产是其下一步保护的关键。而关于新安江水库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但对水域生态系统缺乏系统认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新安江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长期演变规律;水利调度导致水位调整对区域水动力学条件、营养物输送过程的影响及评价水利调度对水库重要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影响;渔业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鲢、鳙鱼大水面积养殖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影响应是今后新安江水库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年来对江苏泗阳县城区内河(沟)水质监测和调查,分析六塘河泗阳段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成因,并对控制淮河流域重点控制断面——六塘河石渡段面(泗阳县)水质达标,结合泗阳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童帅 《四川环境》2011,30(6):94-98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阳市农村场镇规模加速扩张,导致农村场镇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持农村场镇可持续发展,对资阳市重点场镇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阳市重点场镇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涪江流域遂宁段生态环境监测与水质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涪江遂宁段河流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对水体中基本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粪大肠茵群数、浮游藻类组成等生物指标进行了监测和综合分析,并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境内香山和郭江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污染指标总氮、总磷和BOD;超标倍数分别为0.76、0.26、0.02和0.39、0.24、0.03;跑马滩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总氮和BOD,超标倍数为0.08、0.13;米家桥和老池属于Ⅲ类轻度污染;总氮、总磷和BOD,断面超标率分别为60%、40%、60%。此外,各监测断面水体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及藻类组成均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与水质理化指标基本吻合。细菌总数变化趋势为郭江〉跑马滩〉香山〉米家桥〉老池,郭江细菌总数2.36×10^7cfu/mL,比跑马滩、香山高、米家桥和老池分别高23.7%和41.5%.56.25倍和65.5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新安江—钱塘江流域水体通过饮水途径导致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质量监测的11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Cr(Ⅵ);非致癌物中氨氮的健康风险最大;个人化学致癌物年总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年总风险;2014年新安江—钱塘江流域的三都大桥断面、西区、闸口、七堡断面的水环境健康个人总年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分别超标0.03、0.69、0.20、0.23倍,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断面的Cr(Ⅵ)的风险略高。因此,加强对化学致癌物Cr(Ⅵ)的管控,是降低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水质的综合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河多年水质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比较了各断面、各水期的水质综合指数及年际变化 ,掌握了伊犁河水质分布规律、年际变化与污染物排序 ,以及伊犁河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饮马河流域长春段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负荷演变特征,以饮马河流域长春段的五个国考断面为水质监测点,通过对国考断面水体水质中含有的COD、NH3-N、TP浓度的检测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不同水期对污染负荷的影响规律,同时对2020年各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经估算,在2020年,计算单元总的COD负荷年排放...  相似文献   

16.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充市2011年~2013年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与综合评价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的清泉寺、小渡口和李渡断面总氮含量超标属于地表水Ⅳ类水体,超标倍数年均值分别0.21、0.35、0.37,其他监测项目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均属于轻度污染。彩虹桥断面总氮、总磷、氨氮、CODMn和BOD5含量超过Ⅲ类标准,均在Ⅳ~Ⅴ类范围,属于中度污染。综合分析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综合污染指数为0.38,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属轻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濑溪河泸县段天竺寺大桥和官渡大桥上、下两个断面的水质进行现状评价和污染变化规律分析,表明濑溪河泸县段污染情况逐年恶化,超标频率和倍数都成上升趋势,枯水月份、平水月份、丰水月份分别对水体污染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丰水月份来临之前、之后的平水月份非点源污染污染突出,可见濑溪河泸县段非点源污染在濑溪河的水体污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濑溪河泸县段水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加强水质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力度,并提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岷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岷江流域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程度的断面占50%,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重污染的断面占29%,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中游,水质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岷江中游的治理,以确保岷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牦牛坪矿区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破坏和污染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建议,为促进四川省稀土行业生态发展、实现矿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历年数据,对绵远河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表明绵远河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必须加快实施综合整治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